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究竟是我们的地球重要还是美元重要?

道可道非:究竟是我们的地球重要还是美元重要?

人类快要热死了,特朗普的“退群效应”又遭网友怒怼!据《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8月8日报道,在这么热的天,国外的网友们不会忘了一年前特朗普做出的这个决定:自从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特朗普又一次证明了他是在为全球制造威胁,从而让数十亿的人类受害。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工业企业的利益,“我们的地球可比美元重要的多”!当人类丧失了面对世界性问题的团结,最终能否战胜困境也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我们还是畏缩不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旁观态度,那么就可能像《经济学人》的结尾所说的一样:“也许全球变暖会让全球公民的集体意识回暖,而令人伤心的是,天气已经早人一步热起来了。”

在网闻博报看来,是我们的地球重要还是美元重要?这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然而,正如媒体报道所言,自从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特朗普又一次证明了他是在为全球制造威胁,从而让数十亿的人类受害。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工业企业的利益,“我们的地球可比美元重要的多”!由此可见,对待地球村的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个人价值观多元化各自不同的自我判断。只有上升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觉悟境界,才能够实现大道至同的集体主义思想统一。否则,在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美国优先”核心价值观支配下,特别是在“核心利益”商业化的拜金主义意识操控下,就必然是美国私人资本集团的企业利益和美元要比地球更重要!也就是说,美元比人类命运更重要!那么,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美国人,又为何会利令智昏本末倒置逻辑错乱到这个地步呢?

此便是,小小地球村,世界大舞台。商场如战场股市如赌场,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球事房事债市汇市贸易商战天下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网闻博报环球扫描,热点透视精彩继续。

8000万欧元!“史上最贵门将”正式诞生

据凤凰网体育“我爱英超”2018年8月8日讯,北京时间8月8日晚,西甲劲旅毕尔巴鄂竞技在官网上宣布,球队的主力门将科帕将正式登陆英超加盟切尔西,他也将超越同胞莫拉塔,成为切尔西史上身价最高的引援。据此前西班牙媒体消息,切尔西不仅许诺给了科帕主力门将的位置,还直接为其支付了8000万欧元的违约金。这意味着科帕正式超越了刚刚加盟利物浦的巴西国门阿利森的7500万欧元的身价,成为世界上转会费最为昂贵的门将,而他也是史上身价最高的门将。

众所周知,切尔西原本的主力门将库尔图瓦今夏为了加盟皇马已经拒绝按时归队报到,因为比利时国门与球队的合同仅剩一年,无奈之下切尔西只能低价放其离开。因为英超转会窗口即将关闭,切尔西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一位合适的替代者,无奈之下财大气粗的蓝军才在没有得到毕尔巴鄂竞技的同意的情况下,直接付清了科帕合同中的8000万欧元的违约金。可以说,切尔西此举确实有些“急病乱投医”之嫌。不过,能成为世界上新的最贵门将,科帕自然也有巨大的潜力。今夏的俄罗斯世界杯,科帕就是仅次于德赫亚的西班牙国家队的第二号门神。

据赵薇退出“龙薇传媒”管理层!正面临“股民5000万索赔”

据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2018年8月8日讯,7月30日,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薇传媒”)发生两项变更,公司负责人由赵薇变更为彭胜凯;董事和经理一职也由赵薇变更为彭胜凯。但目前龙薇传媒尚未发生股权变更,赵薇仍持有公司95%股份。2017年赵薇因试图以51倍杠杆收购万家文化股份被证监会处罚,和其丈夫黄有龙共同被禁入证券市场5年。

自去年被证监会处罚以来,“女版巴菲特”赵薇回归娱乐圈,频频在机场、综艺节目中露面,而其资本运作大幅减少。多位证券维权律师向凤凰网财经表示,已经启动受损股民维权,由于此案事实清楚,胜诉概率大。凤凰网财经粗略统计发现,目前股民的索赔金额合计已经超过5000万元。对于赵薇退出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事,有受损投资者表示:“别让赵薇跑了。”

在遭遇万家文化收购“滑铁卢”之前,赵薇和其夫黄有龙曾经纵横资本市场。赵薇夫妇最受注目的一次投资应该是在2014年12月20日,黄有龙100%控股的公司Gold Ocean Media斥资31亿港元买入阿里影业9.18%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四个月后,阿里影业出现两天的暴涨,涨幅达到50%,赵薇夫妇便赚得30亿港元。次月赵薇夫妇减持阿里影业1.22%的股份,套现9.98亿港元。Wind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赵薇与黄有龙的投资公司GoldOcean Media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持股167428.25万股,占比6.63%。除阿里影业外,赵薇以2.44%的投资比例成为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人)的股东,此投资中心的法人是以马云为股东的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2016年9月,圆通速递成功借壳上市,成为快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而云锋新创正是圆通的股东之一。

