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平台解决不了问题,目前出来的看似人性化的解决办法都只是在细节上调控

  我想说明,批评平台解决不了问题,目前出来的看似人性化的解决办法都只是在细节上调控而已。能有的效果是微弱的,改变不了大趋势,最多就是给客户NGO式的安慰罢了。与不是自己杀的吃了无所谓还有极端爱狗人士一样。只是满足自己的道德感罢了。所以饿了么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白左式的道德满足服务。服务的是白左客户而不是改善骑手的生存环境

  但是其实饿了么也没什么改变空间,原因简单,市场占有决定现金流,现金流决定盈利和回报。在自由市场里,资本必须要逐利,有赚120%的项目你却把钱投到了100%盈利的项目上,那不叫赚了100%而是亏了20%。因为钱在贬值,如果总资金等于总物质的价值换算的话,你钱投资获利的比别人少那么对方有的物质份额就变多了。同样的100万为啥投资者买房子保值而不是买车子?一个道理。所以资本为了保值就必须投资最赚的一方。一旦企业失去市场份额或竞争力那么不是赚的少了的问题,而是资本会撤资,企业倒闭的问题。看似平台盈利多但是盈利都必须拿来分红和继续投资大力占领市场,投的少了就会在和对手的竞争关系中落败

所以资本市场的逐利性决定了同质类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谁占有市场谁就是王。而市场上,谁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谁就有绝对优势,谁能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用更少的资本谁就有相对优势。在一个以人劳动力为产品的服务业,优势注定是要建立在剥削劳动者的基础之上的,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细节来说,美和饿两家公司博弈,如果美继续最短送餐时间而饿了么提高了送餐限时来保护骑手,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个而只用饿了么呢?饿了么只会作死自己。同样的给双向选择权给骑士,骑士可以无限拒绝不合理的订单,结果就是客户需要等,可能很久都没人接单,顾客能因你对骑手人性化从而不去选更快的美团?

实际上很难的。降低迟到惩罚就是降低了骑手的机会成本,结果骑手迟到变多。基本上骑手的福利和客户用户体验是反关系

包括文中说的:“这种脱离实际的设计,本身就是算法设计者以及上层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不是上层懒而是没有漏洞的设计是不符合市场的,设计越人性化结果就是越偏离市场

给例子,通过算法来计算最短线路,方法是在每条线上标上数字,数字代表这段路的长度,系统自动计算所有起点能到终点的路线总长度并得到数字最小的一组为答案。但是实际上可以用把实况堵车算作数字加上去。把每段的数字从路线长度更换为通过所用时间,以骑手平均速度为准,找时间最少的路线。堵车就在对应线上加数字。还可以制定,让有要上楼的用户要输入楼层,并按午餐和晚餐时间点,给不同楼层增加不同的额外时间。甚至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建立奖励机制,比如放宽送餐时间但也降低基础送餐费。有急需的用户可以通过小费的方式提高送餐必达速度,每提高一分钟X毛,最高提高Y分。满额小费的送餐时间和没放宽一样,如果迟到则小费退,超时多少分则免费。并且限制实际距离在这单位置多少范围内的骑手可以抢单等设计。但效果呢?

如果饿了么这么做,想赚钱的骑手疯狂的抢小费单,只要不是扣钱那种那么远的距离,抢了迟一点也就是没奖励,不迟赚更多,而有加急需求的位置往往固定大多为写字楼等商业区,休息时间短。结果就是大量骑手呆在这些区域抢单,在没不接单惩罚的情况下其余地区没骑手接单,想要有人接就需要客户被迫也出小费。额外的制造了一些客户本来不存在的加急业务。 其次由于显示的时间是考虑了堵车和楼层的真实时间,大多情况下是高于对手显示最直接线路时间的。顾客要在显示45分钟45分钟到的情况是99%的饿。和美这种显示半小时,半小时到了的情况是90%,7%迟到不到15分之间选,顾客依然会选择美团。可以看出算法编写者不写并不是因为懒或有难度或不了解骑手,这些写出来难度不大,大多地图软件都能完成,最多增加数据会增加些开销,但是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反而更值属于公司核心价值。算法工程师不写其实真的就是不需要。除非博弈双方都愿意提高骑手的福利到同一个台阶并能被更强大的第三方强制束缚他们不敢违背这一协议。不然单方面的提高福利都是在自杀

所以与其期待资本能做什么,或者出现人类补完计划让人互通且都能忍着饿肚子等,不如期待国家出台政策强制企业提高高危职业的保险。或国家对这些企业征收更多的税并用于新基建的马路,通过智能交通降低骑手事故概率。后者比前者靠谱多了

有些民企说比国企有竞争力,高喊国企无用和自由市场。然而事实上自由市场的竞争力大多都来自于剥削劳动者和欺压客户。饿了么的例子其实要解决的不是饿了么如何能更好的对待骑手,而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和自由市场。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如何评价饿了么这个回应?》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