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粮仓是空的?

​作者:洪巧俊     发布时间:2018-08-07 12:09:37

 

500

         虚假粮储触目惊心是赌不起的粮食安全

洪巧俊

海南省34家储备粮承储企业处违纪违规资金17.9亿元;27家企业虚假粮食轮换13.07万吨,骗取国家补贴资金1325万元;还存在多家企业以陈粮充当新粮9419.75吨;“空对空”虚假轮换储备粮3.62万吨;“以少充多”编造虚假轮换数量1.91万吨;骗取农业发展银行低息贷款2.27亿元。

这是新华社日前报道的一组数字,不知能不能震惊国人?!

海南省审计厅厅长张震华介绍,多家储备粮承储企业虚假轮换粮食,作假手法五花八门,且账务核算混乱,公款私存,支出用途不明,涉及金额14.58亿元。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问题是储备粮承储企业造假骗补,是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那大洪灾,调粮调不不出来,十万审计审粮储,由于需要从储备粮仓中调出大量的粮食来救灾,大粮仓群鼠成灾的现象才浮出水面,当时的总理朱镕基动用审计之剑,5万审计人员火速上阵,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审计行动。6年里有2140亿粮款流失,平均每天流失近1亿!其中800多亿被挤占挪用, 难以计数的粮鼠被驱至阳光之下。

但是这次全国大审计之后,造假骗补并没有得到遏制。因为像1998年这样的大洪灾是百年一遇,这样的国家大审计也可能是“百年一遇”,所以,他们并没有停止弄虚作假,“以少充多”,“空对空”虚假轮换储备粮等手段来骗取粮补。上面来检查,储备粮承储企业串通一气,这次检查A企业,他们就把粮食集中运到A企业,下次抽检B企业,他把粮食运到B企业,以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

应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数据造假骗补的手法都是一模一样的,问题不但没解决,而且愈演愈烈,粮食安全的隐患越来越大。海南34家储备粮承储企业审计出来的问题,只是我国储备粮承储企业的冰山一角。

如果对全国储备粮承储企业严格审计一遍,国家组织人员认真对全国每个粮仓进行监察,同时一地派多个监察组突击检查粮仓,让他们无法串通,不难想象,审计与检查的结果会让人更加震惊。

一个海南省仅审计7家企业,“空对空”虚假轮换储备粮就达3.62万吨,全国31个省市又有多少储备粮承储企业?又有多少在“空对空”虚假轮换储备粮?又有多少是“以少充多”编造虚假数据?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黑洞。

储备粮数据造假,严重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数据上,国家储备粮充足,但实质却是虚假的数字,储备粮并不充足。“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忧虑,忧虑的原因是不知我国的粮仓到底有多少是空的。”这是我2010年发表的《中国有多少粮仓是空的?》的开头语。我还说,现在知道粮仓是空的还可以亡羊补牢,如果碰到了洪灾或者地震,需要调运大量的粮食救济灾民,而是空仓调不出粮食,那就绝对要出大问题。君不见,2010年12月,南昌第一粮仓发生火灾。南昌第一粮仓是国家储备粮食仓库。据现场消防人员介绍,这里虽然是粮库所在地,不过库里并没有存放粮食,是一座空粮仓。那么,全国又有多少粮仓是空的?

毫无疑义,这样的造假,赌的却是未来国家的粮食安全。

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是心惊肉跳。中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要吃饭,这些人怎么如此胆大妄为,敢做空粮仓,这在封建皇朝是要杀头的。我们担心的是潜藏在暗处的大窟窿究竟有多少个?每一次的审计,都让我们忧心忡忡,原来粮仓里的粮食不仅仅是以少充多,有的就是空仓。中国一旦严重缺粮,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危机。因此,我们赌不起,也付不起这沉重的代价。

上世纪有学者曾经拿出“差不多”先生的比喻来形容国人,我们对数字精确不怎么敏感,时常依靠经验主义。我们常常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不但是储备粮弄虚作假,而且是过度加快城市化,粮田锐减,有的肥沃的粮田不是种粮食,而是“种”上了凝固的房子。粮田保护只是数字上得到保护,但实质上粮田日益被侵吞。同样一些地方政府是用虚假的数据在糊弄上级。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红线,数据上没有突破,实质上又如何,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犹如皇帝的新衣。

一边是储备粮充足的背后,充斥着严重的虚假数据;一边是粮田锐减,污染严重、干旱田在增多,粮食产量在萎缩,还有农户如今储粮也很少。1998年那时,我们村里户户有粮仓,习惯于自己多储粮,一般会储藏全家人一年吃的粮食。如今农民自己储粮的不多,他们大多习惯于把粮卖了,然后去市场买米。这就对储备粮企业的依赖性更大。如果国家储备粮企业都如海南这些粮企这样弄虚作假,搞“空对空”,想想是多么可怕。

500

延伸阅读

1.中国有多少粮仓是空的?

 洪巧俊

 我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忧虑,忧虑的原因是不知我国的粮仓到底有多少是空的。

早在两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说, “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袁隆平还说,由于国家对粮库有补贴,所以虚报后可以冒领这部分补贴,另外,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用以谋利。虽然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查验制度,但下面往往有机可乘。“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2008年3月12 日《中国青年报》)于是我写了《中国不可一日无粮》,我在文章中说,民以食为天!国家粮库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关乎着国计民生,来不得半点虚假,国家不可一日无粮。其实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其他地方也早就显现出来了,只不过是没有引起高层的关注。

这次南昌第一粮仓发生火灾,再次印证了袁隆平的话,一是粮库是空的,二是转作他用。同时是不是也印证了民间说法,“上面来检查,金条可对付”?南昌第一粮仓是国家储备粮食仓库。央视12月10日报道,该粮库起火,1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火苗有四五层楼高,而且,大火被很快扑灭。据现场消防人员介绍,这里虽然是粮库所在地,不过库里并没有存放粮食。大火是从一个冷藏仓库烧起的,该仓库存放着一些冻猪肉,还有一些纸张。

2009年4月国务院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大检查。难道就没有检查到南昌第一粮仓是空仓吗?2009年4月1日《新京报》报道说,从4月1日起,全国将开展粮食库存大检查,这次清仓查库是继2001年之后国务院组织的又一次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大检查。重点是清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对非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只做必要的典型调查。此次清仓查库由国务院、发改委、粮食局等10个部门共同组织、联合检查,参与清查的人员将在10万人以上。且参检人员实行本地回避,统一抽调的检查人员实行“混合编组”,不准参加对本地区或本企业的检查。按理南昌第一粮仓这样大的国家储备粮食仓库检查是不可能遗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产生对粮食库存的焦虑,是多次听到坊间说粮管所的工作人员把库存粮食偷偷地卖了。一些粮库,为了套取国家的利息和保管费,往往在存储量上做文章,进行多报。比如富锦市粮库是黑龙江省21个国家粮库之一,四次集体作弊,采取虚购、虚销国家储备粮、保护价粮41570吨,骗取国家政策性补贴339万元,同时套取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967万元。上面来检查能过关更叫人忧虑。所以我认为国务院应对全国的粮仓作一次彻底的清查,在大检查时,除了参检人员实行本地回避,统一抽调的检查人员实行“混合编组”,不准参加对本地区或本企业的检查外,还应有纪检监察部门、媒体一同跟踪参与监督,有了严格监督,才能查出实情来。现在知道粮仓是空的还可以亡羊补牢,如果碰到了1998年的洪灾,需要调运大量的粮食救济灾民,而是空仓调不出粮食,那就绝对要出大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