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四年大陆对台会动武吗?

500

唐永红(资料图)

来源:“华夏经纬网”专稿

作者:唐永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来,一些境外媒体一直在炒作大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再提“和平统一”,诬称大陆威胁蔡英文当局、单方面改变两岸关系现状。事实真是如此吗?

众所周知,过去四年的两岸关系,在中国大陆期待蔡英文当局迷途知返、补答“未完成的答卷”的过程中,在蔡英文当局不断“联美抗中”推动所谓“国家正常化”、不断阻碍两岸交流并削弱两岸联系的“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从马英九当局时期的和平发展局面,不断滑入对抗发展的动荡不安境地。人们因此开始担心台海和平之舟会否翻船。

蔡英文1月11日高票赢得连任,5月20日发表了更加远离“九二共识”两大核心意涵(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推进两岸统一)的连任就职演说。于是,关注两岸关系发展的目光自然就聚焦于大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对台政策的论述了。鉴于台湾社会生态的明显质变以及蔡英文当局“拒统谋独”的顽固坚持,一些人士不免会问,未来四年大陆对台会动武吗?

事实上,随着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尘埃落定,随着大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表,《港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立法的确定,以及《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座谈会的结束,尽管未来四年很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突发的变数,但在主要的决定因素大致明朗的背景下,未来四年大陆对台政策基本上已可见端倪。

众所周知,实现两岸统一,是中国大陆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而统一的方式,也是外界最为关注的对台政策,乃是中国大陆坚定不移的对台大政方针之一部分。事实上,中共十九大报告宣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任务,明确了统一的最后期限,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同时强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以决不允许“6个任何”表明反对“台独”的坚定意志和鲜明态度。这表明为确保实现两岸统一,中国大陆虽坚持尽可能的和平统一,但也保留依据《反分裂国家法》所规定的非和平方式(武力手段)这一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

因此,在台湾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一中一台”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顽固主张“台独”、反对两岸统一的同时,中国大陆依然坚持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包括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以及作为最后选择的“非和平方式”。这体现在紧接着蔡英文“5.20”演说之后的中国大陆“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声明中,以及《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座谈会发表的有关讲话中。

在过去四年的实践中,蔡英文当局拒不接受先前马英九当局时期行之有年的“九二共识”,顽固坚持“一中一台”的两岸关系性质定位,并在两岸关系发展取向上不断推动“台独”分裂活动。蔡英文当局不仅让两岸关系失去了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而且单方面改变了两岸关系性质的定位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让海峡两岸陷入不断的对抗之中。

蔡英文“5.20”连任就职演说再次表明,蔡英文当局与大陆在两岸关系性质定位方面仍然是完全对立矛盾的,在两岸关系发展取向上仍然是南辕北辙的。这不仅表明接下来四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已经荡然无存,而且可以预期海峡两岸为达成各自政治目的,会采取对抗性取向的政策措施,将可能导致海峡两岸对抗进一步升级,甚至出现冲突。加之美国对华政策重大改变,以及美台相互利用日益强化,注定未来四年不仅对抗发展将成为两岸关系常态,而且已经风平浪静多年的台湾海峡也可能风起云涌。

事实上,根据大陆“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声明,以及《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座谈会发表的有关讲话,可以大致预期未来四年中国大陆对台的基本政策取向。一方面,中国大陆将会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增进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继续努力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另一方面,未来四年,如果蔡英文当局继续顽固推动“台独”,继续“联美抗中”、“协美遏中”,改变两岸关系的性质定位,阻碍民族复兴;如果美国为遏制中国大陆而继续猛打“台湾牌”,侵犯中国领土与主权,危害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中国大陆将不得不强化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甚至依据《反分裂国家法》采行非和平方式,在确保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同时,彻底打破“台独”势力在安全与分裂层面期待美国的幻想。两岸擦枪走火,台海和平生变,因而确有可能,但责任显然完全在于台湾民进党当局与美国反华势力。

事实上,中国大陆对台的大政方针及基本政策取向,在学理、法理、事理、情理层面都是可以理解的。当两岸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台湾普遍民意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得采用和平统一方式;反之,当两岸矛盾成为敌我矛盾(台湾普遍民意认同且台湾当局坚持“一中一台”,推动“台独”,分裂国家),非和平方式就有其正当性;而当《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所规定的情形出现,非和平方式就有其必要性及充分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