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明之母:为什么中华文明的发展比东亚其他地区早得多?

网文都是原文翻译,因此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本网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

           

 

亚洲文明对话

当今的亚洲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21世纪世界地缘格局变动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亚洲的整体性崛起。新世纪以来,发展中亚洲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球,2017年亚洲GDP总值为29.4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36.5%,而北美洲及欧洲占比为别为27.4%、26.1%。欧、美、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四百年来西方一家主导世界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当今的亚洲也是文明多姿多彩的亚洲,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XI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的致辞中指出,“亚洲各国都有古老灿烂的文化,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在多姿多彩的文明背景下,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亚洲人民期待的是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亚洲既需要加强经济对话合作,也需要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500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博鳌亚洲论坛注重经济议题的对话合作、共同协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则是强调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以文明的力量化解世界发展难题。

可以说,创建亚洲文明大会既是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是为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世界实现更好发展再次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文明之母:为什么中华文明的发展比东亚其他地区早得多?

 

 

 

                 

Feng Jiaxin

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专业

studi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在现代汉学界中,文明的黄河单一起源理论已经过时了——尽管黄河地区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因为汉人主要来自汉藏地区的黄河文化区,而且他们今天显然仍然说汉藏语系的语言。自2018年以来,黄河已被普遍认为是整个汉藏语系的起源地。

那些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得最早,是因为它拥有黄河的人似乎还没有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中华文明实际上是由以黄河、长江和辽河为中心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中国地区拥有丰富的耕地和河流,这使得中国比东亚其他地区更适合于文明的诞生。

由多个国家合一而形成的中华文明,也回答了几个世纪以来困扰着中国的起源问题,因为与其他文明不同,中国人没有一个单一的创世神话,也根本不太关心这样的神话。由于融合了如此多不同的文化,很难有一个线性的文明起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话将变得更加融合和难以分割。中国民间宗教是一个混合的整体,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崇拜形式,成千上万的神和成千上万的故事。

所以说中国人是第一个在东亚发展出文明的人,这既是对的也是错的。当时“中国人”的身份还不存在,但发展这些文明的人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中国版图内,并最终成为现代汉族人的祖先。

那么,为什么黄河文明很特别地变得比其他文明更具统治性呢?可能是因为黄河容易泛滥。对黄河流域人民来说,洪水既是他们的生命线,也是他们的灾难。由于有通过工程项目控制河流的需要,这将导致技术进步和更复杂的社区结构。据说半传说的夏朝是由一位通过技术控制洪水的工程师大禹建立的。

这最终会导致黄河文明比其他河流文明更加强大和复杂。例如,黄河文明设法发明了自己的书面语言(汉字),而东亚其他人却从未发明过。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壮举,而且非常罕见,因为文字的独立发展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只有在四个文明(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埃及文明)中才能实现。基本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写作系统要么是从这些系统中派生出来的,要么就是从它们那里得到了灵感。

500

 

 

 

                 

Matt Riggsby

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硕士

MA Archaeology, Boston University

有许多先决条件和情况有利于文明的诞生,其中之一是相对复杂的农业。一个社会必须在足够少的地区种植足够多的粮食,以便不仅能够养活人口稠密的农民,而且能够将足够多的剩余粮食运往未来的城市中心,以养活人口稠密的非农民。这需要几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出高效可靠的农业,所以文明往往出现在农业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地方,中国平原的情况相对于韩国或东南亚更为如此。

此外,文明往往出现在穿过沙漠的河谷地带,或者至少是相对干旱的地区。不是有河谷就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预料到文明会很早在湄公河或亚马逊河流域出现,但实际上在那里出现得相对较晚。肥沃、交通便利的河谷和邻近的荒地的结合,明显地定义了一个理想的居住区。不断增加的人口不可能只是分散开来,与邻居发生纠纷的人也不可能只是搬到别的地方。相反,他们必须对冲突做出不同的社会反应,其中之一就是复杂的、等级分明的社会,也就是说文明。同样,我们在黄河沿岸看到了这一点,而在东亚其他一些地方却没有。

500

 

                   

Jonathan Buttall

前私营部门行为健康领域退休专业人员

former Retired Professional in Behavioral Health Field at Private Sector; Public Sector.

