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雷锋不是超阶级的牧师(三)

【本文为张文木教授《战略学札记》心得之九,部分精彩内容在社区定期更新,敬请关注。】

500

21. 雷锋不是超阶级的牧师,而是资本压迫下的结果。雷锋的精神是有阶级属性的,它只能在公有制条件下发生。在私有制下,雷锋遇上资本家若还是“春天般的温暖”而不是“冬天一样残酷无情”[1],那他就不是雷锋,而是那位“不敢与师抗礼”的武训。前者是毛泽东提倡的,后者是伯恩斯坦、考茨基和大清举人们提倡的。

22. 当雷锋遇到资本家,正如当劳动力遇到剩余价值,难免有说不出的尴尬。

23. 欧洲上古史的罗马与希腊的命运,类似于中国同时段的秦国和齐国。黑格尔说:“我们看见罗马人是被束缚在那种有限性的抽象‘理智’之中。这就是他们在宗教方面最高的特性,也就是最高的意识。事实上,束缚就是罗马人的宗教;相反的,希腊人把自由的幻想的欢欣当作宗教。”[2]战国时的秦国力行铁血统一,齐国则玩“百花齐放”,结果当秦国大军抵至齐国城下时,齐竟举国不战自降。希腊人的命运更惨:被反复征剿后,先后臣服于南方的斯巴达、北方的马其顿和来自意大利的罗马人的脚下。

500

24. 国家崛起所基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战略能力而不是所谓“文化”。黑格尔说“文雅和修养根本是不合罗马人本性的”,罗马征服希腊后,“他们企图从希腊人那里输入文化,因此,就有了很多的希腊奴隶被载运到罗马来。这种奴隶贸易是以提洛为中心,据称这个地方有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一万个奴隶。希腊的奴隶成了罗马的诗人、著作家、罗马人工作场所的监督、罗马人子女的教师”。[3]

25. 朝鲜半岛位于中国黄海的北翼,黄海的安危事关东海的稳定从而中国在台湾的主权安危,而台湾的安危更是事关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安全。如果将中国西太平洋海权作一形象比喻,我们就会看到,黄海就像人臂中靠近肩膀的上臂,其中的辽东半岛相当于肱骨部分,南海部分则相当于人的前臂,东海台湾则是连接上臂和前臂的肘关节,而海南岛则相当于手掌。黄海失则台湾不保,台湾断海南岛则无法向南海发力。这样,台湾在近现代史中就成了夺取西太平洋制海权的关键环节。1895年日本获得甲午海战的胜利后便直取台湾;1951年,美国介入朝鲜内战,也从封锁台湾海峡开始。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在台海统一之前,中国在南海的攻势会因无法充分发力而事倍功半。

26.台海统一是中国打开西太平洋海权困局的关键环节。台海统一后,中国边界就可直推至太平洋千米以下的深海区,并对台湾以北的宫古海峡和南边的巴士海峡施以影响,中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上国防力量就可以形成合力,并使中国海南岛、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由南至北连为一体形成真正的“拳头”,唯有如此,长期拖延的南海主权问题才能顺利解决。从导致近现代中国分裂的原因多来自沿海外敌入侵以及2011年利比亚因失去地中海沿岸制海权而陷入内战从而政权颠覆的经验看,实现从黄海辽东半岛经东海台湾岛至南海海南岛的无缝连接,是中国在新世纪顺利成长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必须完成的国防任务。

27.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对民主人士周世钊和王季范谈他对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及其可能的结果的考虑时说:   

不错,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有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国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方面向我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4]

500

抗美援朝

28. “古未有不可守之地而可以言战者。”[5]山地进攻困于深险,平原自守难在阔平。形胜之地,当在平原与山地间保持合理的比例,不同的比例对地区安全及由此形成的地区政治统一往往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山地既是平原的障碍,又是保卫平原的要塞。平原若有恰当比例的山地环绕,则会造成更有利的防御条件从而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29. 昔秦认齐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秦在翦除齐国的同盟后,于公元前221年灭齐。今美国来人要与中国搞G2[6],齐可为鉴。

30.孙子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战。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有国家在南海向中国发难,中国当循此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古今善战者,概莫能外也。


参考文献:

[1]《雷锋日记摘抄》:“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http://lhzy.gxufe.cn/lhzy_xin/szzx/zptj/2012/0221/24008.html。

[2][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3][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4]周彦瑜、吴美潮编著:《毛泽东与周世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84页。

[6]“G2”概念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