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教育的自由方案
我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也许会有很多留学机构的热点和美国教育的鸡汤,所谓日本坚韧不拔的小孩,和美利坚培养创造力的素质教育嘛。
这一听就吓到我了,感情日本和美利坚的老师都是未来战士,可以把小孩教育为救世主。
但凡有点经验的都知道,塑造或者改变一个人有多么困难。
我个人更相信社会对人的塑造作用,但是美国教师可以跳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直接培养小孩的创造力,,,有点魔幻的感觉。
说这么多,这些解决方案也不符合耒阳的普通人,毕竟留学每年几十万块钱的花销,只能是极少数人的专利。
全国的大多数人都负担不起。
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所谓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咳咳
国外的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几十年流行的指导思想是——新(古典)自由主义。
如果还有哪路万国粉鼓吹70年代之前的哪个国家的社会如何如何(包括民国)超过现在,如何的今不如昔,那么可以让他歇一歇啦。他接受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怎么可能认同一言不合就吃枪子的时代的社会理念……
如果他们不是别有目的,那就是叶公好龙了。
这些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常常说的“多党互相监督的普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小政府”,“公有制效率低必须私有化”,“法无禁止即为可”“法治精神”等等概念,都是在新自由主义兴起之后,在90年代开始成熟的社会理念。
所以那个时候各国都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生物……公知。
由于二战动员重建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美国收入最高的1%人口收入从战前占国民总收入的16%跌到二战结束时的8%不到。
这个水平几乎保持了三十年,甚至到了70年代末,还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大幅跳水,他们可都是精英,顿时感到这是自己极大的失责。
这就是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但是,对于如何承担责任,他们此时还没有确定——这可不是九十年代,北约各主要国家这时还在国内外红色的风暴下支撑呢。
美国甚至不得不放松大麻的管制,让青年呆在家里放松,而不是去街头抗议。
这次,毒品成功的代替了宗教,成为新的真 精神鸦片,作为自由世界的润滑剂,维护了自由世界的稳定。
罗马帝国著名诗人尤维纳利斯说过:“市民只热衷追求两件事,面包和马戏。”
——如果没有马戏,他们就会想到造反了。
就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1973年9月11日,本来只是一次常见的政变,居然让这些精英找到了机会,为自由世界续了一大波。
美国在智利主导了一场政变,推翻了民选的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军政府上台,阿连德战死。
还有阿根廷的军事接管,也是美国幕后主导的。
在智利,把一切国有资产私有化,把自然资产开放给个人,促进国外直接投资和更加自由的贸易,对某些人(主要是中层和底层)的要求置之不理——政府怎么能干预市场行为呢?
甚至连公共卫生所都要关闭——人民有了自由的医疗,不需要国家干预的卫生所
在更自由的贸易下,国民资产也自由的接受了新主人。
这样的经济活动让经济在数字上迅速转好,让上层得到利益,形成更加稳固的自由的亲密战友。
没几年,智利的模式也迅速的在南方,北方,西方,东方开始复制,北美,南美,东亚,英伦,东欧,西欧……甚至到了最后,苏联的官僚都迫不及待的拥抱自由了。
当然,中间也有一些不识相的,格林纳达,巴拿马等,幸好在热爱自由和和平的灯塔国炸弹帮助下,他们最终实现了自由。
当然和智利一样,大量的资产也自由的接受了新主人。
在某些人看来,美国为了世界和平无私付出了太多,简直操碎了心~
(这样的认识太过脑残就不贴图了。)
军事政变杀人什么的,控制国内资产之类的,这是为了自由“必要的恶”嘛。
谁敢说美国做的不对,就是在反对自由,我天选之国自由的制裁就会让你了解什么叫真正的自由。
就比如安吉丽娜朱莉在伊拉克拍摄意识形态宣传片的时候说过的:
“虽然他们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自由了”
(不知道她有没有去过费卢杰,那里的美军化武是不是还没洗消完。)
甚至不用天选之民亲自出手,在各国内部,自认为是天选之民接班人的不少人就会用自由的唾沫维护自由。
之所以会有这么热爱自由积极主动的伪 天选之民的接班人,那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尊严”和“个人自由”的概念。
“尊严”和“自由意志”的概念,正好迎合了当时许多人的直觉和本能,诉诸价值和欲望。
在经济上鼓吹的权力分散和创新精神。其实在经济上就是创造需求,这一点今天的中国人应该很熟悉了。
“补习班”,“国际学校”,“住房”,“民营医疗”……这些都是国家把这些权力(责任)主动分散,通过自由而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的需求。
他们可解决了资本主义需求不足的大问题,这就是小政府的奥妙。
至于对此不满的言论……那是他们不懂自由的真谛,比如耒阳,教育部就不应该插手,这太不自由了,居民们完全可以自由择校嘛。
当然,仅仅自由概念是不够的,还得创造一个新民主概念。
这就要说到90年代出现的生物了。
这种生物哟,品种万千,有西方种和东方种,国内种,外国种等。
他们主要的作用就是推广自由的概念,同时把新 民主嵌套进去。
反正一般人也不会懂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由经济怎么就能实现人人平等的民主……
虽然同样是把这些概念推广和混肴,但国内和国外的品种完全不同。
外国种虽然也走穴演讲,商业互吹,但主要是到国外掠食,为金融掠夺的合法性背书。
比如在智利和阿根廷,本来真相是国民资产被美国资本席卷一空,剩下的被国内寡头瓜分。
可是人家就能创造一个词“中等收入陷阱”:
潜在说辞是:你们经济出现长期问题,一定是神秘原因 。或许是人种问题,太懒啦。
知乎上都有好多人信这种鬼话呢。
国内种和国外种不同,虽然也有掠食性,但仅仅是对内的。
“皇军托我带个话,你们不够自由,要把重要经济部门都开放给皇军……”
“大郎,吃药了……吃完药这些权利就不归政府了,都归人民……不不不,这些权利不会为资本家,黑社会和外国资本拿去,我不是为外国人说话,我可是有良心的学者。”
有意思的是,这些鼓吹自由主义的人,同时也在抨击房价,教育——天啊,他们还是自由主义者吗?居然要求政府干预市场规律!