天眼查显示,目前在与赵薇相关的16家公司中,12家处于开业或续存状态,包括北京普林赛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奥拉商贸有限公司、龙旭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人)、心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而4家已注销或吊销,包括北京龙腾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星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芜湖市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人类快要热死了!特朗普的“退群效应”又遭网友怒怼

据《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8月8日讯,“地球都要冒烟了。”这是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中封面故事的第一句话。从西雅图到西伯利亚,北半球已经身处于一片火焰之中。世界各地都在高温的炙烤之下。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就有18场山火爆发,给自己本来的炽热火上浇了油;雅典海岸线上的大火已在上周导致91人丧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高温也足以让人窒息。在日本,持续的热浪也让约125人丧生,连地处海岸的东京也达到了史上最高的40℃。

今年的酷暑也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甚至出现了因高温轮胎冒烟的情况;在西安,40℃的高温让当地拉响了红色高温预警;而在杭州,跨海大桥更是因为桥面高温而被限速。高温炙烤下,在东北装个空调都得排队。持续的高温也让国外的网友们吐槽能力暴增:我洗完澡还没干呢,就又出汗了?冰岛,可不怎么冰啊!史努比已经化掉了!热水开关出热水,冷水开关……还是出热水!长这么多只手还是不够擦汗啊!

统计数字表明,这种高温高湿天气已经从曾经的“不可理喻”变成了现在十分普遍的现象。早在几年前,科学界就提醒公众,因为频繁的人类活动,世界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时代前高了整整1℃。温度上涨的数字可能是很小的,但是就这小小的1℃足以让南极冰川每年以3000亿吨的速度快速消退。

当气候变化的现象愈加明显,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就愈加艰巨。世界各国领导人签署的“巴黎协定”曾称要把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而如今温室气体的排放却有增无减。不仅是气体排放,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也在这几年中稳步增加。在2017年,甚至出现了要求提高煤产量的声音。风能与太阳能之类的清洁能源,也在不断缩减的产业规模下停滞不前;就连环境友好的核能也变得昂贵而不受欢迎。虽然我们可以轻松地把这些理解为一时的挫折,因为具有自我保护天性的人类一定会战胜全球变暖。但实际上,我们却正在节节败退。在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环境保护政策、遏制全球变暖趋势的现在,人们不得不怀疑:我们如此努力却还是极端天气频繁,人类是不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经济学人》在文章中就人类的前景给出了这样的分析:我们不能说不全面的进步就是没进步。随着太阳能电池板、风轮机和其他低碳技术变得更便宜与更高效,它们的使用率的确在不断增加。在2017年,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就超过了100万;在一些阳光普照或者风能充足的地方,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甚至低于化石能源。

公众们的意识也确实在提升。去年一项涉及38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已经有61%的公民将环境变化视为严重威胁,仅次于恐怖组织ISIS的影响程度。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意要退出“巴黎协定”,许多美国的城市和州依然在坚定不移地支持协定的内容。在曾经被雾霾笼罩的中国与印度,公民也在监督政府改变以煤发电的能源模式。上面的举措让持乐观态度的人认为低碳化已经触手可及了。但是,即使将这些复杂的协定和目标挨个实施,这个过程也注定是极为困难的。

首先,世界上,尤其是飞速发展的地区,其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让这一进程举步维艰。煤,最简便也是最具污染性的能源以每年3.1%的速度增加。相对环保的天然气与石油也每年增长5.2%与2.9%。很明显,化石能源比可持续能源更能够轻易获得,它们不用依靠太阳和风,也就是不用“看天吃饭”。即使绿色能源的投资者们对石油产业减少投资,石油行业巨头们仍然会把亚洲的能源需求看成一块“不断变大的蛋糕”。其次,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惰性也难辞其咎。一个国家消耗越多的化石能源,对其的依赖性也就越强。2017年,英国就首次实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无煤日”。而在印度,煤炭支持着80%的电力供应,还是许多最贫困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最后,便是能源生产低碳化的科技阻力。钢铁、水泥、农产品、交通和其他经济活动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碳排放。它们比能源行业更难清洁化,同时还被各方利益裹挟。

世界并不缺实现“巴黎协定”的点子。在签署协议的7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五分之一都为碳排放征税。技术人员也在全力研发更坚固的输电网、无碳钢铁,甚至负碳水泥。他们的努力也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成为真正的力量。但是,这些努力,如果不先解决环境保护的惰性心理,都是无稽之谈了。西方国家必须在“巴黎协定”中按照自己的许诺帮助欠发达国家在低碳环境下脱贫。令世界担忧的是,在许多国家勇于承担保护环境责任的同时,地方保护主义还是从中掣肘,使这一任务更加艰巨。

