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存在的公平竞争——从国进民退到国退民进

谈论国进民退的多半使用的理论基础都是公平竞争和效率。

在市场条件下,追求效率并不是最根本的要求。

最高要求和最高的目标是实现资本的增值。

世界上从没有过绝对的公平竞争。

一般公平竞争,是指外部环境的相对公平。外部环境的相对公平是极其有限的。

比如最能体现公平竞争的体育竞技,

在体育竞技的赛场上,外部环境的公平性只体现在在竞技场上的短短时间。而且在部分时候,竞技场上的短短时间也会人为的制造不公平。

在市场条件下的公平更是极其有限的,其存在感之低,几乎没有人指望公平。

如果公平上学需要推荐信,而且学费高昂。

如果最公平的法律需要最昂贵的律师。

那对于相当一部分而言,如果接受这种游戏规则,就不用指望什么公平不公平了。

那么在商业上的公平有多少呢?

商业是用尽一切优势来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如果要强行体现公平,恐怕来错地方了。

我们知道限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人们不可能真正的用尽一切优势。所以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等应运而生。

这些约定俗成的框架可以减少社会成本,让商业行为比较有秩序的进行。

我们知道当外国政府或跨国企业啊,的优势足够大的时候,国际条约,法律法规都是可以无视或者推翻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都是社会暂时均衡的结果,随时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所以,即使是仅剩的一点点公平性,也是有巨大局限性的。

所以,一切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话题都是价值判断。

如果认为公有制不好,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国企降低能力与私企“公平竞争”。

这些言论往往以市场规律作为挡箭牌。

这些都只是借口和幌子罢了。

真正的市场规律都是一切为资本增值而服务。

如果真正要死现在市场化条件下符合市场规律的公平。

那就是啊让国企和私企在资本增值领域进行竞争。

效率不高同样可以裁员。

谁能掌握资本就可以获得赢家通吃。

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就可以赢家通吃。无论是国退民进或者国进民退都是伪概念。

这样做的结果我并不看好私企,虽然在价值观上,我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现在一切所说的所谓公平竞争,是捆住国企的手脚和私企竞争,是单方面的公平。

单方面的公平,其实就是不公平,单方面的公平才是历史的常态。

所以这种行为言论既不公平,也不是真正的竞争,更不符合市场规律。

这种行为言论的目的只是为私企的利益服务,为符合私企发展的价值观摇旗呐喊。

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价值判断,也就是道德观。

从80年代以来,道德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价值层面。

导致的结果就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也不要社会主义的苗。

而且这一套言论行为已经深入人心,才会出现所谓国进民退,国退民进这样的奇葩言论。

市场条件下,谁进谁退是资本决定的,大萧条下的饿殍,同样是市场规则的一部分,遵守这样的规则,就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大萧条之下,人们的反抗,还有战略华尔街都是对市场规则对资本主义游戏规则的破坏。

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资本主义游戏规则,就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的奴役。

一切都是价值判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