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丽萍到papi酱,我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又在焦虑什么

关于网络上对孔雀公主杨丽萍的攻击,自媒体抨击的够多了,只可惜很多出发点是错的。谈问题要看实质,不然就是鸡同鸭讲,南辕北辙。

500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因为女权问题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随后,李若彤等一干女明星也加入战团,纷纷表达争取女性独立、自由的诉求。

作为一名女性,同时也是女儿的妈妈,我一直对女性在教育、职场、婚恋、生育方面的平等权益非常敏感。我当然希望我和女儿都能生活在一个男女平等,女性能获得更多机会和上升空间的社会环境里。

但是,仔细咂摸这杨丽萍女士评论区的味道,感觉背后还有别的意味。其实吧,叮宝妈觉得,这场舆论的纷争与女性生育权关系不大,只是披着女权、生育等吸引眼球的外衣,表达很多人深深的焦虑而已。

500

1.到底发生了什么

起因很简单。杨丽萍女士发了一则吃火锅的视频,画面里她还是那么风轻云淡、美艳动人。

500

就这么个人畜无欺的小视频,没想到,孔雀公主吃着火锅唱着歌,一不小心就被网络麻匪给劫了。评论区有人嘲讽“人生失败,保养再好,连个儿女都没有。”

更加吊诡的是,这条评论还得到了上万点赞。

500

随后,李若彤也加入战团,写了篇小作文发在评论区。于是乎,各个自媒体闻风而动,有法律专家讲生育权的,有社会学家讲生育环境的,还有“人口问题专家”出来,对中国的生育率、少子化甚至堕胎,忧心忡忡。

好吧,这种人口问题论调我看了十几年,真的是“人口问题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往里装。”

巧的是在1个月前的母亲节,papi酱因为生的孩子随父姓被骂上了热搜,先是有人表示“papi酱生娃后变得好疲惫啊,但是孩子还是随父姓”,随后,评论开始变成了这个风格👇

500

在这群女拳主义者的口中,papi酱成了“上海独生女找了陕西男屌丝,收入是对方100多倍,生下孩子还要随对方姓的lv”,是对男女平等的践踏。

叮宝妈不知道这件事的是否因为papi酱曾经说过什么跟孩子跟谁姓相关的话,但是这样攻击一个母亲真的好吗?姓名权难道不应该属于个人自由吗?

我国最新颁布的《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第三章(姓名权和名称权)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所以随父姓有什么问题?

就像有些网友在网上回击的那样:“留言的女性们,你们既然这么重视男女平等,而且随了父姓就是给男权社会增砖添瓦,那你为什么还要跟你爸姓?”

Papi女士生了也错,杨丽萍女士不生也错,都是双标而已。       

2.我们在争论什么

事实上时至今日,女性生育权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这是个开放、自由的世界,没有任何人、任何法律有权干涉女性的生育权。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将生育权明确写入国际公约,我国是该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生育自由在法律上是通识,无争论空间。

至于人口问题,舆论争论了几十年,到现在想生的一样在生,不想生的死也不生。

我甚至认为,在评论区攻击杨丽萍、papi酱的那伙人,根本不在意女性生育权、姓名权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核心是——你作为一个优秀的女性,或者说你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不服,我非要找到你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杨丽萍、papi酱其实也可以换成之前网络上冷嘲热讽的话题人物,诸如王健林、董明珠、吴亦凡,按照这个思路,任何一个人无论男女我们都会在他们身上找到问题,然后抨击他们。

我们的时代出现了一个问题——标签化。

杨丽萍会被贴上大龄无子标签,papi酱就是女权的代表,成功商人会被贴上为富不仁标签,明星会被贴上放荡形骸的标签。

标签化的直接问题就是,“只站队,不站对”,只要你和我的身份相同,我们就是一样的人,你说什么我都赞成;但是如果你和我身份迥异,我就要攻击你和我不一样的地方,至于事实真相,还是见鬼去吧。

500

3.我们会失去什么

叮宝妈个人觉得,这场舆论表达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焦虑感

当人类还未进化成智人前,在东非大草原被各种大型动物追赶时候,这种焦虑和恐惧感就被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以前我们恐惧被吃掉、被杀掉,后来恐惧黑暗、饥饿、疾病。

现在,我们开始恐惧阶层固化、收入减少、无房少子、股票下跌、油价上涨。恐惧使我们需要迅速找到同类,抱团取暖,表达诉求。喜欢广场舞的,喜欢看直播的,喜欢买彩票的,喜欢把酒言欢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会各自越聚越多,占据城市广场,直播平台,彩票投注站,街头小酒馆。

慢慢的,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评判别人:我很贫困,所以你也要拮据;我有孩子,所以不生育就是失败;这样的社会会被不断地一刀刀的竖切,每一刀切下来的人群都会被贴上标签。有同性恋族群,有女强人族群,有丁克族群,有广场舞大妈族群。族群与族群之间没有信息互通,没有共同语言,就像评论区留言的那位,据说是位服装电商,她的人生轨迹与杨丽萍完全不同,所以无法理解杨丽萍的追求。而给她点赞的人们,应当就是高度认同她的人。

于是我们逐渐失去了客观、冷静和观察事实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人类进化到工业时代需要的品质和素养。

律师需要用法律知识分析案情,不能给当事人贴上标签,带上自我意识。医生需要迅速判断病人病情,不能在意他的身份。学生需要广泛学习涉猎各类知识,而不是像很多美国当代青少年一样,把学习好的孩子贴上“呆子”的标签,逐渐沦为反智主义(竟然真有美国人喝消毒水杀新冠病毒),这个话题我会专门写文聊聊。

对于杨丽萍这样公众人物的酸式评论,更多的是源于人性的弱点,如何克服这些弱点,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综上,还是那话:

岁月静好,各安天命。

话没说完——

要想改命,

回家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不香吗?

路途

骄傲趾高气扬地站在前方,

焦虑绵软无力地缩在一旁。

一个大声吼叫着,这儿可不允许通过!

一个无力喘息着,留下来吧,和我一起彷徨。

我们通不过,我们没路走,

只好留在原地战栗和颤抖。

脚下的路在开裂,

头顶的乌云已压向肩头。

原创@叮宝麻麻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