可能部分是因为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伟大的统一者秦始皇。

500

在那个时期,相似的种族分成了6个国家,他通过一些战争和其他军事行动把所有国家统一起来。这导致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的诞生,这个帝国一直延续到今天。知识和经验的结合使中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中国不仅仅是这样,它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它比欧洲或其他东亚文化更早地发展了科学、数学和医学技能。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西安,一个中国中部的著名城市,你可以找找他们的标志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涵盖了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7000年前的真实文物。

500

500

500

以上照片拍摄于2014年,来自上述西安的博物馆。

中国正在努力遏制冠状病毒,以闪电般的速度建造大型预制医院,并研究如何结束这一流行病。与此同时,我们所知道的一个所谓的发达国家有一位总统、副总统和卫生与人类服务内阁的行政官员,他们似乎还介乎于否认问题或尽量降低目前在美国出现的病毒问题的影响之间。

 

                  

Paul Zhu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04年至今)

Founder, CEO (2004-present)

黄河及其广阔的流域是由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形成的,没有哪个东亚国家有这么肥沃的土地。

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有争议的,中国人民有抗击自然灾害的传统。关于中国先民抗击洪水的民间故事代代相传,至今仍十分流行且很有意义。你知道这条河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高出地面10米吗?(黄河-维基百科)这显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这与埃及人对尼罗河,或印度人对恒河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

500

 

                    

Haiyan Chen

中国人

Chinese

所有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有几个要素:

1. 靠近河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水源。

2. 地处平原,自然资源丰富,适宜人类居住。

3. 农业技术发达,通过种植可以为人口发展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

500

 

 

            

Anonymous

匿名

与其他东亚人相比,中国人的智商更高,这是因为黄河流域的农业技术复杂,而且他们一直需要抵御原始蒙古人等草原民族的入侵。

500

 

              

Jeff Swann

经理(2013年至今)

Manager (2013-present)

位于每年洪水泛滥的河流上,泥沙沉积使土壤保持肥沃,并在那些有利于早期文明的土壤中种植一年生粮食作物,无论是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还是印度河都是这样。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因素,但你不能忽视河水泛滥。

500

 

 

                  

Donald Zottnick

居住在内华达州,华盛顿特区,加利福尼亚州,关岛,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俄亥俄州,蒙特州(1966-2013)

lived in NVA, Wash DC, CA, Guam, AZ, CO, OK, MT (1966-2013)

你的问题是预设的,可能表述有错误。同时,你需要定义你所说的“文明”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元素构成了“文明”。

如果我记得没错,弗朗西斯·福凯马纳把它精确地减少到四到五个元素:一个政治实体,如国王和王国;一个规模足够大和可治理的民众;一个既定的官僚体制;一种征税方法和一个军事组织。

所以,你将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社区,村庄,或一堆人。

印度河流域有很早的文明,通常是莫亨乔·达罗(Mohenjo Daro)所引述的,在与苏美尔和埃及相当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起步很早,但并不早于中东、北非、现在的巴基斯坦。

最近的埃及文明被较新的考古学文物推迟了一到两百年,所以也许,它与苏美尔文明(Sumer)是同时期的,或者在它的后面。

这样一个问题需要用定义文明的语言来表达,同时还要有独立的人工制品和年代测定方法来支持。

最后,除了欧亚北非或中国的例子之外,美洲也有文明,那里有存在了几千年的高度发达的社会。

500

500500

公众号:樱落网

更多海外看中国译文,持续更新中

因敏感字限制,本文有删节。

如需查看完整版及更多译文可点击 这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