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立国之战!
这几天,网红培训老师把“抗美援朝”一张嘴就定义成了国际公认的“侵略战争”。这其实是一种对西方传播的价值观和历史解释权无条件的认可。这种认可,已经变成了一种价值观驯服。
抗美援朝不是第一次被某些人或者群体污蔑成侵略。比如2016年拍的《我的战争》,虽然影片质量很一般,但是电影的先导片很出彩。一群老兵去故地重游,畅谈自己开着坦克跨过三八线。
此片一出,在当时舆论里也引发巨大争议。不少人围攻志愿军和抗美援朝,一口咬定就是侵略,当时舆论环境之恶劣,令人发指。
当年美军的范特里夫带药量的疯狂火海都没有让我们的先辈屈服,可在和平时代的今天人家的软刀子却结结实实地扎进了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让我们的历史伤口鲜血淋漓。
看惯了美国战争大片,从《拯救大兵瑞恩》到《兄弟连》、《狂怒》,一直觉得美国的二战电影里大兵们似乎没什么节操,甚至很狂。比如《兄弟连》里军官去找士兵,一进房间,就是士兵在床战德国女人。
其他电影里,大兵们最感兴趣的是一块巧克力可以换几个战败国的女人睡。当这些场景出现时,那位培训老师估计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有些中毒深的人士可能还要在心里喊几句:“王师威武”。
但是当谈及志愿军和抗美援朝时,“侵略”、“人海战术”、“支持毒菜”等西方历史定义的语境就开始喷薄而出。有些人甚至连段子都不愿意去改一下,照单全收。
历史已经证明,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小看中国人的自卫能力,1840年以来,几门大炮,几艘战舰就让古典中华割地赔款的悲凉,被他们一扫而空。
某些张嘴闭嘴污蔑志愿军侵略的,无非是把联合国军抬出来,认为这是志愿军对抗国际社会。
其实,志愿军打的联合国军,并不名正言顺,甚至都不能算是联合国的正规部队。
195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美国以朝鲜战争为由提出"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制止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并且提出以集体安全为理由制裁朝鲜的决议。
安理会上,苏联耐人寻味地投了弃权票。美国曾经提出以美国远东部队为主体,美国远东司令部为指挥核心,建立联合国军。
这支联合国军有16个国家参与,但全部都是美国的盟友和仆从国,而且不在联合国机构的指挥之下,和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美国的单方面阵营联盟,就是一个冷战政治环境的套路化产物。
联合国军,在此后的历史里就此一支。真正由联合国正规授权指挥的军队是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蓝衣,由联合国指挥机构直接指挥。
联合国军虽然进了历史垃圾堆但是这个套路,美国从来没丢。在2003年打伊拉克战争,他绕开联合国,直接组建所谓的多国部队,其实也是换了一身皮的联合国军模式。
用联军干涉他国内政,输出美国价值观,追求美国地缘政治最大化,这个套路五十年没变。
如何理解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定义?首先新中国百废待兴,美国却拒绝承认新中国,这是政治上的敌对和攻击,没有回旋余地,新中国也得不做出一边倒的策略。其次仁川登陆以后,朝鲜战争局势剧变,美军飞机开始随着美国陆军推进,并轰炸了中国东北部分区域。麦克阿瑟坚决要求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的水坝和桥梁,阻止朝鲜军队获得援助。最后新中国国力薄弱,当时西藏、台湾尚未统一,东北事关国家命脉,种种考虑下,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当时是具有重大风险的。一个被侵略了百余年的国家,对国家安全的敏感程度极高的。
历史也证明,把战线最终稳定在三八线,让新中国最终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政治红利,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随后重工业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历史地基。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些公知们就开始强行把志愿军统帅们的职业强行从将军转化为亡灵法师。有的人抓住砥平里等一二场败仗,大做文章以偏概全,一定要污蔑志愿军打仗就是靠人多,战绩是靠几百万死人堆出来的。
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时,志愿军共有6个军,18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2个后勤分部,30万人参战。到了 1953年5月,志愿军入朝兵力有19个军,59个师,14个炮兵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135万人。
如此的兵力部署,如果三年时间志愿军阵亡几百万,如何维持将所谓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的战局?打死几百万志愿军,还不能完全占领朝鲜半岛,这是在打谁的脸?所以网友们打趣,如果按照公知和韩国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只能让志愿军的将领们转职成亡灵法师当巫妖王才能满足这种意淫了。显然这是很难办的事。
志愿军被不少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评为轻步兵战术的巅峰,美军统帅李奇微在回忆录详细记载了志愿军的优秀战术:三三制、V形火力支援。这些都成了美国西点军校的研究教材。当时对志愿军人海战术的误解主要来源于美国军队过于依赖太平洋战争和日军交战的经验,当他们面对火海里不断冲出来的志愿军,以为这是因为志愿军人多所以杀不完。但志愿军突破美军火力网的原因是当时士兵们把轻步兵交叉掩护,V形火力支援战术运用到了极致,而非日军那种绝望下的无脑万岁冲锋。
还有一个误解来源于韩国军队,这些屡战屡败士气全无的韩国军队将领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只能大肆渲染中国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以多打少。
