关于堵车的二三言语

想要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国庆回家下了高铁,四十分钟的车程开了有两个多小时。我又有晕车的毛病,虽然这几年坐的多了有一点适应了,但还是在路上一顿一顿的晃得难受。所以就想着写写吧。

我大概会写成两个版本,一个是单纯就我已有的感受与知识水平来写,另一篇是要查些文献的,当然也就是知网上的一些公共资源,再向上有些超出我现在的能力范围了。(下面是没看文献前的,文献已经找了一些,还要消化消化。)

 

现在的陆地交通,除去轨道交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了,快速高效还价格近人),可以说基本上还是2维的交通,或者说,是2.5维的。

当然了,现在有高架桥、地下通道,有高速公路,看似不是二维的。

首先,高架桥和地下通道有些是为行人设置的,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这篇的讨论范围是用于小轿车以及卡车等机动车行驶的路面。根据常识,一些分桥上桥下两条路的或者是高速公路,都是通过某些节点与普通道路相连,而这些路面与普通路面在二维地图上重合的部分之间相互是不连通的(硬说车子冲出栏杆飞下那我无言以对),也就是说根据Dijkstra算法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换言之,这些路面与普通的路面分属两个不同的图层,这两个图层分别将DEM中的高程值替换成诸如某时段的平均流量,那就可以构建模型。而且根据道路分布的总的特征,以Grid为主体在复杂地区使用TIN时比较好的方法。这也就是交通问题的DEM模型化的基础。其间3S的集成也很重要,例如可视化遥感图像也是一个可靠的方法,要做到实时化就离不开GPS(为了避免被杠,解释一下,美方命名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我国的北斗等都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就是GPS,只不过美方起步的早刚好它的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叫GPS)。

在ArcGis中可以根据最原始的Dijkstra算法(或者是更先进的算法)设置程序来完成对交通的规划,比如道路的宽度、红绿灯时常设置等等。

与此同时,问题来了,一般情况下所设计的红绿灯的时长是根据常态设置的。但是一但到了特殊的情况,这套为了平时的流量设计的程序,就遇到了困难。最显而易见的是一些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一天(或者前一天)/最后一天(或者后一天),在一些火车站尤其是并不是交通枢纽但所处城市属于区域次一级中心的火车站(交通枢纽反而因为其枢纽作用平日里与假日相差倒并不这么明显)前的路上能明显发现出站人数/进站人数明显的增多,这就极容易形成交通拥堵。高速上也有类似的现象。

所以,我在这里提一个想法,算是一种思路,(实施起来必定是要经过许多具体的调整和补充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始末日尤其是五一假期、国庆黄金周、春节这三个假期的始末日分别对火车站的进出站口的交通信号灯的市场做出智能化的改变。当然,具体的怎么变,变进站还是变出战,变长还是变短,这都需要具体的统计以及根据往年的数据进行预估以及在调整前多渠道的公布方案等等。

 

解决堵车问题的技术手段总体来说无非是路变得更大更宽、时间分配更加合理(人数减少这个不太切实际、当然公共交通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完全满足需求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在这之外还有别的导致堵车的原因。最常见的两种一是诸如车祸这样的突发路况,这在路面不够宽的道路上尤为致命;另一种是有某些自诩车技高超的心急的老司机见缝插针式的行车习惯。一辆车见缝插针,两个车道的车就得减速,本来各自保持车距虽然视野并不那么开阔,驾驶并不那么轻松但好歹是正常的行车几下一来就变成了“蠕动前进”。而且,这也容易引发车祸。

而回到非技术层面,现在的常见的堵车,还是与相应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以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城市发展没有做好预期的规划导致的历史欠账有关。现在流行倡导数目字管理,我想交通领域可能是最有可能实现也最需要相关体系的一个方面。过去我们讲村村通是公共设施“有”的问题,现在讲求数目字管理,是如何提高“效率”。当然了,由于我们的社会性质,有些偏远地区的相应设施即使亏本也要跟上。

 

我所能想到的未来的交通(如果还保留着私家车)大概是这样的:车辆自动驾驶(当然已经是能够处理一般路况了)。车辆和路面都有着数据传递装置。全国各地有各级的智能化数据处理中心,最小到乡镇一级,这与GIS系统连接在一起。并且能自动化根据一定区域内车流量的大小对指示灯时长进行规划(可以以几个基本预定时长*车速进行划分)。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车辆的行驶空间从2.5维变为真正的三维来拓展路径。(当然,这时候可能都不能称为车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