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高晓松直播翻车了,活该!
大噶好,我系熊蛾子。
众所周知的是,就在昨晚,互联网又发生了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蜻蜓FM发起的“名人读名著”翻车了。
高晓松在网络直播里被诸多网民骂得狗血淋头,最后不得不紧急关闭直播。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直播翻车以后,“众人拾柴火焰高”,网民们又把高晓松骂到了微博热搜。
截止我今早起床巡视热搜,#高晓松#三个大字还搁那挂着呢,不可谓不尴尬。
那么,被人戏称为“知识水平还不如其颜值”的矮大紧,到底说过哪些屁话,才使得人民群众如此深恶痛绝呢?
今天就来好好八一八。
高晓松、李开复、梁宏达、王痔安、柴静,蜻蜓FM能整点阳间的玩意吗?
01.
首先是这句话——“听党指挥的军队叫党卫军”。
或许有人对党卫军一无所知,但根据百科资料显示,党卫军“原是纳粹党于冲锋队外专为希特勒设立的个人随护团,后隶属于冲锋队,于1925年从冲锋队独立,专于保护纳粹党所有高官、反刺杀情报搜集、政风监察,1929年后演进成执行纳粹党的调查“审问”治安维护“巡逻”取缔的治安部队,最重要的是对纳粹党内部与冲锋队的监控,是为纳粹党自身的宪兵单位。”
也就是说,在高晓松看来,现在的共产党就是当年的纳粹。
其心可诛。
事实上,早在2010年的时候,高晓松就曾发布过微博,抹黑过党的“古田会议”。
而古田会议则在根本上确定了建军的根本原则,即党指挥枪。
所以,即便他的其他罪责不说,仅这一条,就足以将高晓松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2.
其次是“晓松奇谈台湾”的几期节目:
“日本是建设台湾的主力”;
“说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并不准确”;
“共产党比国民党下手狠得多得多”;
……
内容暂且不论,光看这标题就压根没安好心。
我不否认,日本对于台湾“建设”的“贡献”,但是那又怎么了?
日本之所以要“建设”台湾,根本上还是想永久占领,他从未料想过后来的败退。
事实上,任何的殖民活动对殖民地的进步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这是我们感谢殖民者的理由吗?
如果有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建议滚出中国。
因为,他听不到人民的痛哭,看不到先烈的血泪。
不配做我中华儿女。
03.
至于所谓的“美国从来没抢过中国一片土地,也没在中国的土地上屠杀过中国人民”,这就完全是丧尽天良的胡扯八道。
别的不说,我就问一句话,八国联军里面没有美国吗?
当然有。
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里就曾写过:
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
以及,在《多好的人啊,可惜死晚了!》中,我就曾披露过抗战的真相:
倘若从根源出发,当时的抗战不仅是我们跟日本人打,更是再跟美国人打。
可能有人会感觉疑惑,那抗日神剧里也不是这么说的啊?那里头的神父,个个和蔼可亲,跟带善人也没什么区别,怎么到你这儿,美国反倒成了帮凶呢?
实质上,在1938年的时候,美国国会议员司克脱在洛杉矶发表演讲时就说的很明白:
“请大家注意,日本目前在中国杀死一百万人的时候,有五十万四千是美国资本作为帮凶而杀死的。”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对日战略原料的输出快速增加。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占7.039亿美元。美国供给日本大批军火物资,用来屠杀中国人民。
而所谓的“美国是对中国最好的国家,退还庚子赔款,建立清华”,我在上述文章也有过解释:
庚子赔款的本质是掠夺,而不是偿还,所以,从道义出发点上看,就存在很大问题。
我们要知道,因为汇率问题,美国拿到手的钱比条约规定地要多。
而美国拿来资助中国“办教育”的钱,只占赔款的部分。
有资料显示,当时美国从中分到了2500万美元,后来减免地大概只有1200万美元。
里外里还是吞了大半部分赔款。
故此,说美国拿到这笔钱分文没动,纯属扯淡。
不仅如此,由于这笔钱美其名曰是美国帮助中国“搞教育”,但实质上不过是谋求“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从而“控制中国的发展”。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确有钱学森这样真正的爱国者,但比例肉眼可见。
综上所述,高晓松为美国的洗白,实在不值一提。
04.
其实,高晓松之所以要为美国洗白,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在今年的3月份,高晓松在微博“辟谣”过,“我是中国籍,从未申请过美国护照。”
但根据互联网记忆,2018年高晓松出版的《晓松奇谈·命运卷》中,有一段对话记录:“我很想让网络上一些激进的网民看看,我们这些拿了美国护照的人是不是汉奸。”
从中不难知晓,高晓松在此公开承认自己拿了美国护照!
不仅如此,在“晓说”里,高晓松也公开承认“我是少数民族,我华裔。”
华裔是什么意思?
有中国血统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
也就是说,虽然从血统上说,华裔还是华人的后代,但从法律上说,他们已经不是中国公民。
另外,在早年的某次采访里,高晓松也曾对自己的国籍问题遮遮掩掩。
更为搞笑的是,高晓松本想在这次采访中大肆鼓吹“滋油皿煮”,结果被主持人一个反问,当场问懵。
不仅开始睁眼说瞎话,舌头也开始打结,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扯些什么。
05.
然而,就是这么个跳梁小丑,直播翻车却让某些人感到害怕了。
要么就有如方方上身,“我喜欢自信理智的中国人,不要再用文化大革命,文字狱的形式来搞别人了”,要么就气抖冷,“连高晓松都被一些网民骂成‘公知洋奴’,我感到丝丝凉意”。
歪理讲得一套又一套,但归根结底就像是@防务微观察 说得那样:
“在基础教育普及的时代,矮大紧一类失去知识垄断地位的旧文人们并没有彻底失去自己的生存土壤,但不再是作为垄断了知识的担负统治任务的主力军,而是以滑稽戏表演者、‘国学’销售员的身份出场。”
一言以蔽之:由于基础教育的普及,知识不再是旧文人们的垄断专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德胜曾经说过,“所以我正式劝同志们读一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说到底,高晓松这次之所以翻得彻底,往上数还得感谢李德胜。
正是在他以及后来人的带领下,中国彻底解决了困扰许久的文盲问题。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