2017年6月1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认为,《巴黎协定》将会损害美国经济。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经济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特朗普称到2040为止年为达成《巴黎协定》将导致美国经济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超过650万个工业岗位和310万个制造业岗位的减少。特朗普称,MIT研究员的研究显示,假设所有缔约国达成已有的减排目标,到2100年也只能抵消全球温度上升中的0.2℃。他据此声称,《巴黎协定》能对全球气候起到的影响“非常微小”。

在这么热的天,国外的网友们不会忘了一年前特朗普做出的这个决定:自从退出“巴黎协定”之后,特朗普又一次证明了他是在为全球制造威胁,从而让数十亿的人类受害。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工业企业的利益,“我们的地球可比美元重要的多”!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国家,美国的退出无疑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一大损失。当人类丧失了面对世界性问题的团结,最终能否战胜困境也是一个未知数。

遏制气候变暖是有短期的财政成本的——虽然低碳化最终会让经济腾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如果各国能够克服上述问题,遏制全球变暖并不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个暑期的酷热就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但如果我们还是畏缩不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旁观态度,那么就可能像《经济学人》的结尾所说的一样:“也许全球变暖会让全球公民的集体意识回暖,而令人伤心的是,天气已经早人一步热起来了。”

美国国防部长称“俄罗斯肯定干涉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据澎湃新闻2018年8月8日讯,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围绕着“通俄门”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日前,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称,俄罗斯肯定干预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并采取实际行动破坏选举程序。据美国媒体8月8日报道,马蒂斯7日在五角大楼对媒体表示,在美国本土以外,美军网络司令部与国家安全局具备很大的能力,监控外国势力对美国大选的干预。美方发现,克里姆林宫至少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干预活动。

针对美国在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中期选举,马蒂斯说,国防部将协助国土安全部等机构保护选举不被破坏。当被问及国防部是否得到授权对攻击者实施网络反击时,马蒂斯拒绝提供更加具体的细节,称他拥有执行任务所需要的授权,但是不能让敌人知道美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就在上周,当地时间8月1日,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续发文,呼吁美司法部长塞申斯“立即停止”针对“通俄门”的调查。在特朗普看来,“通俄门”带有政治目的,曾多次称调查是“政治迫害”。为此,特朗普不仅多次批评相关的调查人员,甚至不惜与报道“通俄门”的媒体打口水仗。上个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美俄首脑会谈上,特朗普还因为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俄罗斯没有干预美国大选的言论,而被媒体批评称具有“卖国”意味,特朗普则反过来称媒体是“伪君子”。

特朗普政府“对欧政策生变”!消极影响“不容低估”

据海外网2018年8月8日讯,执政一年半以来,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政策逐渐清晰,其脉络贯穿于2017年12月18日白宫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年7月6日特朗普总统在华沙发表的演讲以及2018年6月26日美国国务院负责欧洲暨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韦斯·米切尔在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欧洲与区域安全合作小组听证会上的证词等文件之中。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的欧洲政策体现了美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其联盟政策延续性较强的特点,它重申美国信守对欧洲盟友与伙伴的坚定承诺和北约第5条款的规定,并主张强化美国与欧洲盟友、伙伴在政治、经济及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但从深层次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欧洲政策所蕴含的变化不容忽视,这体现在,它致力于以毫不隐讳的威胁手段强硬要求欧洲盟友分担更多防务责任;无限期搁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在是否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问题上采取模糊立场。特别是,它将美国的欧洲政策目标确定为“保卫西方”,妄称“现今,欧洲再次成为重大战略竞争区域,它面临着多重压力,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攻势……美国的欧洲战略首先基于美欧双方必须认识到他们要认真对待这种地缘政治竞争现实。美国的目标……是保卫西方。”而“俄罗斯想分裂西方,中国想取代西方”。

特朗普政府对欧政策的上述变化与其“美国优先”的竞选与施政理念以及在内政外交领域表现出的强烈“去奥巴马化”倾向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拉拢、打压、恫吓等手段也被其运用于推行对欧政策、处理对欧关系之中。“美国优先”的施政理念意味着,继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特朗普政府则将美国的战略重点转向国内。特朗普认为,在其之前的美国政府未将美国的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由此导致美国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而他则要为美国“讨回公道”。在这一点上,即使盟国也不例外。有鉴于此,他一再指责欧盟的对美贸易是“不公平”的,主张对进口欧盟的钢铁和铝增加关税。他还一再指责北约盟国让美国承担了“不公平”的防务费用,并强势推动欧洲盟友增加防务预算投入。与其将战略关注重点转向国内事务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对于国际事务的关注与资源投入相应减少,而它并不情愿让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填补由此造成的所谓“权力真空”,因此,它便频繁扮演一个“搅局者”的角色。

