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何鸿燊去世,3个老婆将分5000亿财产:被豪门八卦毁掉的一代传奇

文| 红毛

出处| ins生活原创

何鸿燊去世了!

据港媒报道,有着“赌王”之称的港澳知名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于今天下午逝世,享年98岁。

500

何氏家族也发表了长文,进行深切哀悼:

500

其实在此之前,网上就多次传出何鸿燊病危的消息。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有媒体曝出他长期入住ICU,需要护士24小时看护,每天住院费用高达86万元。

甚至在今天上午,他的女儿还辟谣了父亲病危的消息,结果短短几小时风云突变,噩耗终究还是传来了......

然而让人感到很唏嘘的一点是,在有关何鸿燊去世的新闻留言里,许多网友在刷着一句:“接下来就是家族的撕逼大战了。”

连带着刚刚加入豪门、生下长孙的奚梦瑶也跟着又火了一把。

500

诚然,庞大的家族由于争夺家产数次闹得满城风雨,以至于提到赌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豪门八卦。

但不得不承认,再多的花边新闻,和何鸿燊98年的人生相比,实在太过于小儿科。

赌王的人生,真真配得上“传奇”二字。

01

1921年11月25日,何鸿燊出生于香港赫赫有名的何启东家族。

由于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外国人,所以他拥有犹太、荷兰、英国、中国四个民族的血统。

500

家境优渥的他,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少爷生活,在香港最好的“皇仁书院”就读,不爱学习,成绩很差。

只可惜,何鸿燊的富贵生活在3年后戛然而止。

父亲因炒股失败跑路,家道瞬间败落,一夜之间,阔少变穷小子,他不仅连学费都交不起,还受尽亲戚的冷嘲热讽。

体会到这份世态炎凉之后,何鸿燊痛改前非,经过一番苦读,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并获得奖学金。

500

正当他以为自己会凭借知识改变命运时,现实再一次给予了他沉重的打击。

由于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他被迫肄业。为了活命,20岁的他揣着仅有的10块钱,以难民身份逃到澳门。

来到澳门之后,他先是进入到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凭借流利的英语和出众的记忆力,备受老板器重。

22岁那一年,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分到了100万澳元的业绩红利,一举成为港澳最年轻的百万富翁。

日后回忆起这段岁月时,何鸿燊仍然十分自豪:

只一二年,我就赚了许多前辈商人一生都赚不到的钱;

百万身家,在当时的人听来如天文数字,可我的钱来之不易,我是用命换来的。

500

随后,何鸿燊便自立门户,先是在澳门开办煤油公司,后来又在香港创办建筑公司。

在50年代末期,他的财产就达到了1000万港币,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超级富豪。

而何鸿燊成为「赌王」的传奇故事,也正式拉开序幕。

1961年,恰逢澳门博彩业发生动荡,有着“赌圣”之称的叶汉拉拢来何鸿燊、霍英东、叶德利一同合作,竞标赌场。

他们一起投资了400万夺得澳门博彩专利权,开始了垄断经营。何鸿燊提出,将博彩生意提升为助力澳门地区繁荣的公共事业。

500

这项提议超越了传统博彩的格局,颠覆了其在澳门的地位,完全称得上划时代的存在。

由于树大招风,何鸿燊起初经营赌场并不顺利,黑帮和旧势力处处向他使绊子,甚至还屡次发出死亡威胁。

但何鸿燊根本不怕。

他就是要赢,别人对他狠,他就对别人更狠,愣是能一边与黑帮抗衡,一边解决内部的墙头草。

就这样,他凭借强硬的手段、坚毅的决心和些许运气,一步步坐实了“赌王”头衔。

500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鸿燊虽然被誉为“赌王”,但实际上他不喜欢赌博,也从来不赌博。

从只有10块钱的难民,发展成坐拥5000亿家产的商业巨鳄,其中没有一分钱是靠赌博赚来的。

何鸿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没有什么秘诀,一是做事必须勤奋;二是锲而不舍,有始有终;三是一定要有好帮手;四是待人忠厚,做事雷厉风行。”

这也是何鸿燊的人生写照。

所谓传奇,靠的从来都不是捷径,而是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努力。

02

何鸿燊对自己做出过这样的评价:

“我承认自己是挣钱的行家,但我一生中最中意的荣誉是——爱国企业家。”

不同于一些嘴上挂着“爱国”却在背后偷偷吸血的资本家,何鸿燊是真的把爱国之心付诸到了行动当中。

在澳门回归之前,他就坚持保护、推广澳门独有的中西文化,支持澳门各项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并进行赞助。

1988年,他捐献黄杨木雕达摩像被故宫博物院藏;

1990年,又成立了“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3年后于河北廊坊市建造"何鸿燊培训楼",用作培训航天科技人才;

1999年3月,在澳门回归前夕,又出资300万美元,支持北京兴建中华世纪坛,表达对新世纪的祝愿。

500


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何鸿燊更是不遗余力,只要能为国家做些事情,花再多的钱也没有问题。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发现了圆明园“猪首”铜像的下落。

经过漫长时间的游说和协商,拥有“猪首”铜像的收藏家愿意转让,而且经专家鉴定验查,“猪首”确为真品。

本身就对帮助国家追回文物感兴趣的何鸿燊,在听说这件事后,自掏腰包,捐款人民币600多万元将铜像购回,并捐赠给北京保利博物馆。

500

实际上何鸿燊本人也是古董的爱好者、收藏家,但是为了让流失在海外的瑰宝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他心甘情愿地捐赠了。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就是何鸿燊作为爱国人士的胸怀和担当。

2009年6月12日,他又将拍到油画《南京条约》、《世纪大典》《毛泽东主席会见希斯》和青铜雕塑《毛泽东》、《邓小平》等五件艺术品,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2007年,他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铜像,2019年,在澳门回归20年之际,他用马首铜像作为献礼归还给祖国。

去年11月13日,他的女儿何超琼代表他,出席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

500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什么叫做家国情怀?什么叫做责任担当?

