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蛇之夏】秦人是商人后裔吗?《发现夏朝》如何解读秦人来源

最近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为蒋肖斌的文章“清华简成果:秦人是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是假的”,引起网络各处到处转载。实际这是旧闻新炒,而且用语多有夸张和不准确之处。这恐怕也是写宣传文章的人与搞学术人写文章很大差别之所在吧。

秦先祖曾为商重臣,这早有文献记载。秦先祖世系也早有文献记载。无知的人不懂,拿个清华竹简令牌就乱炒作秦人是“商人后裔”,进一步又去误导他人。无知之人还炒作清华竹简是“司马迁也没有看过的典籍”。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中,曾经详述秦人先祖世系。如《秦本纪》第一段: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这话意思说,秦人先祖是颛顼,而颛顼是黄帝之孙(或曾孙)。也就说秦人先祖也是黄帝后裔。而商人先祖追到帝喾,也是黄帝后裔,但与颛顼并非属于同一支。秦人先祖世系从颛顼后为女修→大业→大费(柏翳)。大费又叫柏翳(yì]),又写作伯益。但是对于伯益先祖到底是颛顼还是蟜极还正在争议。无论哪种情况,秦人都不是商人直系后裔。

不止一次看到有人说《发现夏朝》没有考古证据,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没有看过《发现夏朝》和笔者众多文章,还是存故意心,恶意抹黑《发现夏朝》去误导他人?实际上《发现夏朝》几乎所有重大结论都是以考古文物和其上文字为证据来论证的。如果仅仅以经证史,我们仍然只能把伯益当成是一个传说人物。而笔者通过对古埃及考古文物的系统性梳理,就发现了伯益这个人物真实历史足迹!

首先来让我看一张约5000年前的古埃及文物照片:

500

这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一个木板标签碎片,上面有铭文符号。左边是第一王朝第四位国王杰特(即夏国王杞)的荷鲁斯名字(良渚所谓鸟站祭坛符号就是来源于此)。右边则是一个的法官名字。这位法官的名字和身份之所以能被确定,是因为他的大型墓已被发现,是位于开罗西南方向萨卡拉一个玛斯塔巴大墓,编号为S3504。该墓被认为是一位高级官员的墓葬,埃及古物学家称他为Sekhemka-Sedjet,准确读法并不确定,并认为他是一名高级法官,是杰特(夏国王杞)统治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S3504墓是1953年被发现的,第二年该墓碑被挖掘。该墓在设计和建筑技术方面表现出先进性。

500

(萨卡拉S3504玛斯塔巴大墓)

在萨卡拉大墓出土的一些物品中,Sekhemka-Sedjet的名字常常发现被写在国王名字的旁边。关于这位法官最早已知证据是在阿拜多斯哲尔(即夏朝国王武观)墓葬中发现的一枚印章上,在印章哲尔名字旁边有他的名字。有证据显示他的名字在第五位国王Den(即夏朝国王彤)继位时仍然出现,他是第一王朝最负盛名的官员之一。他的名字有四个符号组成:举双手的卡符号 (D28)、休息的蛇 (I10)、折叠布或者椅子靠背符号 (S29),以及判断是支架的符号 (O30)。支架符号总是放在双手中间,折叠布和休息蛇符号放在双手上方,左右位置可以互换。

500

(萨卡拉S3504玛斯塔巴墓葬出土的两块象牙板,在杞国王荷鲁斯名字旁边有Sekhemka-Sedjet的名字)

500

当把这位法官的名字与“益”的甲骨文字形对比,赫然就是“益”字。在汉字叔叔网站列出的“益”甲骨文字形中,下面好像都有个“底座”,给人一个错觉以为这个是类似锅的什么东西。但在徐中舒编的《甲骨文字典》中,有几个字形下面就没有“底座”,赫然就是举双手的形状。但其在“益”和“尽”之间纠结,罗振玉说形状象涤器,是吃完饭洗干净,这或是一种无根据猜测。徐《甲骨文字典》又进一步解释无底座字形用于人名。显然这就是“益”字,而非“尽”。而法官名字上面支架、蛇、折叠布符号在“益”甲骨文字形中有时用三个点或几个点代表了。

500

汉字“益”有富足的含义,在古埃及符号中,折叠布也有富足的含义。举双手卡符号还有精神、灵魂、存在、运气、亲切、友好、善意、信誉、祝愿、祝福等含义。古埃及“益”的名字中支架符号是“称”符号演变前身,也是古埃及符号里天平符号的前身,代表了公平公正的意思,与益的法官身份符号。

关于益的身份争论很多,史书上称益又叫伯益,但有争论说益和伯益是两个不同的人。根据中国记载,伯益,又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他是大业的长子、黄帝的5或6世孙。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liú),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他是徐氏、黄氏、赵氏与秦朝嬴王室之祖。帝舜禅位于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禹在临终时,将天下授于益。后遂让位于启。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平治水土,这点可见于《史记》之《夏本纪》、《秦本纪》等。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还立下了其他功劳。传说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经典释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传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传说《山海经》最早的部分就为伯益所作。现代学者均认为《山海经》成书并非一时,其中有4卷为后人增补作品。伯益的主要政见言论可见于《尚书•大禹谟》。伯益提倡德治,提倡帝尧那样的仁德,认为治国要小心谨慎、忠于职守。

关于伯益父亲是谁也存在争论。一般认为伯益是皋陶的儿子,这种说法源于《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这里仅说“皋陶之子孙被封于英、六”,并未说其子为伯益。另外一种说法,伯益父亲为大业,而大业即皋陶。而皋陶被称为中国司法鼻祖,伯益又受皋陶举荐,自然也是负责司法,这与古埃及考古判断Sekhemka-Sedjet身份为一高级法官是一致的。名字和身份都一致。另外,中国有关传说伯益活了200多岁(大家可以自行查找),这个传说是可以被古埃及考古证实的。因为古埃及考古发现Sekhemka-Sedjet的名字至少出现在哲尔(武观)、杰特(杞)、登(彤)三位国王名字的旁边,说明他至少是三朝元老!而这几位国王在位时间都比较长。如果Sekhemka-Sedjet从禹(那尔迈)时就开始为大禹家族服务,到Den时,他足够200岁了!

