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瞎扯】论共产主义社会的科技基础

【作者是一个不成熟的共产主义者,本文是作者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文章,估计会有很多不足之处以及不严谨之处,另外作者不太清楚如何标记文献来源,如何查找出处……大家就当用来抛砖引玉的科幻小说看了哈~~~本文禁止转载,除特别标注外图片均来自网络。】

 

500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者截图)

 

    1848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宣言》批判了资本主义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但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们发现,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上是定性或者是宏观的描述(如按需分配、物质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等),缺少细节方面的描述。不少人便借此大肆攻击或者质疑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质疑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下,叫这些人,尤其是反动势力,消停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也充分暴露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在细节方面的不足。

    那么,为什么当时并未有较为丰富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细节描述出现呢?辩证唯物主义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末尾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头,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现在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信息技术非常落后,更重要的是,当时关于自动化生产的技术也是非常落后的。在这么一个科技大进步刚刚开始,但科技仍不发达的时代,自然难以做出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科技基础的细节描述。而在基础科学日趋完善、技术水平较为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对未来进行更加合理以及更加细节化想象的能力(科幻小说的兴起便是这种能力的表现之一)。

500

第一次工业革命

500

现代城市

500

科幻小说《三体》

 

    现在,该轮到我们向前看了。

 

 

    现代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些基础概念:物质,能量,信息;时间,空间。对于共产主义学说,当然不能忘了人这个基本要素。

    科技水平的衡量,自然离不开这些个要素。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人类所能操纵的这些要素及其组合的尺度范围,就是人类科技水平高低的表现(此处定义较为模糊)。我们便可以根据这些个要素来确定共产主义社会的科技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按需分配(并非按欲分配),没有阶级和剥削,劳动被消灭。这些特征反映在科技基础上,以物质、能量、信息为主要要素,可以得到下列结果:

 

    物质:1.大规模高水平自动化;2.人类社会物质循环系统。

    能量:1.实用型可控核聚变技术;2.人类社会能量调配、储存、回收系统。

    信息:社会信息系统。

 

    “物质2”“能量2”是分别以物质和能量为主要素、同时结合信息要素的点。

 

    下面进行分点阐释:

    物质:1.大规模高水平自动化

    这一科技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根本保证,它能将人类的每日平均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到忽略不计的地步,它是消灭劳动的杀手锏,它将使剩余价值规律失效,彻底抽去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但是,要保证其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必须结合物质方面的第二点科技。

500

自动化

    物质:2.人类社会物质循环系统

    总有一帮人借着环保的名义攻击共产主义社会理论,认为它是不能实现的,实现了也不可持续。诚然,如果只有大规模高水平自动化,一昧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知补偿的话,这样的“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确实是不可持续的。但他们忘记了,物质,是可以循环的!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一个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并且,这将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内生型的文明。在那时,产品被生产出来,不是作为“生产——消费”的单链条中的单调开端,而是作为“——生产——消费——回收——生产——”循环中的重要而又普通的一环,其中的每一环又是为整体循环服务的。当然,生产和回收环节是需要大规模高水平自动化支撑的。

    人类社会内部的物质循环,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保证了物质的丰富性。这也意味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将变得很低(这方面的自动化进程似乎相对而言比较困难)。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某种元素)有一部分是被贮藏在一个“库”内,缓慢地向外界吸收物质,同时又向环境缓慢地释放物质,而“库”本身的容量又是很大的,这就使得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人类社会的物质循环系统可以参考此种样式,而且这样应该是要以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的(也可能不要,实现了再说)。

500

循环经济

500

“月宫一号”

    能量:1.实用型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一技术所能提供的能源近乎无限,它将从根本上抹除能源的稀缺性以及能源枯竭的可能性。

500

科技部文件(作者截图)

    能量:2. 人类社会能量调配、储存、回收系统

    哪怕在能源近乎无限的时代中,能量一样是要节省着用的。一方面能量仍是需要调配的(这里的实用型可控核聚变仍然是社会层面的,即一个发电装置负责某一较大的空间上的区域,单人的以后再说),另一方面,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这些发出电能总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耗散成为热量,单位时间过多的热量耗散总不是件好事(让地球变热),能量的调配、储存、回收也因而成为必要。(温差发电?)

    信息:社会信息系统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万物互联。社会内部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可以被感知,社会将变得透明。它也是社会层面分配的重要前置科技。

 

500

  

万物互联

    以上科技是作者认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科技基础。

    以上科技必须掌握在最广大人民的手中,绝对不能落在资本家的手中,否则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是少数资本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了。

    以上科技在现在已经有所发展了,社会信息系统具有上述科技的前置科技的特征,根据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它是最有可能最早到来的。大规模高水平自动化应该是人类社会物质循环系统的前置科技。

许多科技是在社会层面实现的。

 

 

    其实还能展开更多,尤其是关于科技实现的转折点、过渡期问题(科技实现的时间顺序的排列组合及其影响等)。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时间、空间”要素。这篇文章还是太过专注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了(有点唯生产力论),生产关系方面还是谈的太少,继续展开的话就更好了。作者的能力还是很有限的。

    单独的科技进步(生产力进步)并不能让我们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相应的生产关系转变才行。我们不能排除这一转变失败,革命果实被反动势力夺取的可能性,科技的力量毕竟是强大的。也有可能反动势力主动阻止科技进步,或者实行科技封锁。人的因素在强大的科技面前还能发挥根本性作用吗?不知道。

    但是我始终乐观地相信,未来,是属于人民的。

 

 

 

欢迎各位同志在评论区补充更多内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