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未成的傅作义——起义之后(一)
熟悉国共内战史的人对于傅作义都不陌生。他在平津战役中率部起义,为保全古都和避免战火波及人民作出了贡献。记得在影片《大决战》中,有一段情节,是描述傅作义起义之后,谒见毛泽东,双方杯酒言欢,尽释前嫌,这是傅作义起义之后给一般人的印象。
这次会面的时间在1949年2月,傅作义、邓宝珊与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前往西柏坡,22日和23日两次与毛泽东会谈,据说“傅作义听着毛泽东对自己及所率原部队人员的安排,心里非常感动。这一番交谈,使他受到极大的鼓励,疑团顿释,精神非常振奋”。
民国史学者邓野在《傅作义在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一文中却指出了“不无戏剧性的一幕”,即在与毛泽东会面之后不久, 1949年3月24日,傅作义致电杨慎五,“杨慎五可亲送徐部长。请派王蔚梧乘机无论如何于明敬日先到绥,以便研究后日如何赴绥,万勿迟误,并须绝对秘密。”傅将其逃离北平的时间安排在26日,然而3月26日南京方面又收到傅作义来电:“杨慎五亲转徐部长……承派机来接,至深感佩。因毛来平,著陆场附近共军较多,故此间机场已不能降落。以后另找好著陆场,再行请派”,“原来,就在三月二十五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至北平,并于当日下午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这就是说,毛的忽然到来,并恰恰选择在机场阅兵,无意中打断了傅的逃离计划”。邓野文章中所引电报来自《徐永昌先生函电言论集》。
笔者在翻检资料时发现了更有戏剧性的一幕。傅作义谋逃绥远之事,当时除了傅蒋双方,本应该只有天知地知,孰料消息不久就被中共所获知。毛泽东1949年4月7日致电华北局,通报“现有这样一种消息,傅作义拟在董其武协助下逃往绥远”,“董并要求顾祝同派飞机至绥远,为帮助傅作义逃跑之用等情”,毛泽东要求华北局:“(一)令二局加强对傅作义与董其武两方的电讯侦察;(二)加强对傅作义左右的侦察;(三)应向傅邓其部下人员做工作加以分化以稳定傅邓”。
第二天(4月8日),毛泽东致电聂(荣臻)薄(一波)赵(尔陆)、李克农并告林(彪)罗(荣桓)刘(亚楼),通报傅作义3月24日、25日给董其武、王景泰等的电报,“谍息:傅作义三月二十四日致董其武电称:十二万火急,据报绥台白天因无电,不能工作,误事颇大。业经连电指示,仍未办到。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希亲自检点调整,务须时时注意联络,万勿有误。
又傅作义三月二十四日致归绥王景泰电称:亲译,极机密。此间已电徐部长,请派王蔚梧乘机,于今日四时,机场跑道作一夜必要起飞设备【笔者按:原文如此】,希预作准备。俟王到达后,可于有日早三四时起飞,天明到此降落。方向等须事先闹好。着陆后,一转(下缺五十八组)”。
又傅作义三月二十五日二十二时致归绥王蔚梧电称:三、二日内恐不能降落,但是我又不愿着你多等,请你明日乘机先行返京【笔者按:指南京】,收容请代X周总司令意(下缺四组)。”
这些电报内容与徐永昌函电集中所记略同,其中“谍息”一词为通报敌情时所常用,从电文中“(下缺五十八组)”、“(下缺四组)”等字样,可证是中共通过技侦手段,破译了傅作义给归绥方面的电报所获得的密息。
据曾在华北军区二局工作的康立泽回忆,早在1947年底,华北二局即组织突击破译了傅系核心机密,故此傅作义自以为瞒天过海的密计,全暴露在中共眼底下。康立泽回忆录中说:“傅作义、王蔚酲【按:即王蔚梧】、王景泰、董其武之间电报来往频繁,我处进行全面监控,获得10多份绝密电报。傅作义有企图逃跑之心,他密嘱亲信‘务将干部带回绥西,准备再起’。并为逃往绥远作了周密布署。要求掌握北平机场情况,电台加强联络,‘万勿有失’。因‘着陆机场有共军,警戒甚严,不能降落’”。
毛泽东下令采取严密部署,令各有关机关(北平卫戍部队、公安局、克农系统)提高警惕;确实控制机场,不许有未得许可之人乘机来去,机场要专门的部队及负责人专司其事;将北平两个机场封闭一个留下一个,封闭之机场(南苑)也应派部队看守执行封闭任务;立即撤销改编傅作义自己的守卫部队,派我们的可靠部队给他守卫(加以训练);布置内线;由聂薄派定专人与傅邓联系以安其心等措施,以防傅作义逃跑。
由这件事可见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数次起义多在军事压力下所造成,中共方面大多报以保留编制的优待方式,但结果却不佳。双方在决死斗争之时,对于偃甲释兵者应如何处理,是个难题。起义将领的一般思想状态以犹疑动摇居多,仅靠政策感召是不够的。至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提出“天津”、“北平”、“绥远”等起义方式,对于如何应对起义将领和军队,手段已经非常圆熟。傅作义的一时动摇,不足以撼动大局。至当年8月,毛泽东慨然允许傅作义赴绥远主持起义,傅作义也不敷所望,圆满达成任务,这可以看做中共统战政策的一大胜利。
本文所引的毛泽东电文,来自东北野战军所编的《四野重要文电》(第二卷),电文后注有“毛主席拟稿”字样,此前未见发表,曾与某治国民党军史的朋友言及之,亦诧为闻所未闻。此等史实,数十百年后多半归于堙没,今师赵瓯北“邀客寻花消日永,呼僮说鬼遣宵长”之遗意,抄录于此,供留心者采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