第三点原因是,彭德怀等中共将领一项主张运动战中歼敌,通过调动敌人,要在局部地区使用优势兵力聚歼敌人主力的战术。所以在云山等地也出现了志愿军大规模兵力包围美军一个团甚至一个营的战例。(事实证明当时美军综合实力确实强悍,志愿军往往无法完全消灭被包围的美军)
真正污蔑志愿军人海战术死伤百万最起劲的就是韩国,一些韩国学者最喜欢大书特书,其实只是用这种污蔑来掩盖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极端无能的囧事。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六章]有这样的记载:“ 韩国军队的所作所为使我感到苦恼。实施进攻的中国军队再次将一支又一支的韩国部队追赶得抱头逃窜。溃逃之中,这些部队又丢弃了大量贵重且难以补充的武器装备"。
《远东朝鲜战争》里甚至记载了因为战斗力太差,李奇微甚至撤销了一支韩国军队的番号。除了白马山之战,志愿军进攻韩军受挫,其余战役,志愿军对韩国军队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对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伤亡人数,中国方面有过完整的统计,只不过一些人是不相信的。那么本文就主要引用美国、韩国等方面的数据。
根据《远东朝鲜战争》记载美国、日本等方面的整理,志愿军在朝鲜伤亡人数为三十五万,失踪和非战斗减员达四十万左右。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美军 172847 ,联合国军2256523 总计:2429370 。阵亡美军 54246人,联合国军 628833人。由此可见真正伤亡近百万的恐怕是韩国军队了。
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记载,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字是1 168 160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4 400余人,其中阵亡227 800余人,负伤717 100余人,失踪43 500余人。美联社在战后公开的数字是,韩国方面共损失1 312 836人,其中阵亡415 004人,伤残425 868人,失踪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真正损失百万的恐怕要是韩国军队了。
由此可见,志愿军和联合国的战损比,基本是1比1。根据统计 在战争中,美国军队共消耗作战物资7 500余万吨,是中国军队的13倍,其中弹药一项即达330吨,也是中国军队的13倍;开支战费200亿美元,是中国军队的8倍,这种花销带来这种战绩,难怪美国都不好意思提朝鲜战争。
志愿军妨碍半岛民主了吗?
这是一个非常黑色幽默的话题。
现在半岛局势很不消停,南北双方差异巨大。在公知话语权盛行的年代,有人甚至提出要求志愿军去给韩国谢罪。
这些祖国特别多唯独没有中国的国际主义者一般都是幼稚病晚期患者。客观来说,志愿军的胜利确实保存当时的朝鲜政权这是事实,同时美军也维持了当时的韩国政权。
但有意思的是,当时韩国这个李承晚政权是自由民主的代言人吗?恐怕要让广大公知粉丝失望了。因为李承晚本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他依靠韩国政府主要创始人金九被暗杀的契机登场,大肆屠杀异见人士(蔚山、水原、济州岛等地屠杀暴行被美军军方记录)。他大力使用日据时期遗留下来的官僚阶层,为了保住权力,二次修改宪法,总统一当就是十几年,最后韩国国内发生四一九革命,才被赶下台。不过上台的朴成焕等军阀独裁更甚,和民主也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一点甚至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最寒冷的冬天》里记载。李承晚听说中美要谈判,就勃然大怒,提出要单干。但李奇微只是说了一句:“让中国人给他一点教训吧。”对于李承晚的评价,美军参战将领频繁使用了”愚蠢、野蛮、权力欲望强、独裁者”等负面字眼,堪比史迪威留下对某位空一格人物的“花生米”评语。
朝鲜政权在志愿军撤离后,金日成就对政权内部的“延安派”进行大规模的清洗,而且即便到上世纪70年代,朝鲜的发展一直碾压韩国,甚至比中国还好。
现在目前的半岛局势,和中国志愿军除了历史时空的联系以外,根本没有直接关系。当时中国出兵朝鲜的国家战略并没有挽救什么王朝的这一项,保家卫国,保护东北工业基地才是抗美援朝要捍卫的战略目标。
志愿军为何值得纪念?
日本人写史料一般都很中二,在对志愿军的描述上也不例外。日本的所著的战史用“殉道者”、“对正义战争的信念深入骨髓之中”等溢美之词描述志愿军,也正是志愿军在朝鲜的表现,让这个从19世纪开始就一直小觑中国的日本,对中国人重新刮目相看。
美国人对志愿军的评价就更不用说了。马克阿瑟在回忆录说,他无法明白为什么在民国时期温文尔雅、柔弱不堪的中国人,到了毛泽东手里就变成了强悍的战斗民族。李奇微虽然研究出了志愿军的战术弱点,并发明磁性战术进行克制,但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却溢于言表。
他在回忆录甚至写:“如果我们美国的士兵,没有空中掩护,没有保暖的衣物和食品,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我们能够像志愿军那样英勇的战斗吗?我个人表示怀疑。”
一个连敌人都佩服万分的英雄团体,中国的国内却遭遇到了源源不断的非议和不公评价!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耻辱和不堪。
我曾经采访一名本地黄埔同学会的老兵,他是老志愿军,国民党起义部队,第四次战役后进入朝鲜作战。我非常直接地问老人:现在有人说当时把你们起义部队当做炮灰扔到朝鲜去送死?
老人连忙摇头,他说:“当时我们没有优良的装备,但士气高昂,打仗就是靠士气打的,我所在部队曾经断粮好几天,大家靠吃草皮,野菜挺过来的,请问你见过有这样士气高昂的炮灰部队吗?”
我问他为何国民党起义部队编入志愿军后战斗力却突然爆表了。老人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到现在也没完全想通,但当时在部队就给人一种感觉:中国人在世界上活得太憋屈了,我们要给中国人争口气。”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他们争来的这口气,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吗?你可以看韩剧追韩国明星,可以喜欢美国那种强者的文化,但请别为了这些淡漠甚至敌视自己国家的英雄,因为这不仅仅是爱不爱国的问题,而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做人基本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