具体地说,执政以来,特朗普政府虽先后主动退出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机构和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朗核协议等,但它并不情愿其“国际领导权”旁落。因此,一方面,它对中、俄倒打一耙,将中、俄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极力炒作所谓来自中、俄的战略竞争威胁,并以“保卫西方”为口号,呼吁美欧联手应对,企图以此达到孤立中、俄,凝聚大西洋联盟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渲染中、俄威胁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频繁向北约盟国“催债”。显然这种做法既有利于促使其北约盟国的防务“欠款”更快到位,以缓解美国承担的北约防务投入压力,又有助于迫使美国的欧洲盟友将精力集中在“筹款”上,而无暇顾及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更大的政治抱负。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不顾欧洲盟友的反对、苦劝,傲慢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和伊朗核协议的做法无异于向欧洲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由欧洲参与或领导而达成的任何国际协议就是“废纸”一张,从而进一步打击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国际声誉和威望,以免其觊觎或挑战当前由于美国向内看战略和 “退群”风波而造成的近乎于“空置”的全球领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的对欧政策,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种种变化对于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的消极影响及其外溢效应不容低估。这主要体现在:

其一,特朗普政府不断向其北约欧洲盟国施压,促使后者将防务预算提高到GDP的2%,这对于近年来麻烦不断的欧洲国家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接连遭受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的冲击: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加之这些危机相互叠加,这本已让相关欧洲国家不堪重负,而今特朗普政府紧锣密鼓催要美国对欧洲的“保护费”,无疑是给欧洲带来了又一个严峻挑战,使其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加重,对此,欧洲人的感受不言自明。

其二,特朗普政府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也会使美欧之间的离心倾向加深。对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的欧洲国家而言,欧洲的一体化事业是一个创举,是欧洲国家谋求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保障,对此,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是高度认同并明确支持的。现今,特朗普总统所发表的有关欧盟“占美国便宜”的不当言论及英国应以更强硬的方式与欧盟进行“脱欧”谈判的主张等似乎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偏离美国以往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所持的支持立场,而这对于欧盟及其成员国所造成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其三,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打压欧盟,必将加剧美欧之间的分歧与裂痕。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欧盟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争取更大发言权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是,特朗普政府无视欧洲盟友的这一愿望,在国际事务中一意孤行,践踏欧盟参与或主导的国际协议的尊严,阻碍欧盟政治抱负的实现,势必导致美欧之间龃龉不断。

特朗普政府祭起“保卫西方”的大旗,人为地在所谓“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筑墙”,企图使不断融合的国际社会陷入分裂,特别是促使大国关系由协调合作走向战略竞争,由此造成的对于欧洲、美国自身以及世界的危害将更为巨大。

回首“日美贸易战”:满足了美国所有要求后日本发现“什么都没解决”

据华尔街见闻2018年8月8日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打着缩小贸易逆差、保护本国产业的旗帜对日本发起了贸易战。日本非但没报复,反而步步妥协。然而,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美国降低贸易逆差的目标并未实现,汽车钢铁等产业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当四五十年前的贸易战似乎重新上演的时候,日本人看起来已经牢记历史的教训,不再以不断的妥协来换取美国的满意了。毕竟,当年的日本政府在作出种种妥协之后仍没有满足美国的要求,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两国贸易差额未能显著缩小。

当年的情景如今回顾起来是如此的熟悉:彼时,总统里根也是共和党成员,美国对其正处于经济泡沫膨胀期的贸易盟国日本的实力日益强大感到忧心忡忡。1965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顺差。三年之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此后,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抱怨日本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石油危机爆发后,省油又性能良好的日本汽车迅速吞噬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克莱斯勒濒临倒闭,美国经济也陷入“滞胀”。一时间,有关日本不公平贸易的做法危害国家安全,使美国工人失业的说法甚嚣尘上。于是,里根政府高举着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产业的旗帜对日本发起了一系列贸易保护行动。

美国的第一波行动重点是打压日本出口。从1976年开始的十多年里,美国根据1974年出台的《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日本共计发起了15次“301调查”,范围包括汽车、钢铁、电信、半导体、制药等。1987年,美国对日本的电子产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除了课征高额关税之外,美国政府还打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Fairchild计算机公司,即使这家公司当时实际上属于法国人。六名日立高管还被FBI以涉嫌窃取IBM技术的指控下被捕。1987年。美国认为东芝非法向苏联销售高技术国防产品,称潜在损失可达300亿美元。

在市场方面,美国要求日本解决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包括开放农产品、高技术产品、服务业等多个市场。在商业方面,美国政府还迫使日本进行制度性改革。1989年,日美开始“日美结构协议”谈判,双方就经济政策、制度及企业行为等进行磋商,促使日本在流通体制、商业惯例等方面进行开放性改革。

