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国奶农一天要倒掉1400万升牛奶 为什么他们不做成奶酪或奶粉?
●记忆里倒牛奶是资本主义大萧条时代的标志
很多70后、80后一提起倒牛奶,就自动脑补出一张图片:脑满肠肥的美国资本家,将一桶又一桶的鲜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岸边却站着因为经济危机挨饿的美国穷人。这个场景大家都熟,因为从小大家都学过这张配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重要事件——1929年美国“大萧条”。
它试图要说明,当时英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会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穷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没钱而挨饿,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于是,“倒牛奶”成了几代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的最直观印象。
●事实上,当年倒掉牛奶是奶农理性选择的结果
其实,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农业就因为生产过剩等原因开始了衰退,1929年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牛奶明显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奶农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保存牛奶,等待价格上涨,但这对于保鲜极为困难的牛奶显然不适用,别说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了,就连当今的中国也很难做到。北京延庆县奶农因为牛奶滞销在接受采访时说:“冬天天气冷,奶站有个储奶罐,能储存3吨奶,但是每周得清罐2次,多余的奶只能被倒掉”。
第二是降价销售,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
第三就是很多人后来看到的倒掉滞销的牛奶。大量鲜奶由此退出市场,市场就由供大于求转为供求平衡,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跌了。甚至极端情况下,奶农会干脆杀掉奶牛。
为什么不做做好事,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因为那样做会让本来就萎缩到很小的牛奶市场更变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奶更是卖不出去,奶农的生活也就彻底无以为继了,牛奶业会彻底垮掉。
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市场上奶农数量众多,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很多奶农竞相杀价出售牛奶。不可能保证所有奶农为了维持牛奶价格自发倒掉自家的牛奶。因为牛奶倒掉了一分钱都收不回来,而如果能有机会低价出手,至少能回收一部分成本,尤其是对无以为继,即将破产的奶农而言更是形同救命。然而资料查到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这就比较合理了。
但是现代社会,冷藏能力和食品加工能力都大幅度提高,那些要倒掉的牛奶为什么不能做成奶酪或奶粉呢?这样还可以相对长期保存,等待市场转暖?看看网友都怎么说的吧?
Colin Bravi
前美国海军陆战队KC-130飞行机械师(1991-1995)
former KC-130 Flight Mechanic at U.S. Marine Corps (1991-1995)
问题是,每个人都已经尽可能地在运转自己的设备,几乎没有剩余的能力去做其他的事。
以威斯康星州为例。农民给奶牛挤奶,并签订合同将牛奶卖给特定的奶酪生产商或牛奶灌装商。奶酪生产商可以把他们的奶酪卖给迪吉奥诺做比萨饼,或者卖给Gehl’s 公司做纳乔酱,灌装商可以灌装好后卖给杂货店,用半品脱的纸箱装好了卖给学校。这些生产商都在尽可能的运转他们的设备,如果他们能做点什么的话,他们决不会让设备闲置下来。
Gehl’s 是世界上最大的纳乔奶酪酱供应商之一。如果你在体育赛事、电影院或加油站吃过玉米片,你很有可能吃过Gehl’s的奶酪酱。现在体育赛事和电影都取消了,没有人在球赛或剧院买玉米片。电影院和体育场都不卖纳乔酱了,这意味着Gehl’s也就卖不出去了,反过来就意味着Gehl’s公司不再需要农民的牛奶。农民们又不能把牛奶卖给不同的加工厂,因为每个加工厂都有他们自己的供应商,他们连自己的牛奶都处理不过来。
但牛不是机器,你不可能把它们关掉,奶牛需要每天挤奶。没有买主的话,农民每天生产的牛奶卖不出去也不能储存。奶农们减少产量的唯一办法就是有选择性的宰杀奶牛。但是当情况恢复正常,牛奶需求恢复到正常水平时,这些农民又没有足够的奶牛来生产所需的牛奶。
那么,农民该怎么办呢?要么现在就削减成本,杀死一部分奶牛,然后等到事情过去,一切恢复正常后,减少牛奶的供应;要么现在就这样过,希望喂养成本不会让他们破产。
这与囤积导致厕纸短缺的问题是一样的。并没有大量的机器处于闲置状态,现在供应链上下的机械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转,为正常需求储备库存。突然间,人们开始采购一辈子需要的量,导致需求大幅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货架空空如也。现在人们已经停止囤积厕纸了,无论是因为他们自己恢复了理智,还是商店限制了他们的购买量,厕纸的正常日用量与其正常日产量基本持平了,但要过一段时间货架才能被重新填满。
Kathy Godin
前法院记者
former Court Reporter
因为没有足够的买主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你忘记了还有餐馆,学校,大学,酒店,汽车旅馆,医院,养老院,还有遍布全国的航运企业可以来购买,但是还达不到美国人民和企业通常会采购的量。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供他们使用,把牛奶做成奶酪,那是个好主意,还可以做成奶粉。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倾倒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牛奶。
不幸的是,这些母牛仍在继续繁殖,而他们依然把小牛从母牛身边赶走,把他们做成小牛肉,然后把所有的牛奶倒掉。是时候让这些母牛休息一下了,让她们成为母亲,哺育她们的孩子。现在这种行为真让我感到恶心。
Dallas Herrmann
从小务农,至今仍活在梦想中
Grew up farming, still living the dream.
