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抛开固有“西方阵营”意识形态观念,用利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最近其政要穿梭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美洲与欧洲,采取种种手段拉拢俄罗斯与欧盟,同时挑拨中国与俄罗斯、欧盟关系,企图将中国永远锁在世界二流国家之列。        

有人非常担心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会跟着美国一起打压中国,理由是二者文明同源同宗,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军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华文明不仅迥异于西方文明,中国人种也与西方人种相异质,西方领先世界500年,西方世界不会容忍中华文明重新崛起。此论看似有理,实则既不理解世界竞争的游戏规则,也没有理解西方世界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自身处于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之中的残酷现实。

自从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以来,文明的冲突成为解释世界矛盾冲突的一种方法和视角,特别是美国9.11事件的发生,更成为文明冲突论的注脚。但是,这种文明冲突论无法解释民族之间的冲突、种族之间的冲突、阶级之间的冲突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说到底,世界上的根本矛盾冲突还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其他,至于种族冲突与阶级冲突还是一国内的冲突,不属于国家冲突的范围。

看看西方世界1618年-1648年30年宗教战争吧。西方宗教分化为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在宗教分化过程中天主教与新教尖锐对立,冲突不断,最终导致奥地利、德意志、西班牙、波兰、立陶宛同盟为一方,法国、瑞典、丹麦、荷兰、俄国与英国同盟为另一方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有人将这次国际战争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这次战争是一次宗教改革引起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宗教战争,然而作为信仰天主教的法国本应该与同为天主教信仰的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等国结成同盟才是,但法国为了自身国家利益,从打击欧洲大陆哈布斯堡王朝霸权目的出发,竟然同英、俄、瑞典、丹麦一起打击大陆同宗同源的宗教同胞德奥等国家。这是西方文明内部典型的国家利益冲突战胜宗教文明冲突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更不要说了,双方的结盟都是为了国家根本利益,基本上是西方文明内部的一次生死决战。        

一战根本原因是德国的快速崛起挑战了法国作为大陆国家的陆地霸权,从而为法国而不能容忍,英国加入进来是因为欧洲大陆德国的实力已经超越法国,英国不能容忍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国从而挑战英国的霸权。一战是以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为同盟国一方,对阵法国、英国、俄罗斯以及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与美国等协约国的另一方。奇怪的是,意大利原为德奥同盟国一方,在战争爆发后,意大利考虑到国家自身利害关系才在开展后加入英、法等协约国一方的;奥斯曼帝国本不属于西方文明阵营,但为了反抗英法保护自己在埃及与中东的利益,最终还是不顾一切加入到德奥同盟中,而结果却是一战中奥斯曼帝国解体,其结局比德国还惨。       

第二次世纪大战是第一次大战后遗症导致国家利益重组后又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在一战后短短二十多年重新崛起,对一战签订的惩罚性的《凡尔赛和约》怀有极强怨恨。英国为祸水东引竟然同意希特勒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苏联出于对英法等国的不信任,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一起瓜分了波兰,最终导致了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战争中,美国最终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一改自己孤立主义传统。        

在家里反法西斯阵营前,当时美国却没有少卖战争物资给法西斯轴心国日本,其中战争物资占日本总进口额度最多时达到日本总进口额的67%。在最后同盟国即将取得战争胜利时刻、同为轴心国的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大多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这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一次完成了华丽转身。        

在国家利益冲突面前,什么文明冲突、民族冲突、种族冲突和阶级冲突等,都不值一提。西方国家不是铁板一块,不然美国也不会仅仅让“五眼联盟”共享情报而不让德法意等欧洲大国加入进来。若都是铁板一块,欧洲也不会在法德倡议下从最初的的欧洲煤钢联营开始,一步步发展到现今的欧盟,从经济上对抗美国。        

面对中美世纪对抗性博弈,中国要抛开固有的所谓“西方阵营”意识形态观念,用利益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瓦解美国企图建立的联盟。目前看来,美国建立反华联盟的企图还难以实现,但我们也切不可掉以轻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