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李佳琦: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这5点

  作者:霖筱筱

  成年人的离开,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最近,“口红一哥”李佳琦曾经的小助理付鹏,正式宣布将彻底告别李佳琦的选品团队。

  他将全力以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事业。

500

  这一对好搭档,终于,还是分道扬镳了。

  可以说,没有李佳琦,就没有付鹏今日的地位;没有付鹏,也不会有李佳琦如今的辉煌。

  早在2016年,他们都没什么名气,一场直播观看人数,经常不超过100个。

  那时李佳琦的粉丝少得可怜,直播间的弹幕大部分都是付鹏刷的。

500

  初期没有品牌赞助,直播没啥收入,十分艰难。

  想要拓展业务,就必须有更多更好的产品。

  付鹏二话没说,几乎掏空了所有家底,花了几十万买化妆品,供李佳琦直播时使用,还免费送了很多化妆品给粉丝。

  后来,李佳琦火了以后,付鹏作为贴身小助理,也是名利双收。

  这对“口红CP”,互相扶持,相互成全。

500

  李佳琦的能力和号召力自不用多说,而付鹏这个“幕后推手”的功劳,也不容忽视。

  他们的成功,固然有时代红利和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足够努力和优秀。

  那些我们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成果,却是多年的坚持和自律的结果。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并不是天生就这么优秀,而是他们都懂得以下5点。

  

500

  从不找借口,只会找出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弱者和强者的临界点是什么?

  一个高赞回答是:

  在于他们是否为自己找借口。

  在同龄人取得成就,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时候,弱者就会为自己找借口:太忙、没天赋等等。

  而优秀的人,从来不会用借口限制自己前进的脚步,只会在成长中不断总结经验,日益精进。

500

  都说全职妈妈是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的职业。

  但我的一个闺蜜,却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她有两个孩子。女儿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百天,每天半夜都要起来哭。

  儿子更不好带,身体也经常有小毛病,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光是带好这两个孩子,就已经让人身心俱疲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做到了在很多人看来绝对无法完成的事情:

  在孩子睡觉后写稿,发表在千万级大号,稿费拿到手软;

  3年时间看了200本书,还练就一手好看的书法;

  每年暑期开办线下写作培训班,收入颇丰……

  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也没什么,就是放弃抱怨,扔掉借口,一直往前走就是了。

500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说: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前进,这样才能更接近目标。

  如果时间都花在找借口上,长久之后,人与人的距离便拉开了。

  因为这些借口,会阻碍你的成长,世界想给你让路,也爱莫能助。

  弱者才喜欢找借口,强者都在拼命找出路。

  如果想变得更优秀,那么,不找借口,只找出路,就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500

  

500

  将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越活越“寡”的过程。

  真正厉害的人,已经慢慢从朋友圈消失,因为他们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经营自己的生活,深耕自己的兴趣和事业。

  主动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会让人更加专注和聚焦于自我发展。

  汪涵曾因删掉范冰冰微信,引得网友热议。

  在《火星情报局》里,与汪涵搭档多年的钱枫吐槽道:“我被涵哥删了微信。”

  不料,汪涵很淡定地回答:“这有什么,范冰冰和陈坤我也删了。”

  听到这个回答,很多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那些令众人觉得高不可攀的大腕,没想到在涵哥这里,就是随手一删。

  对此,汪涵解释道:

  “当微信上的好友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点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删掉。”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人际交往的真谛。

500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能专注完成某件事,会把手机调到静音,以免被打扰。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如此,为了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懂得给生活做减法,懂得“断舍离”的意义。

  因为只有当你把人生调成“静音模式”,舍弃掉没必要的交际和圈子后,才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才能专注深耕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500

  自律到极致,只对自己狠

  有句话说:

  自律,是优秀人士的标配。

  深以为然。

  《芳华》的作者严歌苓,是为数不多的、高产又优质的作家。

  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她的极度自律有很大的关系。

  她说:“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

  一年365天,她有360天都在创作。

  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写作,至少写作6小时,隔一天游泳1000米。

  这就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正是这份自律和狠劲,给她带来了更强大的创作力,并写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

500

  她曾在小说《天浴》里写到:

  “不管什么时候,做个不凑合、不打折、不便宜、不糟糕的好姑娘。”