这是一辆运奶车。
肯沃斯T800牛奶罐车- MTL街道清洁工
农民们用它们一次运送5000加仑的液体奶,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些牛奶。
当那些有能力一次处理5000加仑液态奶的企业生产能力饱和了,牛奶也就无处可去了。人们正在制作奶酪,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所有的乳脂都制成奶酪——即使你这样做了,还是会留下成千上万加仑的脱脂牛奶,这基本上就是牛奶中的水,处理它们比处理好牛奶还要难。
Chris Smith
佛罗里达大学工程硕士(2000)
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0)
和牛奶一样,奶酪也有保质期,只是稍微长一点,但也不是很长。尽管奶酪的销量逐年增长,但并没有出现大幅提升。
像美国奶农这样的合作社通常会使用干燥机,也被称为平衡机,当灌装厂的牛奶需求量较低时,他们就用这种机器来处理过剩的牛奶。这通常发生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比如寒暑假,此时学生的消费量会减少。
这个时候,那些干燥厂将会加紧生产奶粉,主要是脱脂奶粉和全脂奶粉,保质期在一年以上。他们会取消假期全力生产。
但你仍然需要一个市场。其中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就是亚洲,尤其是中国。中国对本国的奶粉供应商缺乏信心,因为他们经历了三聚氰胺那场灾难。于是他们开始转向进口牛奶,尤其是婴儿配方奶粉。越南是另一个不断增长的出口目标。大多数家庭在回家的路上都会从小商店购买奶粉,因为有冰箱的家庭实在太少了。
以莱皮诺食品为例。这家没人听说过的大公司,他是必胜客、达美乐、棒约翰、墨菲爸爸、查克奶酪和大多数主要冷冻品牌的唯一供应商,他们生产了杂货店里大约75%的马苏里拉奶酪棒和超过一半的马苏里拉起司。我经营的奶酪厂每天生产50万磅的奶酪,当我搬家的时候,产量已经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他们和DFA签了一份供应牛奶的合同,他们要求足够的牛奶来满足他们的销售。如果他们的奶酪销量没有增加,为什么他们要购买更多的牛奶,来增加他们的劳动时间和机器成本呢,难道就为了一些没有市场的东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牛奶的持续运输问题。一个农场可以存放一罐牛奶长达72小时,然后需要泵出牛奶并清洗牛奶罐。但大多数农场并不是为了长时间储存牛奶而建造的,他们一般让运输公司定期来取。当我们向未来的员工,展示我们从未关闭的全天候运营模式时,我们会告诉他们,“因为我们无法阻止奶牛在周日和节假日产奶,所以我们会让它们一直工作。”所以,如果错过了一辆车的取奶时间,而农夫又刚好有一个牛群要来挤奶,牛奶又没有地方装的时候,他们就只能把牛奶倒掉。
农民们以前也倒过牛奶。通常情况下,你会看到他们停止使用rBST(一种让奶牛生产更多牛奶的激素),合作社会帮助农民宰杀牛群(这可能会很困难,因为牛肉工厂也正满负荷运行,农场主需要先把牛送到他们那里)。我记得在2009年的时候,牛奶价格被砍了一半,农民每卖出100磅牛奶就会损失5美元,但是你没法把你的奶牛赶走。因此,有些人放弃了事业,有些人宣布破产,还有些人被买断,大多数人耗尽了他们的积蓄。
Michael Bass
从出生起就是美国公民
US citizen since birth
这就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过去,奶酪是挤牛奶的农民自己做的,或者由他的家人来做。它是小批量生产的,所以如果他突然发现自己卖不了牛奶,他就可以把它做成奶酪。这批货数量不多,他应付得来。
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农场实现了工业化,它们更大,效率更高。现在的奶酪通常是在工厂里由完全不同的人制作出来的。
你想提高家庭奶酪作坊的产量很容易,但你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提高奶酪制造厂的产量,而且很可能工厂也不想这么做。市场对牛奶的需求下降,并不会使奶酪的需求量提高,增加产量只会让价格变得更低。
George Ellis
1977年就读于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的南科罗拉多大学
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olorado, Pueblo, CO (1977)
冠状病毒疫情不会直接影响牛奶。
牛奶是易腐食品,必须冷藏,但奶农没有冷藏牛奶的设备。挤奶后,牛奶被保存在储奶罐中几个小时,直到牛奶经销商的罐车来农场收集牛奶。
在人口稀少的牛奶产地,小学是牛奶的主要购买者,然而,由于冠状病毒疫情,学校被关闭,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市场对当地生产的牛奶的需求,而且由于奶农们不能冷藏牛奶,也不能停止挤奶,所以他们只能倾倒牛奶。
用牛奶制作奶酪是有道理的,但是,必须有奶酪产品的购买者,而且市场对奶酪的需求并没有增加,因此,农民还是要把牛奶倒掉。
愿上帝保佑你。
Earl Vance
研发工程经理(2018-至今)
R&D Engineering Mgr (2018-present)
由于我们的制造系统规模有限,我们无法采取过度投资的办法来将牛奶用于其他用途。
如果液态奶不能用于学校午餐和餐饮服务,那么它也没有其他用途。
此外,即使有其他用途,现在在市场需求上也大不如前。花费10-100倍的钱来加工根本卖不出去的产品是没有经济意义的。
即使美国农业部开始购买奶酪,加工商可能仍会选择关闭工厂并强制倾倒牛奶。因为政府永远不会花足够的钱来支付制作奶酪的所有成本。
由于经济损失从多个方面打击了农民和加工商,而且没有具体的结束时间,因此增加农民损失并加速企业破产是非常愚蠢的。
Ken Kahre
生活在美利坚合众国
l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因为农民不做奶酪,至少大多数农民不做。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的奶酪绝大多数是工厂生产的。他们从农民那里购买牛奶,然后把牛奶制成奶酪。但如果奶酪销售出现下滑,他们就会停止向农民购买牛奶。
他们和农民在同一条船上。
公众号:樱落网
更多海外看中国译文,持续更新中
因敏感字限制,本文有删节。
如需查看完整版及更多译文可点击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