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学、文化学角度看抗日神剧——王卫星、李昕专访(下)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
2873
字 | 阅读需
5
分钟
“抗日神剧”盛行会带来什么影响?
优秀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有哪些?
面对当下历史剧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情况,历史研究者能够做些什么?
受访专家介绍
王卫星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日本侵华史、南京大屠杀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出版专著和资料集多部,发表论文80余篇。
李 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历史哲学、文化记忆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前文链接:
从历史学、文化学角度看抗日神剧——王卫星、李昕专访(上)
《中》:
“抗日神剧”盛行会带来什么影响?
王:
历史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还原真实的历史,而“抗日神剧”则严重歪曲历史,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史学工作者的一些严谨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著作或文章,读者相对(大众读物读者)要少一些,而影视作品的平台大,加上可视化的传播手段,因此受众面广。不得不承认,影视作品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学术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也许在一夜间就被一部“抗日神剧”冲击得七零八落,甚至包括长期形成的基本历史认知,也可能在瞬间被完全颠覆。长此以往,这种“间接记忆”留给后人的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一种被人为扭曲的历史。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历史不了解的时候,将是十分可悲和危险的。
之所以说它危险,是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真实的历史,就不可能从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为了走好今后的每一步,确立我们今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如果人们认识的仅仅是“神话”的历史,又怎能知晓当下和面向未来呢?
李
:“抗日神剧”的危害,对那些正在形成世界观、历史观的孩子们来说,其负面影响是尤其大的。“抗日神剧”情节简单,往往充斥着“暴力”和“异想天开”的情节,孩子们很容易模仿里面的人物,进而
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中》:
老师们能否推荐一些优秀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
王: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抗日故事片,如《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这些经典作品,今天来看仍然是非常优秀的。前几年播出的比较火的电视剧《亮剑》,与“抗日神剧”相比,塑造的是与以往“高大全”式英雄不同的人物形象,总体看是比较真实的。作为影视作品,进行适当的艺术夸张是可以的,但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如海外的影视作品,在涉及纳粹人物时,不会作为正面人物加以刻画,但也不会过分矮化和丑化,适当的反差是正常的、必要的,但是超出一定限度那就有悖于道德伦理了。
《中》:历史类影视剧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一直起到历史知识普及的作用。如《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很多人看了以后都以为剧中情节是真实的历史,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您觉得这种形式的历史知识普及可不可取呢?
王:
普通大众对于历史的认识,也许从镜头中了解得远比从学术著作中获得的多。很多人对清朝的了解,更多的是出自电视剧。我不反对对历史题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一些人物形象更具表现力,使一些情节更能吸引人,更扣人心弦。我也不反对做适当的艺术夸张,但是反对对重大历史背景和史实进行虚构和夸张。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中的雕塑
重大历史题材,如与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大捷、南京大屠杀等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一定要尊重历史,特别是中日双方在历史认知方面还存在分歧的时候,艺术处理要尤为谨慎。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一些场景的虚构,在人物内心刻画上增加一些情节,这没问题,但是增加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场景,要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论证和审核。随意虚构情节的负面影响是影视作品的制作方所无法预料的。如果影视作品中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情节处理不当,很有可能给日本右翼势力制造把柄,陷自身于不利,影响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当然,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并不是说必须把一个故事片拍成纪录片,但是也不能过分虚构,尤其不能在重大情节上虚构。
李:
的确,重大影视题材尤其要慎重。我想,有关抗日的影视作品的编剧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抗日剧不能出现常识性错误,二是慎重处理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影视作品,否则的话,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中》:
面对当下历史剧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情况,历史研究者能够做些什么?
王:
《戏说乾隆》之类的电视剧,历史学家没有必要去修正它,如果将其修正成历史,那就不是“戏说”了。这没有必要去较真,关键是看观众如何理解。我们不反对适当的历史夸张和虚构,但重大的历史事件不能虚构,细节的虚构可以接受,但不能颠覆整个历史背景。
乾隆正装像,清代宫廷画师绘
要做到这些,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要聘请一些历史学家作为顾问,有历史学家的把关可能要好一些。
第二,
片子出来后,在审片环节,历史学家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历史学家参与审片并提出修改意见,也是纠正偏差的重要环节。
第三,
影视作品播出后,历史学家能做什么?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又能做什么?很简单,今天我们的访谈,本身就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所能做的正本清源的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出我们的声音,把正确的历史认知传递给大家,纠正被影视剧歪曲的历史事实,纠正被曲解的历史,把历史的真实展现给大家,这就是我们从事历史学、文化学研究的人所能做的事情,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