  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美好的姑娘,靠的便是常年的自律。

  章子怡为了保持身材,只尝一口泡面,就立刻停下;赵丽颖全年无休,才拼到了这份红火。

  那些看上去开挂的人生,其实都是他们在背地里,悄悄地对自己下狠手。

  查理•芒格曾说: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说的也就是如此,你想得到更好的结果,最好的办法是,你必须足够自律,对自己狠到极致。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闪亮的人生,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努力。

  每一个自律的人,都是“狠角色”。

  这种“狠”,只对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突破自我,跳出舒适圈,为人生创造出更多可能。

  你能对自己有多狠,就能配得上多璀璨的人生。

  你对自己狠的时候,没有人看到。

  但是,对于自律到极致的人来说,时间是个伟大的作者,它必将书写出,最完美的答案。

500

  

500

  不撕开别人的面具

  上周和朋友一起看了电影《假面饭店》。

  影片结尾,女主的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

  每位客人都是带着面具的,

  作为酒店人,只能猜想客人的真正面目,

  绝不能尝试撕开客人的面具,

  因为客人是抱着参加假面舞会的心情来酒店的。

  其实不仅是在酒店,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只把最好的那一面呈现给别人。

  这一点,我觉得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也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认可。

  但往往有一些人,不是情商低,就是心眼坏,随意说人短处,揭人伤疤。

500

  契诃夫说:

  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有教养的人,不仅会缓解尴尬,而且还会巧妙地避开别人的尴尬。

  李健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不仅因为有才华,还因为他情商高。

  记得有一次,他在做评委时,有名选手在介绍自己时,很不好意思地说:

  “我是个活动歌手。”

  李健问:“什么叫活动歌手?”

  旁边的哈林回答,就是大楼开幕和剪彩活动时,去演唱的歌手。

  李健听后连忙说:“哦,和我们也差不多啊。”

500

  这就瞬间缓解了现场的尴尬,以及选手的自卑。

  在很多人看来,“活动歌手”根本上不了台面。

  但是在李健眼里,大家都是歌手,都是唱歌给别人听,并无多大差别。

  而且只要是歌手,都会有类似的商演,只是出场费和排场不同而已。

  李健知道其他人对活动歌手的看法,却没有说破,而是巧妙地用一句回答来表示自己和他在同一层次。

  这不仅为选手挽回了尊严,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善意和情商。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轻易揭开别人的面具;

  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看破而不说破。

  只有情商低、不自信的人,才会当众揭开别人的短处让别人丢面子,才会想着要在言语上取胜,来建立自己卑微的“优越感”。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500

  

500

  不一定合群

  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假如你早睡早起,不吃夜宵、不喝酒、不唱歌、不打牌,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虽说是个玩笑话,但我却认为:

  越不合群的人,进步越快。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她生活在小县城,身边的人都太安于现状,没有危机感,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上班等着下班,下班就打牌。

  所以,她每天看书、写作,便成了旁人眼中的“怪人”。

  同事聚会,她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拒绝。到后来,同事干脆就不再约她了。

  她反而觉得这样更舒坦,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我问她,为何你要如此特立独行?

  她说:“我不想现在就过退休后的生活。这样的圈子,不合群,反而会更好。”

  正是因为她的“不合群”,在两年后,她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500

  总有些人,在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

  当我们在打游戏时,不合群的人在用手机看资料;

  当我们在喝酒撸串时,不合群的人在看书考证;

  当我们在KTV唱歌时,不合群的人回家学英语了……

  他们看似不合群,其实是在朝着心中的目标,默默努力。

  他们不愿意委屈自己迎合别人,不愿为了所谓的合群,而牺牲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时间。

  因为他们知道,越合群,越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越平庸,越容易被埋没。

  《乌合之众》里写过:

  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智力就严重下降,

  为了获得所谓的认同,愿意抛弃是非观念,

  用智商去换那份让人感到安全的归属感。

  优秀的人,不会刻意去合群,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轨迹,去专注自我提升,主动割舍不必要的交际,把时间全都用来精进自我。

  不过,说到底,优秀的人看起来都很辛苦。

  但是他们的未来,却无比耀眼。

  日本导演北野武曾说:

  “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因为辛苦也能让人感到生之快乐。”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怀揣梦想,步履不停。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