美日贸易战的故事并没有按照里根政府向美国民众宣传的那样发展下去,而是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剧情。在美国的强烈攻势之下,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因素考虑,日本政府非但没有采取正面对抗或者报复措施,反而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对所有存在争议的出口产品及领域进行“自愿约束”。然而,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未出现明显的收缩。于是,美国加大了贸易战的力度,采取了第二波行动:在贸易差没有缩减的情况下仍逼迫日本扩大进口美国的产品。日本的妥协策略也随之升级。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总体上从“奖出限入”转向振兴出口、自由进口。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开始实施有节制的扩大出口、鼓励进口政策,减少进口限制的种类、关税税率等,并简化通关手续。日本还对美国加大开放彩电和汽车等关键市场,签署牛肉、橙子贸易自由化协定,并放宽了流通领域的限制。最具代表意义的是日本电子等科技产业。1985年,美国政府对日本的半导体电子产品发起301调查,指责对方存在倾销行为,对日本产的电脑、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开征100%的关税。次年,美日双方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芯片产业协定”。日本不但同意不在美国市场倾销芯片,而且还为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销售设定了20%的市场份额。

1977年,美日达成协议,日本自愿对彩电出口进行限制。1981年,日本又和美国签订汽车及零部件协议,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同意开放本国市场,且日企到美国直接投资。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美日贸易战蔓延到电信领域,之后日本被迫开放本国电信领域,美国成功打破了日本的电信贸易壁垒。可是,即使日本一再妥协,但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并没有随之下降,这种状况在美日双方的贸易拉锯战中延续了十年左右,直至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

根据美银美林的统计,美国贸易赤字规模从1980年的360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1700亿美元,贸易赤字在GDP中的占比同期从1.3%扩增至3.7%。而原本应该受到保护美国相关产业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对日本汽车的限制确实缩小了它们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缩小幅度还不到3个百分点。而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在美国销售的日本汽车的总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类似的事情同样出现在美国的钢铁和半导体行业中。在日本先后采取自愿限制出口、进一步增加进口、扩大市场开放的行动均未能让对美贸易顺差显著缩减之后,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高估。这是他们的第三波行动。

美国指责日本操纵本币汇率,称其让日元汇率低于美元,从而给日本出口商带来不公平的贸易优势。1985年,在美国主导之下,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最终签署了被后世广为熟知的《广场协议》。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贬值,以此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兑美元汇率一路大涨。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也终于开始“松动”,数据显著缩小。

妥协的恶果,日元升值超预期,“广场协议”倒是奏效了。日本央行原定的日元目标是200,但情况很快失去控制。日元在升值到150之后,又在1987年10月进一步升到120。根据美联储的数据,在1985至1988年间,日元兑美元升值近90%。到了1995年,日元的升值幅度约为协议签署时的三倍。为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及美国贸易战,日本政府拿出了多种措施积极提振内需,包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鼓励民众扩大消费。然而,多年低利率带来了流通资金的过剩,最终导致了疯狂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高位,当年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达到38957.44点峰值。但此后泡沫破裂,日本迎来了此后所谓的“失落的二十年”。1992年8月,日经225跌至14000点左右。土地价格也出现崩盘,很多民众背上高额负债。至今,一些日本人谈起房地产市场仍心有余悸。日本之所以签署《广场协议》,有一个人必须要提:此人正是如今立场强硬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当年,年仅30多岁的莱特希泽在里根政府担任副贸易代表。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aroline Freund的说法,莱特希泽帮助里根政府与几十个国家开展了钢铁贸易谈判,最著名的就是日本。

彭博社曾介绍了当年广场协议谈判时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当年,莱特希泽带领的美国贸易代表团与日本谈判钢铁进口问题时,他故意将美方的谈判提案折成了纸飞机扔向对方,使得日本谈判人员方寸大乱。在日方代表发言时,他还拆开手机零部件把玩,以表达轻蔑的态度。“广场协议”让这场谈判的主导者莱特希泽一战成名。由于他通过各种手段推动美国政府利用贸易战的方式施压日本,他在日本还拥有了一个“导弹人”的称号。

在积累了丰富的谈判经验之后,莱特希泽意识到,美国可以通过对抗和利用外国对美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而在贸易领域取得成功。在08年《纽约时报》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莱特希泽盛赞里根政府对贸易领域的干预是“实用主义”的标志,并与自由贸易倡导者们的“乌托邦梦想”进行了一番比较。离开里根政府之后,莱特希泽成了华盛顿著名的贸易领域律师,他一直宣扬美国的钢铁行业和其他产业被外国竞争者所挤压和裹挟。直到现在,莱特希泽都认为,当现状不符合自身利益时,美国就应该制定自己的规则。而这,就要求此前一度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需要经受住混乱甚至解体的局面。美国媒体Vox这样评价莱特希泽:他是一个傲慢而成功的谈判家,是一个信念坚定的自由贸易怀疑论者。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多空剧烈厮杀”美元多方仍手握筹码

