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精悍干翻又粗又长!中俄两军为啥偏爱这门服役近60年的“老炮”?
有这样一个火炮口径,它从二战时期就大放异彩,直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受宠;
它跨越军种,在陆军和海军中都留下了经典型号;
它无视东西方阵营的“政治形态”,美军用、苏(俄)军用、英军用,咱们解放军也用;
它,就是57毫米口径!
咱们比较熟悉的57毫米火炮主要有两款。
一个是至今还在服役的59式57毫米牵引高炮,这段时间出现在军媒上的新疆军区某火力团,就还在用着这款已经服役了六十年的老炮。
另一个是海军的66式57毫米双联装舰炮,它是037型猎潜艇上的主力火炮,守护共和国海疆半个世纪,如今功成身退,基本上只剩下“郑和”号训练舰上能够见到它的身影了。
实际上,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的57毫米火炮,不是高炮也不是舰炮,而是一款反坦克炮,它就是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传说中的“57神针”。
▲美制两栖装甲车+苏制ZIS-2反坦克炮
=中国自行反坦克炮
01
ZIS-2反坦克炮其实是苏联人“杞人忧天”的产物,1940年苏芬战争之后,德国境内的苏联情报人员反馈,德国正在研制一种“超级坦克”。
那时候的苏联在研制KV-1重型坦克,苏联人一琢磨,德国人的“超级坦克”装甲肯定跟自家KV-1一样,装甲厚的一B,现有的反坦克炮对付不了,需要穿深更高的新反坦克炮,然后研制任务就下发下去了。
▲德国NbFz试验型重型坦克
苏联人想象中的“超级坦克”
新反坦克炮采用了一种苏联红军从未使用过的新口径——57毫米,凭借着超过4米的超长炮管,这种5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击穿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款坦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超过4米的超长炮管让ZIS-2反坦克炮具备了出色的穿深能力,也让它的成本变得极其高昂。
苏联人的打算是把ZIS-2作为团级火炮,毕竟它只有57毫米口径,结果它的成本是师属的ZIS-3型76.2毫米加农炮的10-12倍!
这就让苏联红军有些接受不了了,更何况57毫米是新口径,需要开辟新的生产线来生产炮弹,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使用ZIS-2反坦克炮的成本。
然后ZIS-2反坦克炮生产了371门之后就被叫停了,这个生产数量放到今天是不少了,但在二战期间根本不够看的,一场战役下来的战损都不止这个数!
可以说,ZIS-2反坦克炮没被苏军看上,只是小批量装备了部队。
不过,苏军很快被打脸了,因为“虎”式来了!
凭借着102毫米的正面脸皮,“虎”式让苏军的76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都变成了烧火棍。
想要干掉“虎”式,要么绕后,要么靠大口径榴弹,正面击穿,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之所以是几乎,而不是完全不可能,那是因为幸好苏军手中还有ZIS-2!
这款为了对付苏联设想中的德国“超级坦克”而研制的反坦克炮,未能等到“超级坦克”,却等来了“虎”式,然后它表现的机会来了!
ZIS-2反坦克炮发射的BR-271型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就能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更新的BR-271N穿甲弹,1000米距离上的穿深达到了140毫米/90度!
也就是说,在1000米距离上,ZIS-2反坦克炮就能干掉“虎”式!
▲配备57炮的T-34-57
1943年之前唯一能击穿“虎”式前装甲的苏联坦克
ZIS-2反坦克炮凭借着优异的穿深,成为了1943年之前苏军手中唯一能击穿“虎”式的火炮。
说了一句“真香”的苏联人就开始量产ZIS-2了,一下子生产了9645门,使得ZIS-2的总产量也算过万了!
然而这个产量与二战中苏联生产的其他武器相比虽然不算什么。
但要知道,ZIS-2复产已经是1943年6月的事情了,不久之后,扛着85炮的T-34-85就出现了,扛着122大管子的IS-2重型坦克也来了,苏联人的100毫米传家宝也出现了。
群雄环伺之下,ZIS-2还能生产9600多门,可见它的能耐!
