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即将负利率?
负收益率国债刷屏后,英国很可能真的要进入负利率时代了。
5月20日,英国债务管理办公室(DMO)宣布,已对外发行了37.5亿英镑3年期国债,国债平均收益率为-0.003%。
另据后续报道,英国这笔国债最终获得了81亿英镑的订单,是DMO计划销售金额(38亿英镑)的2.15倍。
这一结果意味着该负收益率国债已被超额抢购。
在看到市场对负收益率国债的信心后,英格兰央行行长贝利于本周三首次承认,不排除实施负利率的可能性。
贝利表示:“疫情期间,英格兰央行会积极评估利率下限,不排除实施负利率的可能性。”
“当前情况下,我们会积极评估这些工具,鉴于我们过去几周来所做的事情,这一点应该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为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英格兰央行已在今年两次降息,目前的基准利率为0.1%,已无限接近零利率。
这边也简单解释下负收益率和负利率的区别。
负收益率意味着国债到期后,购买者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倒贴0.003%的钱。
而负利率,则是意味着英国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会降到零以下,这个基准利率和大家熟知的房贷利率、银行商业贷款利率息息相关。
发行负收益率国债是英国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强烈信号,央行行长的最新发言也加强了市场的这一猜测。
如果在谷歌里搜索英国负利率关键词,就会看到过去24小时,许多英媒在铺天盖地地报道这一预期。
卫报:英格兰央行为负利率铺平道路
独立报:负利率意味着什么?
在分析可能来临的负利率的影响之前,我们先看看既定事实,即英国刚刚发行的这个负收益率债券。
负收益率债券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最终能被超额抢购?
事实上,虽然这是英国历史上首次以负收益率发行长期国债,但此前英国曾在2016年,以负收益率发行了1个月期的短期债券,当时同样被认购一空。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本次负收益率债券之所以能被超额认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国债本身可能会涨。
也就是说,虽然收益率为负,但由于债券本身能涨,最终投资者还是能获利,这个道理就和买房买股票一样,租金或分红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房价股价大涨,同样也能获利。
从债券来看,债券本身的价格和到期收益率有关,到期收益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
这就意味着如果预期显示该债券的收益率还会进一步降低,那其价格将走高。
降息或继续量化都会造成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涨。
结合本次实例来看,鉴于英国目前很高的降息和量化宽松预期,所以投资者依然超额买入。未来只要在负收益率国债价格上涨后转手出售即可。
不过大家可能会问,债券本身价格涨了,以后没人买怎么办。
对于这个担心,除了央行暗示可能会回购这批债券外,还涉及到我们要讲的下一个原因——流动性。
由于英国政府以往良好的信誉,和极低的违约风险,其国债在债券市场表现良好,是众多险资和养老基金的选择,因此投资者很少担心未来退出问题。
第三个原因则是对抗通缩。
简单来说由于目前英国强烈的通货紧缩前景,如果名义上的到期收益率为负,也就是现在英国这种情况,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是负的,那最终的实际收益率仍然有可能是正。
最新数据显示,英国4月的通货膨胀率已跌至1%以下,创下2016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距离通缩也只有一步之遥。
因此,负收益的债券只要没有负的那么厉害,还可以帮助对抗通缩的作用。
英国负利率会成真吗?
上面我们写过,英格兰央行行长已经暗示不排除推出负利率的可能性,毕竟这是刺激英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能提前否定这个武器。
英格兰央行负责制定利率的官员西尔瓦娜·坦雷罗就表示,“纵观欧洲的经验,负利率具有积极意义。”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英国货币市场掉期2021年3月合约也已下降了2个基点至-0.007%。
这一数据和英国利率走势关系密切,同样暗示英国即将转变为负利率。
据此,市场也纷纷押注英格兰央行将于2021年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正式推出负利率。
虽然很多人这么猜测,但也有机构提出了不同意见,比如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认为,虽然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不排除负利率,但央行短期内不太可能这么做。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英国央行现在只是在提前规划未来经济遭遇进一步挫折之后,所需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
摩根大通认为,相对于降息至负利率,央行下一步行动大概率仍然是进行量化宽松,以向市场投入流动性。
负利率意味着什么?
虽然目前看来英国进入负利率仍有不确定性,但我们还是要提前为此做好准备。
事实上,欧洲和日本早已使用负利率,参考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2014年6月,欧洲央行宣布将隔夜存款利率降低到-0.1%,正式开启了欧元区的负利率时代。
2016年2月,日本央行开始施行负利率政策,日本也开始步欧元区的后尘,进入负利率时代。
至于负利率意味着什么,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负利率意味着钱放在银行里不光没有利息,反而本金还会缩水。因此很多人可能选择不把钱存在银行,而是保留现金。
这个对存款不多的民众适用,但如果对于机构或富豪来说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毕竟,金额太大的现钞放在家里显然不现实,这时候,银行就起到了保管和汇款等作用。
英国各银行存款利率,很多已经接近为零
另外对于投资来说,负利率的影响的也很大。
根据FT中文网专栏作家伍治坚的分析,在负利率环境下,由于投资理念和渠道不同,将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
这是因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不动产权和股权。穷人主要持有现金,而富人则持有更多的不动产权(比如房产)和股权(公司股票)。
在负利率环境下,那些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变得更有价值,比如可以产生房租的房产,以及可以发放股息的股票。由于把钱放在银行里只会产生负回报,这会推动投资者们提高风险偏好,去购买任何能够产生正回报的资产,进一步推动那些资产的价格上涨。因为哪怕只有0.5%的回报,也比负回报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资产的富人,其收入增长速度会更快的超过只拥有现金的穷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总结来说,目前英国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央行未来也有可能用量化宽松的方法代替,因此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至于其后续影响,负利率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上文分析,如果幅度过大,则会直接改变我们的投资和理财方式,这个我们到时候再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本文就先到这里,对于负利率方面的进展,这边我也会在英伦投资客公众号持续更新,如有新进展,会继续在第一时间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