据汇通网2018年8月8日讯,在周二(8月7日)终结了此前的五日连涨之势后,周三(8月8日)美元指数交投极为震荡,不过仍维持在95关口上方,现交投于95.26一线。8月8日美元指数多空厮杀剧烈,不过仍维持在95关口上方,美国将对16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预示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债收益率上行支撑美元,此外鉴于市场尚未充分计价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在套息魅力的提振下,美元仍存在部分走强的空间。

目前焦点仍聚集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方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公布价值16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最终征税清单,其中包括279项商品,并表示将从8月23日开始向这些商品征收25%的关税,预示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据Fx678观察,时段内经济数据较为清淡,美元走势将仍需看贸易局势脸色。美银美林认为,相比消化各国央行政策利率决定而言,外汇市场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计价股市的波动,2017年汇市投资者们的日子艰难。展望未来,跨资产驱动因素正变得比传统的宏观经济驱动因素更为重要,其敏感性正不断上升,在五大主导因素中,股市与汇市关联性最强,此后依次为利率水平、贸易表现、通胀和就业情况。 最新分析显示,当前看涨美元兑欧元和瑞典克朗。

贸易战携通胀“侵蚀美国经济”!FED过快升息或触发“债务危机”

据汇通网2018年8月8日讯,2018年对于黄金而言是颓败的一年,跌幅超过了10%,从年内高点1363美元附近下跌至了近期的1204.41美元。这是因为美国经济总体向好,同时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使得美元吸引了大量避险资金涌入,推升了美元的不断走强进而施压金价。但是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对于已经疲软的美国经济过度收紧,有可能会导致美联储在未来的加息中采取完全逆转的方式来缓解加息预期,这种情况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正一步步放大,并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信号。

由于采取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同时自2008年至2013年间在没有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一直维持零利率政策对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美联储对此束手无策,因此不得不在未来选择减缓加息的进程。美联储忽略缩表的影响,加快升息或导致通胀快速上升。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经济增速过4%后,往往会伴随一定的衰退。数据表明,在过去的9年里,美国实际GDP增长有4次超过4%,但是前几次无一例外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出现经济增长率为0,甚至为负值的情况。目前看来,没有明确的理由可以说明今年的第二季度会有何不同,那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

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年轻人不背这个“锅”!

据《新京报》2018年8月8日讯,怪我们年轻人作甚?今天有则新闻完美诠释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这句网络流行语。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行的数据报道,中国年轻人开始靠贷款生活。居民未偿消费贷款总额今年增加了40%。主要债务额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欠下的。文章进而暗示,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好大一顶帽子!不过,年轻人似乎并不买账,纷纷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年轻人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力如何,带国家走向何处,这是一个宏大命题,这个结论的得出,需要复杂的计算与量化分析,绝不是通过某一指标(即便是确定的)就能下断语的。但恰恰,这则报道给出的论据支撑十分单一:中国年轻人的负债率过高。文章说,“年轻人目前基本上还不怎么具有金融经验,却不假思索为进行高消费而借高利贷。当需要还钱时,他们就从其他高利贷金融组织再筹资金。买入的苹果iPhone智能手机最后滚成了几万美元的债务,这种案例并不罕见。”所以,他们就欠下了大量债务。

显而易见,仅仅以有的年轻人负债率过高就认为他们“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这样的证据链是单薄的,它将单个因素无限度放大,却忽略了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水平所需要 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如此得出的结论也就站不住脚,甚至危言耸听。所以你就可以明白,仅从看问题的逻辑上,就可判定“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是不靠谱的。

不过,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我更想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来谈谈,为什么我不赞同“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的论调。鉴于这则报道将年轻人界定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所以我要论述的主体也是90后。90后的年轻人,是互联网与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一方面摆脱了像前几代人那样原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宽裕的状态,手中的可支配财产多了起来,消费有了底气。同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念经过互联网的拓荒,变得更加开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切身体验与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有了超前消费的需求,不少人开始利用金融借贷满足购买力。但当这些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心态又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不容易,房子、户籍、工作、婚姻、育儿等问题纷至沓来,在中国人务实的观念传统下,刚踏入社会的他们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以他们的收入水平,又使他们面临极大压力。此前,一项调查就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无房者中,91%今后5年内有购房计划。而支撑他们购房的,主要来自父母援助与银行贷款。银行的贷款,当然使得他们背负上沉重的负债率。讨论年轻人信贷压力,不能忽视这层因素。