新中国成立后,也从苏联引进了一些ZIS-2反坦克炮,还仿制了,定名为55式57毫米反坦克炮。
不过到了50年代,“57神针”已经不够用了,55式反坦克炮也只是昙花一现,真正在解放军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是56式85毫米加农炮,而这就是另一个传奇了。
▲新四军纪念馆内的一门57毫米反坦克炮
02
实际上,二战纳粹德军坦克部队,除了在东线需要面对“57神针”之外,在西线和非洲战场,还遭遇到了盟军另外两种57毫米反坦克炮的“热情招待”。
第一种,英国的6磅反坦克炮。
虽然6磅炮使用的是43倍口径,比ZIS-2的73倍口径短了许多,但二战中的英国坦克炮和反坦克炮都是以高膛压著称的,口径和倍径虽小,但穿深却相当不错!
美英军队第一次在地面战斗中击毁“虎”式,就是6磅炮的杰作。
当然,6磅反坦克炮还未达到ZIS-2那种直接在远距离击穿“虎”式正面装甲的水平,需要瞄准弱点打。
装备6磅炮的英军坦克一般是打“虎”式炮塔座圈,通过卡死“虎”式炮塔来迫使德军弃车。
后来英俊又推出了50倍口径的6磅炮,到了1944年3月,脱壳穿甲弹(APDS)也整出来了,这下子直接刚“虎”式正面都没问题了。
▲英军的“十字军”巡洋坦克,配备一门6磅炮
第二种,美国的M1式57毫米反坦克炮。
其实美军的这个57炮就是英国6磅炮的美国授权生产版本,等于是6磅炮的分支!
虽然二战中美军反坦克作战主要靠空军和自行坦克歼击车,但M1式57毫米反坦克炮还是被生产了1.5万余门,然后战争一结束就几乎全部退役封存了。
土豪的世界就是如此,家里不是矿就是井,根本不差钱!
▲台军的57战防炮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的ZIS-2反坦克炮被大量外援和售卖,英国人的6磅炮和美国的M1反坦克炮同样如此。
国军当年就从美国那里搞了不少M1反坦克炮,被称之为57战防炮,朝鲜战争中的韩军也是如此。
甚至到了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6磅反坦克炮和57战防炮还在战场上厮杀着……
03
二战期间,坦克技术突飞猛进,二战结束后57毫米反坦克炮就开始走下坡路,不过苏联人给了57炮新生。
ZIS-2反坦克炮的总设计师格拉宾,借鉴德国人的Flak Gerat 58型55毫米/77倍径高炮,研制出了一款新式中口径高射炮——S-60式57毫米高射炮!
S-60高射炮,弹道平直,威力大,防空效果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
比如咱们解放军,在S-60基础上仿制的59式57毫米高射炮,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用到现在。
同辈的59式100毫米高炮和更晚的74式37毫米高炮都已经退的差不多了,而59式高炮依旧拥有着一席之地。
苏联人的高炮是要配合规模庞大的机械化军团作战的,牵引高炮肯定不行,需要自行化,然后S-60高炮就被装到了T-54坦克底盘上,变成了ZSU-57-2式自行高炮。
ZSU-57-5自行高炮战斗全重28.1吨,配备一门S-68双联装高射炮(即两门S-60),有效斜距6500-7000米,有效射高4000-5000米,理论射速105-120发/分钟,战斗射速70发/分钟。
这样的射速摆到今天是没法看的,但这可是50年代,那时候美军还用着螺旋桨攻击机呢,美军空袭也全靠战机凌空投弹,这样的射速是够用的。
更重要的是,S-60高炮的弹道性能好,炮弹威力也足,一发入魂不是梦!
