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

  被那个叫“平常”的拉黑,无法再讨论下去,只看到那里的新发言,少了一份监督,于是充满了快乐的气氛。所以自己开一贴,算是个记录。

  这本《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无实学术价值,就是一歌颂英雄的纪实小说。其内容,完全可以换成二战盟国破解德、日密码的雄文。

  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个关键词:“破解”,这个破解与破解二战破解德日密码,有什么区别吗?我认为没有。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逐字逐字翻译,只是找到了合适的算法。

  可读电报明文、密文、传输过程中的电波,表现形式多样,但本质一样:都是同一个文本的拷贝。对于所谓的古埃及文物上的一段文本来讲,就一个问题:这个文本,到底是创作于几千年前,还是创作于别的时代?

  按商博良的破解,找到了可用的算法,很伟大,可偏偏就是在证明几千年前的文本和现代的文本,表现形式不同,但却是同一个文本。这就搞笑了,因为是同一个文本,反过来证明古埃及语言文字与现代西方语言文字互为拷贝,即,西方语言:不用演化、不存在演化,至少和古埃及文字之间的演化是不存在的。

  可是实际情况是,西方语言是基于字母和表音的语言,相对一直属于象形的中国文字,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单词的字母组合、语意、发音,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截然不同。400年前的莎士比亚原文,就无法100%进行破解,然后几千年前的反而可以破解?

  时钟再巧妙,人们也给它一个名称:机械钟。而人类的语言,是基于丰富的社会生活,时刻处在演化中,特别是相对象形汉字,西方表音文字演化更快,绝对无法用机械式的转换来完成,特别是逐字逐字的翻译,或者破解。

  另外,信息是可以追溯的。源头很重要。而最早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符号的前三个,就有问题。信息基石只要有一块是假的,就大厦必倾。

  “人”的概念及其符号,要比“男人”、“女人”更重要、更早出现,才符合人对大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的规律。而西方现代语言中,基于长期社会生活中的二性的区别看待,就体现在英语上,比如英语涉及到一个人,就要区分性别,he和she二选一。这种长时间习惯形成的语法,居然投射到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符号上,非常神奇。

500

500

  学IT的人多了,信息怎样传承和演变,其实规律不难理解。研究多了,最后都是用数据库、大数据来说话。希望数据库能找到某个文本被记录时的年代和地域。就象人们各地方言听多了,头脑中有了数据库,再判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他的家乡位置,这其实就是在一棵树上的定位。西方人画了大量的进化树,比如生物进化树,人种迁移树,连个盔甲的演变都可以画出树来。唯独西方语言树它画不出来,商博良都已经破解了,为何继任者不把这简单的语言进化树画出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原因除了同一个文本形式不同,但不存在演化问题,没演化就不存在演化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字母和表音的语言,太容易断代了,这个断代修复工程,现在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啦。当然了,假如现代人的文本真的转换成古埃及文字,那倒是不用断代工程,用现代西方语言数据库来检验就够了。就比如男、女、男女,这三个词从现代向古代的映射。

  莎士比亚后的四百年英语都至少断了一代。西方语言都不知断了几代,而这个本书及其商博良们,偏偏要把古埃及文字与现代西方文字,强行进行机械式的解密翻译转换。而且还有相信的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