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13:固本养元有正气埙乐古音传大道

国风秦韵13:固本养元有正气埙乐古音传大道

    时兮命兮,今夕何夕?过了芒种,便是夏至。中国民间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说到“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新新人类似乎都觉得有些老土。不过,民以食为天,谁又能忘了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第一回里,曾引用了宋代易学家邵雍的诗作《冬至吟》。该诗原文:“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这里的庖牺,就是指“三皇之首”的伏羲氏。

    据《史记》载,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把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大意就是,太史公说:“对,对!哦,不对,不对,不是这样!我曾经从先父那里听说:‘伏羲最纯朴厚道,他创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唐尧、虞舜时代的盛世景象,《尚书》上都有记载,由此就有了礼乐文化。商汤和周武王时期的礼乐文化兴隆昌盛,古人在《诗经》里就有《颂》歌吟咏。孔子用“春秋笔法”贬恶扬善,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圣德仁政,颂扬周朝奴隶制小康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当然不完全是秉书直言的抨击和讥讽。’自从汉朝建立以来,直到当今的英明天子,捕获了祥瑞之兆的白麟,上泰山祭祀了天帝,又改正了历法,更换了车马和服饰颜色。他受命于三清天宫的玉皇大帝,仁政恩泽远布普天之下。海外八荒风俗各异的蛮夷之族,也都争先恐后通过几重翻译请求开关通商,并且带着朝贡的礼品排队等候拜见大汉天子。这些事情,说也说不完。虽然大臣百官都在尽力歌颂天子的圣明功德,却还是不能把其中的重大意义阐述透彻。更何况,如果熟读诗书的贤能学士不被任用,这就是君主的耻辱。而君王圣明的仁德如果不能传播到四面八方,这就是史官的罪过。既然我曾经做过太史令,如果不能详细记载当今圣明天子空前绝后的仁政功德,又隐没了诸侯王公大臣豪门世家的光辉事迹,彻底辜负了先父生前的殷勤嘱托,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这里所言记述过去的事情和整理民间传说,也不是个人原创著作。如果看官们把拙作与孔子“绳春秋”相提并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却说当年孔子“删诗书绳春秋”,都是以“克己复礼”为初心的“采善贬恶”。此便是,符合周朝奴隶制小康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者,就是“圣德仁义之善”。反之,就肯定是“不仁不义之恶”。此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礼乐教化”,就自然衍生出了“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孔子“修正历史”的智慧创造,也已经被后来的《竹书记年》考古研究不断“实锤”。当然,我们不能把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上古文明史的失传,完全归罪于孔子一个人。不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礼教“礼乐文化”,却客观导致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文化撕裂,进而导致了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埙乐文化”的传承中断。对此,孔子宣扬“克己复礼”的“礼乐文化”,肯定是“功不可没”!

    至于汉武帝时期蛮夷之族争先恐后请求开关通商,则应直接归功于“汉匈之战”的“张骞通西域”。不过,从汉高祖刘邦“化干戈为玉帛”的“汉匈和亲”开关通商,直到“丝绸之路”世界贸易大发展的“万国来朝”,会不会导致“舍本逐末重商抑农”的虚拟经济货币泡沫危机?特别是私有化商业化小农经济一盘散沙的鹬蚌相争窝里斗,又会不会导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民族灾难?这个问题,也早已经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屡战屡败的历史答案。

    抚今追昔,从“礼乐文化”的“独尊儒术”,直至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技术崇拜”洋迷信,中国人需要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确实是“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空空色色有无相生循环往复,由来就是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没有随时间变化的动感节奏,就不会有寒来暑往的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原本就蕴含着宇宙世界的自然节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声相合同气相求,我们还是要“问道于老子”。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大意是,真正大仁大爱的善举,就好像水一样。水是生命之源,它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利,原意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去的低洼地方,所以与道最为相似。因此,真正大智大慧大仁大爱的人,都是最善于选择所居之地,最善于使自己保持内心深沉平静,最善于给周围人提供无私的友爱和帮助,最善于建立诚信使人没有虚伪欺诈之忧,最善于治国理政使天下同享公平安宁,最善于用人所长使大家各尽所能,最善于判断天下大势和把握自身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与天下人争利,所以也就不会留下任何私怨私恨。

    然而,自从“黄帝战蚩尤”和“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再经“汤武革命”的“打倒君王做君王”胜王败寇改朝换代,直至形成周朝奴隶制小康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又怎能不是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所谓群雄争霸“礼崩乐坏”的天下兴亡周期律,难道不都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特别是从“民主法治”的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神话时代以来,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的贸易战争“春秋无义战”,也还不是丛林法则经济食物链的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

    由此可见,知识精英牛鬼蛇神两面人的“道可道非常道”,皆是利欲熏心娱乐至死“不知常妄作凶”的“盗亦有道”。追根溯源,返朴归真。只有从“礼乐文化”回归“埙乐文化”,我们才会猛然发现,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陶埙,正是传递着道法自然法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籁之音”。

    幸运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在距今七千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遗址中考古发现了陶埙。由此,便引发了“埙乐文化”复兴的热潮。从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埙乐中,我们就能依稀感悟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元气正音”。

    网闻博报注意到,2017年6月19日晚,2017碑林美食购物节闭幕式——《丝路畅想·魅力碑林》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门瓮城精彩上演。在这场文化盛宴上,“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黄建军组建的“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身穿汉服在现场用陶埙演绎了乐曲《我和你》、《歌唱祖国》,由此创造了埙乐演奏的人数规模之最。

    俗话说,两人为从,三人为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陕西民间自发推动“埙乐文化”传承与复兴的文化自觉,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更多精彩,请搜索关注网闻博报微信公众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