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至暗时刻

人生中如果中有四季的话,这段时间,是毛泽东的冬天。

1931年至1935年,毛泽东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但伴随的,是被剥夺军队指挥权、离开党的领导核心。

他反对本本主义,却被指责为“狭隘经验论”;他确定党指挥枪,被指责为“党包办一切”;他说,全国抗日高潮即将到来,国内阶级关系必将发生变化,中央却说要“武装保卫苏联”,说他是“右倾机会主义”;罗明按照他的指示搞游击战争,被批斗成“罗明路线;他的部下、亲属被撤职、批判、开除党籍和军籍、判刑;被批判、打压的毛泽东,不得不几次请病假休养,长期离开工作岗位。

博古路过长汀,有人提议去看一下正在疗养的毛泽东,博古不耐烦的说,“毛泽东有什么好看的”。

高自立去苏联开会,转达博古的口信“毛、周想到苏联养病”。

500

1933年6月的毛泽东

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

毛泽东何许人也?

论资历,他是参加中共一大的13个代表之一,是建党元老;论军队建设,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党指挥枪,是他给予部队军魂,把一支不足一千人的农民武装发展壮大成近10万规模的人民军队;论根据地建设,1927年,是他力排众议,反对教条主义和错误的中央指示,带着部队上井冈山,几年时间,东征西讨,殚精竭虑,拓展闽西、赣南根据地,创建出国内最大红区。

这位集建党、建军、建根据地伟大荣誉于一身的领袖,在国内外声望极高的伟大革命家,现在竟然被一帮书生夺权下放,甚至开展批判,就差把他开除出党,甚至处以极刑。就因为你们喝过洋墨水,被斯大林接见过,拿着尚方宝剑,就可以鸠占鹊巢,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果实,再把别人摔在地上,恨不得踩上几脚?

这是怎样的歪理!怎样不公正的待遇!

1965年,毛泽东回忆说:

“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的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毛泽东正在经历至暗时刻。

如果换做别人,这个时候会怎样呢?会不会离开苏区,公开跟中央对立,另立山头,搞分裂主义?会不会叛党潜逃,选择当叛徒?会不会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度日?

他是怎么面对的呢?

亲眼见证这段时期的李维汉总结说:

“他坚持三条:一是少数服从多数;二是不消极;三是争取在党许可的条件下做些工作。”

毛泽东努力坚持自己的意见,却又顾全大局,遵守纪律,服从党的决定,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贡献。

他读书。

读书《资本论》、《“左”派幼稚病》、《两种策略》、《反社林论》等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读物。

他突破经济封锁。

蒋介石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要让解放区“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他狠抓经济工作,发动妇女劳动,组织对外贸易,打破经济封锁。

他努力降低中央土改政策的危害。

中央说,“要使豪绅地主分不到一寸土地,富农分不到一块好田”,他说,“通过阶级就是决定阶级成分,是对这个人决定生死的时候,故要十分谨慎”“如果过去有通过错了的,要在群众大会上说明过去错误了。”通过严格把关,减少被定位地主、富农的人数,避免误判、错判。

他抓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合作劳动法》、发动选举运动、完善基层政权。

他在后方尽力做一些军事指挥。

指挥南下漳州,制定南线作战计划和部署,选定于都河的撤退路线。

他写书。

3万余字的《游击战争》,经过他和周恩来等人的详细敲定,在长征时下发各部队。《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详细阐述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宽阔的胸襟、钢铁般的意志。

1962年,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

“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做这个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调到别个地方去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毛泽东为我们立下一个面对人生低谷的标杆。

我们也许成为不了伟人,但我们可以学习伟人,当你遇到困境,工作中遭遇不顺,情感中遭受打击,生活中遭遇苦难的时候,记住,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读读《毛选》,像毛泽东一样,挺起胸膛,锤炼自己的意志,勇敢向前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