何鸿燊做出了最完美的表彰。

他曾说:“我在中国长大、在中国读书,我的祖籍是广东,我是典型的广东人。”

虽然他身上有4种血统,但最让他引以为荣的,永远是「中国人」。

03

谈及何鸿燊,终究是迈不过他丰富多彩的情史。

4个老婆,17个孩子,说他是“情圣下凡”一点都不为过。毕竟就连他本人都曾说过这样的话:

真的惨,这么多年追女孩子,没有追不到的;

一追到女孩子,麻烦就来了,想甩也甩不掉,她们要死要活的。

500

何鸿燊的爱情故事,本有一个称得上浪漫的开局。

那时他刚逃到澳门,彼时的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地,为了更好的发展事业每天都学习葡语。

偶然的一天,经别人介绍,他结识了有着“澳门第一美女”之称的黎婉华,血气方刚的青年对对方一见倾心。

他假借学习葡语与黎婉华搭讪,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高大帅气的他也俘获了黎婉华的芳心,郎才女貌的二人牵起了彼此的手。

500

相恋不久后他们迈入婚姻的殿堂,往后的日子里恩爱有加,何鸿燊的事业也一展宏图,他们被视为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可惜爱情就像玻璃,稍有差错就会支离破碎。两人结婚10周年时,黎婉华遭遇车祸,整整昏迷了一个月,之后又染上怪疾,从此卧床不起。

从那时起,黎婉华的美香消玉殒,何鸿燊的“精彩”刚刚开始。

那时的澳门尚且保留着大清律例,男性可以娶多个妻子,于是在黎婉华卧床的第二年,何鸿燊赢取了二太太蓝琼缨。

500

当被人质问他这样做是不忠于原配时,他义正严辞地说:

我不能一辈子当和尚,况且我已家大业大,工作非常繁忙,各种各样的应酬不少;

需要一位女性操持家务,并时常陪伴自己左右。

出嫁的那一年,蓝琼缨仅有14岁,与何鸿燊年龄相差22岁,在往后的几年里,她一直陪伴在“赌王”身旁,出席各种场合。

眼看着属于自己的风光都被其他女人夺走,黎婉华咽不下这口恶气,她趁着蓝琼缨出国,将自己的私人护士陈婉珍推给了丈夫做三房。

500

那一年何鸿燊已年过花甲,陈婉珍刚过而立之年,虽然她没有那么漂亮,气质也一般,但恰好在赌王的空虚期给予了安慰。

麻雀一朝变凤凰,何鸿燊大手一挥、在香港买下豪宅,陈婉珍也因此变成豪门阔太。

只是,仅仅过了半年,陈婉珍就地位不保,因为她不会跳舞,而何鸿燊痴迷舞会,在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比自己小39岁的广州姑娘梁安琪。

梁安琪是舞蹈演员出身,舞姿曼妙,这深深地吸引了何鸿燊,于是成为了固定舞伴。

她被安排到赌场账房做文员,还开了一家舞蹈学校当老师,三年后正式成为“四太太”。

500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只是这都没能阻挡何鸿燊的风光,虽然头发秃了、样貌衰老了、身材走样了,但那颗渴望男欢女爱的心仍然在砰砰跳动。

赌王老了又如何?至少身边的女人可以永远年轻。

后来有消息称,在何鸿燊80多岁时,又和三房陈婉珍安排的私人护理邓咏诗擦出了火花。

 

眼看“五太太”就要出现,陈婉珍心里很抗拒但不敢反对,反倒是四太太梁安琪闹了个天翻地覆,让赌王打消了念头。

不过对于何鸿燊这般“重情重义”之人,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爱过的女人,大方给了邓咏诗1亿元的分手费,成全她追逐幸福。

500

4个明媒正娶的太太,17个嫡出的子女,不计其数的情妇们......

他这一生爱了多少人,就辜负了多少人,尤其是对待原配黎婉华。

当年黎婉华下嫁何鸿燊,协助他开创在澳门的事业,赌王基业建立离不开黎婉华家族的助力。

奈何红颜不欺少年穷,可惜少年辜负糟糠恩,两人只能共苦、没资格同甘。

500


此前何鸿燊尚在人世时,家族就因为争夺财产针锋相对、数次对簿公堂;如今逝者已逝,未来他们不管再发生怎样的纠葛,也都见怪不怪了。

作为外人,豪门恩怨本就与我们无关,只希望他的家人不要因钱而四分五裂。

继承赌王的精神,发扬爱国企业家的遗志,把家族企业经营好,维护家族荣光,做更多贡献。

500

04

98岁,一代枭雄、家产千亿、妻妾成群、儿孙满堂,赌王这辈子也值了。

虽然他私德有亏,但不足以否认他传奇的一生。

从一穷二白的少年郎,成为坐拥资产的赌王,参与见证中英、中葡谈判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积极参与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

这些种种,都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所铭记。

50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希望日后当大家回忆起“赌王”时,除了那些茶余饭后的风流八卦,也能想到他在创业路上的毅力气魄、登上顶峰后的意气风发。

正如何鸿燊女儿提到的那样:

“在不同的时代,何氏家族都在为祖国做贡献——祖国穷困时,捐钱;祖国富裕了,出力。

希望我们能帮助大家多提升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强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担当。”

传奇会落幕,但传奇永不熄,何鸿燊之后,再无赌王。

一路走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