司马迁《史记》又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嬴”姓为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属嬴姓十四氏之始,其后分化为现在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这十四个姓氏。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一样也是嬴姓后裔建立的。建立宋朝的赵匡胤家族可能就来源于赵国。《发现夏朝》给出的证据往往都是系列证据链,而不是孤立的。笔者发现了“益”的名字后,紧接着又发现了“嬴”姓起源的原型。这是在古埃及杰特(杞)的墓葬品中发现的一件物品。

500

500

这是一个象牙梳,是杞统治时期的一件艺术代表作。这个象牙梳是发现的最早有隼鹰双翼展开代表天空的形象描绘。在双翼的天空下面,是杰特(杞)的荷鲁斯名字。两边有两个瓦斯权杖 (S40),这可能是发现最早的瓦斯权杖符号。在荷鲁斯名字右边还有个早期的安卡生命符号。虽然没有找到“嬴”字的甲骨文字形,但从几个“嬴”字的金文字形也足可以看出杞象牙梳上的这个造型正是“嬴”字原型。船和船上的鸟、鹰的翅膀,甚至一个瓦斯权杖,在几个不同“嬴”金文字形中都表现的清清楚楚。两个翅膀下则是去掉塞拉赫形式的杞的瓦吉特女神名字,也就是个“女”字偏旁。“嬴”与“鹰”存在发音上相似,其突出重点可能也在隼鹰的展开翅膀上。

500

益是杞时期的一位重臣,“赢”姓或是杞赐给益,而非传说中的舜。由于夏国王杞的名字被《史记》等记载的夏朝世系所遗漏,因而可能是把杞赐益嬴姓改成了舜赐益嬴姓。这就是根据考古事实,来对中国文献记载做出的修正。既要根据记载,来做二重证据印证,又不机械唯记载全对。

秦人先祖找到了,那么秦人后裔又是怎么迁徙到东亚,又是怎么追随商人为商王朝服务的呢?《史记·秦本纪》第二段记载: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司马迁在这里非常清晰地交代了秦人迁徙过程,以及佐殷国为诸侯事实。传费昌专门给商汤驾车,立下了战功,其后代嬴姓部族一直辅佐商朝,为殷商贵族。只是这里又有一个时间的问题需要交代清楚。笔者发现古籍文献对商、周、秦等家族迁徙都存在类似问题,即只记录到了家族世系的两端,而中间实际缺少了1000-2000年时间的世系。周先祖从弃直接到不窋遗漏了众多世系,秦人先祖从伯益(大费)到费昌也是遗漏了众多世系。司马迁记载得很清楚,费昌在夏桀之时,“去夏归商”,这正是秦人先祖从埃及(夏)迁徙到东亚(商)的过程,也是夏商并存的证明,时间当在夏桀之时,夏桀就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末位法老哈伦海布,秦人先祖迁徙时间当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在这个过程中费昌的子孙或在中国(迁徙到东亚),或在夷狄(中途被拉到夷狄族群中去了)。秦人先祖费昌迁徙时间比周先祖不窋在孔甲(埃赫那顿)乱夏时出走大约晚40-30年左右时间。即哈伦海布(桀)的时候,秦人先祖费昌离开埃及(夏),迁徙到中原归于商朝,商朝的二轮战车不排除是秦先祖从埃及带到中原的,这从秦人先祖为商王驾车记载上可以窥视到可能事实。西周初期为周穆王西巡驾车的造父同样也是嬴姓后裔。这也反映秦人先祖费昌家族在古埃及时曾经是世袭战车事宜(车正)一职。由于古籍又把夏桀与“商汤灭夏”(《发现夏朝》论证这是伪造的)联系在一起,也不排除秦人迁徙或在太康失国时期,即大约前1650-前1550年之间。这也说明商人迁徙到中原之后,可能还与埃及夏朝仍然保持着联系,楚、周和秦先祖离开埃及迁徙很可能都是有目的奔归商而来(有记载当时把夏比喻为西落的太阳,而商比喻为东升的太阳)。

之后的嬴姓部族佐商有功成为商依仗的重要诸侯,中国“东夷诸国”(所谓的淮夷)实际大多是伯益嬴姓部族后裔的封国自古埃及迁徙而来的几大家族中,早先的姜齐和楚都背商而归周,秦之先祖因为多代受商封而竭力事商,因而被认为助纣为虐。这是史有明文,并非是依靠清华竹简解读的。但这又给秦人带来怎样的命运,却没有文献记载。清华竹简的价值在于弥补了这后一段历史。由简文知道,周初三监之乱时,奄国参与叛乱反周。叛乱失败以后,“商奄之民”被西迁戍边,而这些“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考古发现早期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这与“清华简”的研究成果也相印证。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朝。

500

(公元前260年华夏版图)

更多参考:


23魔方公布赵匡胤家族溯源研究详细数据

焊接华夏5000年文明(1):夏、商 周、秦、汉历史源流

焊接华夏5000年文明(2):从尼罗河到长江黄河

【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24】|益、业

【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25】|姞、妊、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