实际上,非但不能说“年轻人正在带领国家走向危机”,反倒应该承认,年轻人恰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根源。塞缪尔·厄尔曼就曾如此赞誉“年轻人”:“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年轻意味着无限活力与可能性,正常状态下,年轻人的勇气与力量,恰恰能引导国家走向进步而不是相反。而如果联系眼下各个城市正在开展的年轻人才争夺战,就更无法得出“中国年轻人正在带领国家走向危机”的结论。质言之,年轻人负债率高就认为他们带领国家走向危机,既不符合看问题的基本逻辑,也有悖于现实经验。产生这样的错谬,有时空的隔膜,有对年轻人的偏见,而根本上,是他们没看到年轻人的压力和活力,到底来自何处。

外国学者: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不再迁就中国

据搜狐军事“中美聚焦”2018年8月8日讯,近期,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继续升温,两国政府的言论不断升级。上周末,特朗普总统在推特上说美国正在赢得全球贸易战。与此同时,中国已表示已准备好应对旷日持久的争端。对于近期中美两国摩擦加剧,亚太外交事务与安全分析家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认为这表明美国已经失去说服中国不要挑战其在全球治理机构领导地位的耐心,并分析美国已不再迁就中国的崛起。以下为其文章《美国不再迁就中国》全文:

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几十年来对中国的通融政策正让位于加倍阻止北京取得进步。看来,美国已经失去说服中国不要挑战其在全球治理机构领导地位的希望,而保住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刺激着美国采取反制措施,这种措施如果合作伙伴同心协力的话会更加成功。

美国20年前欢迎中国决定开放市场并加入WTO,希望市场改革最终波及中国的政治和治理。这种期望是枉费心机,中国就算市场改革也只是在局部,因为经济仍由国家主导。而且,产业规划、对外资的限制、有问题的贸易行为仍在发挥作用。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它日益可见的全球野心,引起人们对北京的最终目标及其如何影响美国后冷战时期长期霸主地位的担忧。贸易战的开始标志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这种新转折是对不断膨胀的贸易逆差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回应,但它也可能是抗衡甚至反击中国全球野心的长期措施的引子。然而,不合理的反制可能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注入不稳定性。要展示领导力,至关重要的是为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留有余地。

不是小伙伴,也不是G2。虽然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发动贸易战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与中国迫在眉睫的贸易逆差问题,但关税也意味着对强制技术转让、工业间谍活动和其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给美国公司造成损失,削弱了它们的长期生存和竞争力。而除了威胁到美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中国日益大胆的全球愿景、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和所拥有的必备手段也削弱了美国的优势。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的自信心增强,对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等机构的作用,对石油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国际化,美国学术、国防和政策圈的许多学者都感到不安。

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显然不希望只被当成美国的“小伙伴”。事实上,北京的还价是建立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即承认两国即使不平等但也接近于平等,这项提议并未被华盛顿热情采纳。中国希望承担越来越多提供公共品的责任(例如非洲的维和、印度洋的打击海盗和“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但这显然与承认中国不断演进的核心利益有关,与美国承认同中国平起平坐有关。这就产生了问题。美国觉得中国不愿意接受现有世界秩序,中国则认为美国正在阻止它的崛起。中国渴望改革体制,以反映时代的变化。

措辞强硬的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2018年国防战略,以及新内阁的任命,可能预示着特朗普政府将采取更具对抗性的立场。两份报告都把大国竞争当作美国的主要安全关切。这两份文件还承认,竞争领域正日渐广泛(空中、陆地、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美国长期以来的军事优势受到了侵蚀,中国和俄罗斯等修正主义大国正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提升它们的利益,而美国的领导地位被削弱了。任命约翰·博尔顿和迈克·蓬佩奥处理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这种搭配为已经强硬的经济政策推波助澜。不过,虽然特朗普总统以具有破坏性倾向而著称,但新加坡和赫尔辛基峰会表明,他甚至愿意与国家的死敌展开对话,哪怕代价是受到国内外的批评。所以,尽管谈判未能避免贸易战,但特朗普的交易态度也许确保双方达成协议的大门是敞开的。

领导力、欲望和意志不相匹配。领导单极世界的压力已经开始对美国造成伤害。特朗普总统的当选标志着公众希望减少国际承诺,除非就这些承诺重新谈判,使之更好地为美国利益服务。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不一定是当前国际秩序动荡的罪魁祸首,相反,是政策的实施方式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一切都可有可无,而且需要重新谈判,这种观念让习惯了美国主导全球稳定秩序的许多国家无所适从。

