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解放军展示新型穿甲弹的时候
昨天晚上,西部战区官方发布西藏军区某旅高原演训的照片。
画面中可以看到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5式轻型坦克等装备的画面——不过引起我关注的是……
此前我军装备的DTW-2型105毫米穿甲弹,2000米穿深450毫米左右,上下对比可以明显看出BTA-2弹的黑色弹托部分更长,表明其整个弹丸长度也更长
穿甲弹
战士手中的穿甲弹从外形上看和北方公司出口手册中的BTA2型外贸105毫米穿甲弹差不多。
按照手册数据,该弹重量18.8公斤,弹丸5.9公斤,发射药5.8公斤,弹丸长度704.5毫米,初速1540米/秒,穿深为“2000米外击穿220毫米/66.4°均质钢装甲”(相当于550毫米垂直装甲)
这是外贸数据,自用型弹药可以在弹芯、装药等方面更加先进,初速更高,穿深更高并不奇怪。
其实这个穿深有个讲究,它和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用的PTZ89 II弹药穿深数据标注的是相同的,而89式的二期弹是能够有效击穿苏联T-80U的,这个在我国90年代获得苏联原装实车(原装装甲)试射中,能够实现概率穿。
而BTA2标注这个数据的意思实际上是说它能够击穿T-80U(实际上数字当然会比标注的高一些)
换言之可以推论,自用型的105毫米三期穿甲弹能够在超过2000米以上的距离击穿与T-80U(带反应装甲)装甲防护力基本相当的俄军自用型T-90A(不带反应装甲),而印度的T-90S的防护力应该也就是这个档次。
在2017年洞朗危机时,解放军也通过训练展示了我军装备96A坦克的部队已经配发了125毫米三期穿甲弹,其穿深足以在3000米以上距离击穿T-90S。
125毫米三期弹威力当然要比105毫米的更大(2017年解放军通过官方报道展示125毫米三期穿甲弹)
此次西藏军区某旅装备的是15式轻型坦克,在装备BTA2穿甲弹后,它能够在印军坦克有效射程外将其击毁,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高海拔环境下正常机动
先比之下,在高原环境下印军的坦克只能以接近补兵不行的速度行驶(T-90S的单位功率还不如T-72,只会更慢),这就意味着掌握交战距离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解放军15式坦克这边——这还没说它可以发挥长距离战役机动能力直接抄印军后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