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测一下我国登月行动路径
刚刚看到新闻 我国新测试飞船 返回会在远地点开始。这基本就是登月返回的最后阶段模拟。所以猜测下我们的月球行动的下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当然是 绕,落,回。回也马上就要执行了。那么下个阶段会是什么样?在这里猜测一下。
猜测是 无人站,载人登陆,有人临时照料站,有人长期站,月球轨道站,月球基地。这样的顺序。
首先必然是无人站,应该在月球正面,估计就在常三的附近,主要用来测试相关技术和占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主要建设地球轨道站及完善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基础设施。预期时间是2020--2028年期间。
其次是载人登月,这个目前看应该也会在月球正面,毕竟这里相对安全可靠一些,但这次登月应该和美国的登月类似,以短期考察为主。有趣的应该是登月过程。应该采用人员,飞船,分别发送到地球轨道空间站,在轨道空间站组装检查后前往月球的模式。这样各个阶段的危险都是可控的。人员到达地球空间站将是常规操作,安全可控。飞船会分段发射到空间站,在空间站组装。然后从空间站出发去月球。这样飞船的对接和检测也可以在空间站支持和保障下进行安全可靠。前往月球后基本流程类似阿波罗。登录位置应该会靠近之前的无人站,同时无人站也会储备一些应急物资。这样降落和考察及返回初始阶段也是安全可控的。然后是返回,返回在月球轨道对接或直接返回至地球轨道空间由地球轨道空间站接应都是可以的。当然顺利情况当然是月球轨道对接后直接返回,最后阶段就类似于当前这个飞船的最后返回姿势。预期在2030--2035年期间。
再下来应该是有人临时站,长期站了。这个猜测会在月背,在进行这个之前过程中会建立月球轨道通讯系统和月球定位卫星系统作为月球基础设施。月背也会先建立无人站,主要会是天文观测。然后是短期有人站类似之前的登录,主要是验收无人站的扩展设施和确认设备情况并取回一些产品。预期2040--2050期间。
在临时站和长期站直接会建设月球轨道站。想要有月背长期有人站必须要有这个。同时有了月球轨道站就可以开行真正的定期船,从月球轨道站到地球轨道站的定期航线。使月球设施真正开发和使用。这个阶段同样在上个阶段范围内。
最后在上述目标达成就可以将长期月背有人轨道站扩展为月球基地了。月球基地将是我们人类的第一个地外定居点,成为为地球文明发展的真正里程碑。预期在 2060-2080期间,其实主要是看地球上可控核聚变做到哪一步了。
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成为真正引领地球文明前往星辰大海的先锋!
【修改&说明】
1.这里的核聚变相关,是指想要将考察站升级成为基地或城市的先决条件。毕竟相对于科学探索和技术开发为主的考察站有基地或城市都需要极为大量的能量,不论是矿业开采、冶炼、工业制造(造舰)等都需要大量稳定的能源。太阳能不可行需要太多的配套设施,功率密度也不行,裂变电站长期看也不行。只能期待聚变技术的突破和进步。
2.采用上述的登月路径其实就是先期测试定期航线,且用这样的方式登月也意味着我们会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宇宙飞船航行(指完全在宇宙中航行)。
3.感谢各位的留言,期待更多的沟通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