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大量接收疫情信息?你不是一个人
自今年一月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大约有四个月的时间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病毒源头”、“疫苗研发”等和疫情相关的词汇占领了我们的信息流。
在疫情初期,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积极关注相关信息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最初对这些疫情相关信息的态度渐渐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一下变化产生的原因。
--------------------------------
//从主动到被动//
在疫情爆发之初,大量而混乱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入我们的视线。出于对疫情的焦虑不安,大多数人都会通过新闻、社交媒体以及亲朋好友积极地获取和交流相关信息。
相比17年前非典时期,这次抗疫过程中信息的快速流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公平性和运转效率。
然而在享受信息畅通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往往需要对信息的真伪多留个心眼,还要仔细甄别被伪装成事实的耸动言论和偏激立场。
长时间淹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里,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比较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经历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着急、愤怒、忧郁等。
有一些人甚至因此出现了压抑、焦虑、睡眠质量下降等类似“替代性创伤”的症状。
心理学者Pearlman和Saakvitne最早在1995年提出的“替代性创伤 (vicarious trauma)”这一概念,最初指的是心理工作者由于对其患者的创伤及痛苦经历产生共情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广义的替代性创伤可以理解为“没有被直接体验的创伤,而是藉由各种间接的了解、看见、听见这些创伤之后,因为自己对受害者的同理,自己也出现了创伤反应”的现象。
出现了替代性创伤的人往往会感觉到同情疲劳 (compassion fatigue),即心理上感到对别人的同情已经到了透支的地步,再难以积极地关注和同情他人。
由于同情疲劳,这部分人可能对于疫情信息获取的态度逐渐从主动变得被动,不会再像最初时那么密切地跟踪新闻和社交媒体,也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相关讨论。
即使被动接收到了相关信息,他们往往也不会有过多激烈的反应和情绪,似乎已经对此类信息“脱敏”。
--------------------------------
//从被动到回避//
虽然国内的疫情逐渐趋缓,全球的疫情却愈演愈烈。
然而,已经感觉到同情疲劳的人对于疫情信息并没有回到最初的热情。相反,很多人经历了从焦虑变成了淡定,从淡定最终变成了麻木甚至是回避的心理变化。
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教授保罗·斯洛维奇 (Paul Slovic) 的研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保罗把这种对受害者群体感到麻木的情况称为“精神麻木 (psychic numbing)”,其定义是“随着灾难中受害者数量的增加,人们的同情心及提供帮助的意愿会切实降低”。
精神麻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人的本能反应。
根据保罗的研究,为什么会产生精神麻木的情况呢?简单来说是因为联结感和无力感。
>>联结感
相比一个群体,我们往往更容易和某个个人产生联结感;相比一群人的苦难,我们更容易对某一个人的苦难感同身受。
我们的情感系统首先会保护我们自身、我们身边的人以及与我们相像的人。所以当受害者由一个人变成一群人的时候,从情感上我们跟他们不是拉得更近,反而是变得更远了。
情感上微弱的联结就会让人很难产生同情心,结果就是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对一群人的苦难视而不见。
>>无力感
如果我们知道某人身处困境而我们有办法提供帮助,不管是身体力行还是捐赠财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伸出援手。
然而,当受害者越来越多,多到已然超出了一般人可以帮助的程度时,大多数人就会产生无力感。当这种无力感则会导致一部分人的情感系统回避相关的信息,从而产生精神麻木。
可以说,精神麻木其实是人类情感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
--------------------------------
//对疫情的精神麻木//
了解了这些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对疫情感到疲劳、麻木甚至回避了。
随着感染者数量的增加,对有些人来说,感染人数相比活生生的生命反而越来越像只是个数字而已。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人难以从内心对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建立起一种联结感。
另外,疫情之初很多人其实是非常积极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确实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随着感染者越来越多,个体能贡献的微小之力相对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政府或是相关机构应该负起责任的时候,作为普通老百姓,只要配合政府不添乱就可以了。
所以虽然疫情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再主动了解甚至选择回避相关信息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人们某种程度上已经习惯了这种“新常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面对数量巨大的感染者只能被迫变得“精神麻木”。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就算我们感到精神麻木,也不能放松实际的防疫作为。毕竟现在还没有研发出任何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或是特效药,如果疫情卷土重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社会都将会是更沉重的打击。
--------------------------------
//写在最后//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焦虑压抑到平静淡定最后变成麻木无感,这是很多人在过去几个月里经历的心态变化。
分享这些信息的初衷是因为我偶尔会为自己对疫情的麻木感到慌张和一点点愧疚。但是当我了解了以上这些科学的解释,我对自己的心理变化也释然了。
除了替代性创伤、同情疲劳和精神麻木这样的现象以外,可能有人还经历了防疫检验的恐慌、在家隔离的郁闷、复工复产的烦躁等等……这些说小了是情绪,说大了就是心理。
就像身体不适的时候需要想想原因,严重的话还要吃药治疗一样,心理不适的时候也要记得想想原因,不能自我调适的话也要适当寻求科学的帮助。
祝大家健康。
--------------------------------
>>参考资料
1.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https://www.sunnyswa.org.tw/17347/300-%E6%9B%BF%E4%BB%A3%E6%80%A7%E5%89%B5%E5%82%B7%EF%BC%88vicarious-traumatization%EF%BC%89
2. A psychologist explains the limits of human compassion https://www.vox.com/explainers/2017/7/19/15925506/psychic-numbing-paul-slovic-apathy
3. TEND: What Is Compassion Fatigue?
https://www.tendacademy.ca/what-is-compassion-fatigue/
4. Psychology Today: Compassion Fatigu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compassion-fatigue
5. Wikipedia: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arious_traumatization
6. Wikipedia: Compassion fatigu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assion_fatigue
7. Wikipedia: Paul Slovi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Slo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