兔子也受其影响,搞出了一款类似的自行高炮——80式,不过兔子研制这款自行高炮的目的并非自用,而是出口换银子。
▲80式57毫米自行高炮,注意它的底盘
五对负重轮,比ZSU-57-2多了一对
ZSU-57-2自行高炮虽然有一门好炮,但看它光秃的炮塔就能发现,这款自行高炮还是最原始的人操炮,缺乏雷达和火控系统,这也导致了它在面对现代喷气式战机时,防空效率低下。
所以,随着配备了先进雷达和火控系统的ZSU-23-4自行高炮出现,ZSU-57-2自行高炮就焉了,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ZSU-57-2自行高炮没了风采,S-60却又在苏联海军中点亮了新的科技树。
04
苏联人在S-60高炮的基础上先后研制出了四款舰炮,单管的、双管的甚至四管的都有。
在那个潜艇上还流行装炮的时代,甚至还研制了一种潜艇使用的双管舰炮。
这四种57毫米舰炮构成了苏联海军的第一代57毫米舰炮,50年代末期,苏联人又研制出了第二代57舰炮——AK-725型57毫米双联装舰炮。
这款舰炮装备了苏联海军众多舰艇,并且至今还在“蟾蜍”级坦克登陆舰上服役着,当这些老式登陆舰开出来的时候,咱们还能见到这款双57舰炮的风采。
苏联人还在AK-725双管舰炮基础上研制了一款单管57舰炮,被命名为A-220型,不过性能一般,没有大量装备部队。
进入21世纪后,A-220舰炮又回魂了,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以A-200M重出江湖,安装在了22160型巡逻舰上。
▲22160型巡逻舰
舰艏为一门A-220M舰炮,也可换成76舰炮
虽然只是安装在巡逻舰上,但至少可以代表一个信号,俄罗斯并未完全放弃57毫米舰炮。
有着性能不俗的AK-176型76毫米舰炮,还点出A-200M型57毫米舰炮,小兵兵觉着这可能与美国人的选择有关。
从濒海战斗舰开始,美国海军选择了用MK110型57毫米速射舰炮来作为主炮,这一做法延续到了新一代护卫舰上。
6000多吨的新护,扛着一门57毫米单管舰炮,虽然看上去“袖珍”了些,但美国人有他们的理由。
57毫米舰炮的单发炮弹威力比不上76毫米舰炮,但它的射速更快,同一时间内可以倾泻出更多的伤害。
另外,美国人将会为MK110舰炮配备更先进的智能炮弹,用来参与反导作战,未来甚至可能会作为副炮装到驱逐舰上去。
▲美军为57舰炮研制的智能炮弹
作为死对头,美国海军玩这么高端了,俄罗斯自然不能落下,昂贵的航母玩不过美国,难道舰炮还玩不过?
再说了,若是玩得好,还有机会到国际军贸市场上去骗银子,何乐而不为。
05
S-60高炮转行舰炮后,玩了六十多年又迎来新生,实属不易。
而今年的红场阅兵式上,俄军用两款新装备告诉世人,陆用“57神针”的春天也要来了!
两款新装备,一个是2S38型自行高炮,一个是T-15步兵战车。
▲2S38自行高炮
2S38自行高炮,由BMP-3步兵战车底盘和一套AU220M遥控武器站组成的。
AU220M遥控武器站的核心就是一门57毫米高射炮,而该炮就是在S-60高炮基础上改改改而来的!
2S38自行高炮,最大理论射速120发/分钟,最大射程6000米,备弹145发。
值得注意的是,2S38自行高炮加装了炮口制退器和编程引信定装线圈,具备发射可编程预制破片弹和制导炮弹的能力,这无疑能大幅提高2S38自行高炮的防空效率!
T-15步兵战车是红场阅兵的老面孔了,但它今年是扛着一门57毫米主炮出场的,而非往年的30毫米主炮。
T-15步兵战车上的那门57毫米主炮看着虽然陌生,但基本上能断定这也是在S-60高炮基础上改过来的。
以俄罗斯如今的财力,不足以支撑他去开发一种全新的火炮,更何况这可能还是一款需求量并不大的火炮。
其实以S-60高炮研制一款步战车用的机关炮也是完全足够了,毕竟S-60高炮的口径和倍径摆在那里,配备是如今的穿甲弹,威力绝对是够用的,碾压北约那一票步战车没有任何问题。
面对着俄罗斯人的57毫米步战车主炮,美国人也坐不住了,开始琢磨更大口径的机关炮,以大幅提升步战车的火力。
目前一款50毫米的机关炮就在测试之中,未来会不会安装到步战车上,我们拭目以待。
▲配备了50毫米机关炮的“格里芬三号”步战车
尾声
关于S-60高射炮的原型,除了德国的55毫米高炮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在ZIS-2反坦克炮基础上研制的。
即便这个说法只是误传,毛子今年亮相的两款57炮也与“57神针”有着割裂不断的联系,因为S-60高炮的设计师和ZIS-2反坦克炮本就是同一个人!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这意味着ZIS-2反坦克炮“57神针”的传奇,从二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甚至还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参考资料:
搜狐:反坦克炮“57神针”的传说
搜狐:胜利日阅兵式上的新面孔,“老炮新用”,2S38型多用途自行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