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也能实惠又便宜?一箭九星海上发射真划算

500

  昨天,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这次上天的九星里,包括前一阵子发射失败的“B站视频卫星”在内的3颗视频成像模式卫星和6颗推扫成像模式卫星。

  其实一箭多星、海上发射、商业发射,都是已有的模式,但是结合起来还真是第一次。

  而且这次发射的亮点还有冷发射、军民融合的发射平台,以后东风快递上船就无压力了,你品,你细品。

  一艘散货船,改成发射平台

  “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第二次成功实施海上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具备稳定高效的海上发射能力。

  先来说说海上的发射,首先,在低纬度地区发射,地球自转线速度快,火箭的初速度大、省燃料,其实比在高纬度地区发射省钱的多。

  但是我国领土上低纬度地区的陆地面积不算多,所以海上平台很好填补了这个缺点。

  掌握航天技术的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其实低纬度地区都不多,廉价的海上发射平台是航天大国家的需求。

  20世纪60年代时,意大利就在印度洋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发射平台——圣马科,不过是固定的。

  而在中国进行移动海上发射以前,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联合利用“奥德赛”这个海上移动发射平台进行了发射活动。

  相比固定式海上发射平台,移动式海上发射平台更加具有优势,它的移动能力使发射方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

  去年,我国第一次自主实现了海上移动平台的发射,当然也显示了一定的军事和航天实力。

  而且本次一箭九星的发射平台,就是一艘普通工程船改的移动发射平台,是不是感觉平实且质朴?

  而这次承接发射任务的“德渤3号”驳船作为发射平台,类似吨位和船型在国内有多艘,可以灵活选用。

500

  另外,如果未来有卫星战,到时候找一些吨位、船型合适的船来改造改造,照样打卫星上天啊。还不会受某艘具体船只档期、陆地发射的限制,大大增加了海上发射的灵活性。

  而且海洋远离陆地,意味着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几乎还能够回避陆上发射场所有不利,例如空域限制、落区限制、纬度、轨道初相等等。

  如果这个地方不合适,那换个地方重新计算轨道参数就,这个卫星我们发定了。

  实惠又便宜的发射

  除了海上发射外,可能很多人都被一箭九星吸引了,其实一箭多星并不是这次发射最大的亮点,因为一只火箭所能发射的卫星数量越多,并不代表它的这项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一箭多星有两种操作方法,举个例子:

  A.所有货物都在同一轨道下车;

  B.一站卸一件货物,变轨到下个轨道卸货,再变轨到下个轨道再卸货,直到卸完所有货物。

  A模式不难,卸货一件和卸货100件本质区别不算大,而要说一箭多星哪个国家实现的最好?

  那必须是印度,印度人的火箭就和它们的摩托车能带很多人一样,能带很多卫星。

500

  主要他们带的都是小卫星,而且是一次性发出,所以当时欧美媒体嘴下不留情的说印度在太空撒了一包土豆,甚至说印度在太空扔了一袋垃圾。

  不过印度发射的104颗卫星的那次,搭载的一些微纳卫星,也不比土豆大多少。

  B模式就不简单了,因为每颗卫星运行的轨道高度不同,所以要在不同高度多次点火,将不同轨道的卫星分批次送入各自的轨道高度。

  2018年,长征2D火箭将远征三号上面级送入太空,远征三号经过4次变轨,把7颗卫星分别送入预定轨道,不同轨道高度相差数百公里。

  其实此次发射还是长征十一号这个固体运载火箭比较吸睛,这是长征大家族现役唯一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

500

  和胖五比,长征十一号重量只有胖五的十五分之一,但长征十一号固体燃料火箭几乎不需要前期准备,火箭组装好运过来后,几乎说发就发,低成本执行任务,应急的作用简直是无可取代。

  另外,此次的在船上的一箭多星发射,还是一次“冷发射”,也就是先把火箭推出去,在空中点火启动。

500

  综合下来,这次的发射的优点就是:民用船只、移动平台、固体燃料、冷发射、工厂与包装运到就能打、一次打好几个,可真真的是又快又便宜。

  是不是万万没想到,本来以为是烧钱的航天事业,也能和实惠便宜挂钩?

  要知道全球航空航天的角逐早已经进入了“便宜实惠”的阶段,而非当年烧钱的时段,不然为什么美国这么多年都要蹭俄罗斯的火箭呢?

  另外,商业航天的市场也很大,比如之前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可以开始盈利了,包括这次长征十一号承载了发射B站小卫星的使命,也是一种航天产业的一种变现。

  也有失败

  虽然航天事业的发展形式喜人,但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卫星的发射不是次次都成功的。

  今年,我们就已经历过了4次发射失利,其中有两个新型号首飞,长征七号甲和快舟十一号,火箭首飞失败风险很大。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首次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当时搭载的就是吉林一号高分02E星(B站小卫星)、微厘空间一号系统S2星。

500

  除此之外,长三乙发射也遭遇了一次失利,之前9次发射都取得圆满成功的快舟一号甲火箭在第10次发射中也遭遇失利。

  包括最近风声很大的SpaceX在成功前也经常遭遇发射失利。其实对于现在的科学技术来说,航天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失败是再正常的不过的事情。

  根据年初公布的计划,长征十一号火箭2020全年共安排5次发射任务,其中有3次海上发射。

  预祝之后的海上发射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射卫星也越来越实惠,毕竟商业航天还是一片可以去探索的蓝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