此时,在大萧条中对古典自由主义失望透顶的记忆已经淡去,在二战后几十年,努力就能上进的生活氛围下,新自由主义提供了一种(看起来)美好的捷径:
不需要经过一步一步的奋斗过程,就能不受物质束缚的享受自由的意志和尊严。
这个概念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本来,离开了物质的自由就是无根水,九十年代已经近乎破产了。
还记得中等收入陷阱吗,智利这些当年的“自由经济奇迹”,经过国内外资本家长期的敲骨吸髓的操作,终于原形毕露。
同时,美国资本洗劫智利这些曾经的“自由主义之光”时候,国内的不满也上升了。
为什么,因为新自由主义的效果太好了。继智利的试验之后,美国的里根和英国撒切尔也进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和智利之流不同的是,他们资金雄厚,没有被外国人占太多资源。
美国收入最高的1%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迅速上升,达到了15%(接近他们二战前所占的份额)。
美国不是孤独的,英国,阿 智力,墨西哥,东方等等也是相近的情况。
人们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自由,只有少部分人更加自由 。
杜梅内尔(Gérard Duménil)和列维(Dominique Lévy)经过仔细重组数据后总结说,新自由主义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旨在重新恢复阶级权力的计划。
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幸好此时苏联也投入了自由主义的怀抱,这不亚于给新自由主义吃了一颗十全大补丸。
俄罗斯寡头占据的财富的占比马上就超过了美英等,和墨,智等不相上下。
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事件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
好多经济学家有了晋身之资。从西方到东方,不少没什么经济成果的所谓知名经济学家,也能靠着做政治口舌大放异彩。
但是,这颗大补丸的药效到了2008年就没了。
当然,东方的一群人,由于把新自由主义的蛋糕分的太晚,还剩下一点残羹剩炙。导致很多人现在才想到这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对自由追求的激情仍在。
。
——看上图这样的言论,这些新一代自由之民不太单纯啊,觉得自由是通往富贵的捷径——虽然这太符合新自由主义的实践了。
虽然在名义上,一切金钱,权力什么的都是自由的束缚,自由之民听了都会去洗耳朵。
但是实践上,有神圣的法律保护私人财产,米国法律太神圣太不可侵犯,所以自由之民只好勉为其难的接受金钱~这自由的束缚啦。
然而实践中,自由的分配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对于底层来讲,私人财产这束缚越来越小了,他们却没有感到多少自由的快乐。
所以,他们选择了
让他们的钱包再次伟大——再次把自由抛诸脑后啦。
正宗的天选之民都放弃对自由的渴望了,但是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群自比天选之民接班人的人,还在呼吁自由呢。
那么为了满足人民的要求,要自由就不能要什么公共事业,那是对自由的亵渎。
医疗,教育,养老什么的都可以自由的选择。
按照西方经验,自由的教育,依靠的是社区的房产税,每个人每年普遍花一万到十万人民币房产税,作为社区学校等的资金,足够良好师资的学校了。
什么?没这么多钱,没关系,你可以自由的去县城外旧化肥厂改造的学校,那是你们的学区……就是老师比较少,一个班容量比较大……
耒阳教育局做了那么多工作,分流,找学校……这么辛苦,但是方向错了,白费辛苦了,吃力不讨好哇,这不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完全可以在社区自由的选择嘛,小政府完全不用管那么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些人吹完自由主义,扭头怼教育局,这不是为难教育局嘛。
自由人民可以自由的选择学校,教育局起到“守夜人”的作用就足够了嘛。
现在新自由主义已经不吃香啦,不知道下一个流行的概念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拯救世界。
(手动配图 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