美国的利益可以通过领导全球来实现,但这需要承担相应成本,例如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市场准入、安全帮助和援助。这也意味着要在复杂的贸易和安全对话中达成共识,同时加强基于规则的秩序,这一切由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被大大削减而变得更具挑战性。捍卫美国的主导地位不再是美国可以单方作出的选择,它要想把这种优势继续下去,如今取决于其他国家同意与否,而美国自愿承担领导成本是取得同意的关键。巴黎气候协议得以推动,11个国家决定继续推进(全面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这些事实都表明,尽管美国缺席,而且不是没有困难,但世界能够并且会适应美国的退出。

如果美国想有效反击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在南海等重要的全球海上要道加强军事存在,它就必须与盟国和伙伴合作。不过这很难实现,因为美国向其最亲密的伙伴不分青红皂白地征收关税,它与联合国的关系正在瓦解,人们对美国能否恪守对盟国的承诺也将信将疑。与此同时,无论有没有美国,中国都愿意并且能够发挥更大的全球作用。特朗普显然不喜欢为全球领导力付出成本,他呼吁更多地分担费用,这为中国创造了机会。习近平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2018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标志着表面上的角色反转:美国退回到保护主义,中国则成为不太靠得住的全球化支持者。中国的软实力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硬实力,尤其是经济上的慷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即使美国拥有巧实力也会发现,这一进展已经难以逆转。

总之,美国有理由改变立场,不再迁就中国的崛起,并让中国来尝试一下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结构。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可能让它在未来超过美国,但美国的战后主导地位有助于全球贸易和安全机制的塑造,这种机制虽然不完美,却也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好处。相反,尽管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增加了,但中国将如何展示领导力?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仍然干扰着它的野心。而任何反制措施要想取得成效,美国都必须与其他国家合作。虽说如此,考虑到这一体系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演变,中国对改革国际体系的呼吁还是值得考虑的。美国保持其领导地位将不再是例外主义使然,而是全球共识的结果,这其中也包括中国。

网闻博评:贸易战就是西方经济殖民侵略的科技创新系统升级?

正如海外网报道所述,特朗普政府虽先后主动退出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机构和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朗核协议”等,但它并不情愿其“国际领导权”旁落。一方面,它对中、俄倒打一耙,将中、俄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极力炒作所谓来自中、俄的战略竞争威胁,并以“保卫西方”为口号,呼吁美欧联手应对,企图以此达到孤立中、俄,凝聚大西洋联盟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渲染中、俄威胁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频繁向北约盟国“催债”。特朗普政府不顾欧洲盟友的反对、苦劝,傲慢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和“伊朗核协议”的做法无异于向欧洲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由欧洲参与或领导而达成的任何国际协议就是“废纸”一张,从而进一步打击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国际声誉和威望,以免其觊觎或挑战当前由于美国“向内看战略”和 “退群”风波而造成的近乎于“空置”的全球领导地位。

在网闻博报看来,曾几何时,从当年“日不落帝国”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衍生出的美利坚帝国,已经逐渐继承了“日不落帝国”的衣钵。如今,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激荡国内民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狂潮,在国内“接地气”增强民意凝聚力。对外高举“保卫西方”和“反修反霸”大旗,以中俄为战略敌人,对亚欧大陆实施“离岸制衡”传统战略。在亚欧大陆西边,以英国为支点对“老欧洲”进行“离岸制衡”,巩固既有的北约军事联盟。在亚欧大陆东边,则是以日本和澳大利亚为支点,创建和强化“印太军事联盟”。归根结蒂,也还是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式军事金融复合体运营的科技创新系统升级。

回望历史,当年“日不落帝国”对亚欧大陆的“离岸制衡”和贸易战争,根本无关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源于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的“核心利益之争”。当年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挑战“日不落帝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同样是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的“核心利益之争”。当年“美日贸易战争”和美国打击“欧元区”引爆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同样无关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之争”。现在,美国高举“保卫西方”和“反修反霸”大旗,以中俄为战略敌人的“离岸制衡”和贸易战争,也照样是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的“核心利益之争”。

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原始奴隶制小康社会“公私之变”以来,特别是从“民主法治”的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时代以来,再经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就形成了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的货币贸易战争周期循环。反过来讲,没有商业化的货币工具和金融武器,就不会有经济殖民侵略的货币贸易战争。没有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自私物欲野性膨胀,就不会有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贪得无厌穷凶极恶,也就不会有货币贸易战争的科技创新循环升级。

今天,特朗普“向全世界开火”的“美国优先”贸易战争,原本就是西方经济殖民侵略的科技创新系统升级。表面上看是挥舞“关税大棒”推动以美国“国家安全”为前提的“零关税零关税壁垒零财政补贴政”,实则是“世界自由贸易新规则”体系升级的“逆向操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破这个古希腊式大国崛起“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呢?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如果人类世界不再继续自欺欺人假打假唱,那就随时可以迈入现代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光明大道!问题还是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实现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破私立公”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拯救?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