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怎么有把握自己一定能够斩杀华雄?
刨去著名的插标卖首,也有言出未行的。
对阵黄忠:
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之锐气,灭自己之威风?量一老革,何足道哉!关某也不须用三千军马,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足矣,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
对阵庞德:
关公自纵马横刀而出,叫曰:“关将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鼓声大震,庞德出马而言曰:“吾奉天子诏、魏王旨,特来取汝!恐汝不信,故备舁榇在此。汝若怕死,可早下马受降!”关公大骂曰:“量汝羌胡一匹夫!可惜吾青龙刀斩汝鼠贼!”
末了呢?
且与华雄不同,战前关羽对这二位都多少有过了解,譬如庞德:
关平接着,言说与庞德五百军共战两次,不分胜负。
关平的实力他还不了解?庞德能与关平至少打平,自己又年近六旬,是那么容易斩的?
归根结底是关羽的性格决定其行为:
孔明与玄德曰:”云长平生傲上而不忍下,轻敌黄忠,只恐有失。请主公同行,接应云长,以取长沙。”
遇强更强,你越橫,他更橫,你嚣张,他一定比你嚣张十倍。遇上有忠义之心但实力明显不及自己的张辽,关二爷倒谦虚起来了:
张辽在西门攻打。云长曰:“汝仪表非俗,何故陷身于贼之部下?”张辽低头不言。关公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相拒终日,并无恶言,亦不令军士打城。关公令人探听东门消息。人报张飞被辱,只要出城厮杀。关公见张辽退去,径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已出城外和张辽厮杀,辽拍马而去。张飞欲赶,关公急召入城,令士卒坚守东门。飞曰:“张辽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赶我回来?”关公曰:“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来美言说之,其人颇有归顺之心。今日不欲与汝厮杀,故拍马而走。”飞方悟,再不出战。
因此,关羽并不是蔡阳一流盲目自信,自高自大的主儿,只是个态度问题罢了。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口嗨归口嗨,实战中关二可绝少真正轻敌。譬如飞马斩颜良一出:
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非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快牵马来!”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
很显然,关羽非常清楚颜良是劲敌,极为罕见得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如果认为关二就是眼高于顶,鼻孔朝天的角色,阴差阳错撞见了实力不济的华雄来了个一刀秒杀,那可就错得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