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俄军突然放弃双壳艇优势,转身学习美国单壳潜艇技术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现代化潜艇主要有两种设计,分别是单壳体潜艇和双壳体潜艇,一般来说美国潜艇都是采用单壳体构造,而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潜艇,普遍是使用双壳体构造。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国和俄罗斯的潜艇发展,几乎就代表着单双壳体潜艇的发展。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俄罗斯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分别是单双壳体潜艇的典型例子。如果双方继续坚持自己的路线,未来美俄潜艇仍然会是单双壳体潜艇的典型代表。

500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方面开始出现了改变,他们也开始寻求单核体潜艇制造。例如其最新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就采用了局部单壳体的设计。其常规潜艇拉达级更是直接使用单壳体,而美国方面则没有发展新的双壳体潜艇。那么,长期以来都坚持使用双壳体潜艇的俄罗斯海军为,何开始走向单壳体潜艇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单双壳体潜艇的区别和优劣来说起。

潜艇采用的单、双壳体结构,不光是技术原因,也有战术指标的需求问题。当初在冷战时期,潜艇采用双壳体结构设计还是比较流行的,特别是苏联海军对双壳体结构潜艇情有独钟,当时双壳体结构设计的确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双壳体日渐式微,很多国家新型潜艇都基本是采用单壳体或者是单、双壳体混合结构设计。

500

首先,双壳体潜艇并不是有两层外壳,只不过是在耐压壳体的外层有一层包裹物,这层包裹物和内部耐压壳体之间是压载水舱。说白了,双壳体潜艇比单壳体潜艇多出了很大一部分壳体间的空间,双壳体潜艇在航行过程中,内部的耐压壳和外部的非耐压层之间全充满了海水。由于双壳体前景的外层壳不需要考虑耐压性,因此可以随意做成各种形状。一般来说会尽量做成水滴形,因为这种形状拥有较高的水下机动性。而单壳体潜艇唯一一层外壳就是耐压壳,因此潜艇的中部一般都加工为容易制造的圆柱形,只能在首尾两段区域做成流线形。

500

两种壳体的潜艇各有优缺点,总的来说单壳体潜艇空间利用率更高,双壳体结构设计导致潜艇的体积和排水量过大,资料显示,两艘水面排水量相同的单、双壳体潜艇进行对比时,双壳体潜艇的水下满载排水量要比单壳体潜艇高出20%以上。在同等直径下,单壳体潜艇内部的空间远比双壳体潜艇更多,因此也就可以部署更大的声纳,和更多的降低噪音的设备。双壳体潜艇的耐压壳内部容积、空间相对较小,潜艇内部结构设计困难,武器装载量较低。同时,单壳体的结构更加简单。其缺点在于一旦发生损害,潜艇的安全就很难保障,甚至由于单壳体结构,一被损伤就会导致整艘潜艇无法长期使用。冷战时期就曾发生过美俄潜艇碰撞,美军单壳体的潜艇遭受撞击之后单壳体难以修复,直接退役的故事。

500

双壳体结构的优势是潜艇储备浮力大,生存能力强。双壳体潜艇的优缺点和单壳体潜艇刚好相反,双壳体潜艇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体积过于庞大,在静音降噪方面也是一个累赘。双壳体潜艇的体积、排水量明显增加,会使得潜艇的机动性降低,高速性能较低。单壳体潜艇的主压载水舱通常位于首位段,在水下状态时稳性会比水面状态高。而相比之下,双壳体潜艇的主压载水舱分布在舷间,水上稳性大于水下稳性,在下潜的过程中稳性是越来越差的,尤其是在实施紧急上浮和下潜的时候,稳定性的变化将非常剧烈。在操作性能方面,双壳体潜艇的旋回性能和变速性能比单壳体潜艇要差一些。

500

其次,双壳体潜艇体积更大,航行摩擦阻力大,声纳反射信号也会更强,更加容易被发现。只有在航速在6节以下时,双壳体的轻外壳才可以对潜艇内部噪音形成有效“遮隔”作用,且拥有更多隔舱,更有利于采取降噪措施。但是在高航速下,双壳体容易被动力系统产生的震动和水流引发的较高噪音,甚至可能出现共振现象,这一点单壳体在高速下降噪更有利。冷战时期的苏联潜艇被形容为“水下拖拉机”,即便今天俄罗斯潜艇噪音水平也比美国高,双壳体结构至少是原因之一。

500

同时,内外壳体之间的焊接非常困难,困难到曾经有工人在焊接过程中晕倒。但双壳体潜艇的优点也非常明显,由于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壳体,可以利用压载水舱的空间来增强潜艇生存性能。鱼雷在击穿双壳体潜艇的外部非耐压壳之后,会遭到两层壳体中水流的阻挡,很难伤及内部耐压壳。西方媒体就曾经做过悲观的预计,那就是至少需要两枚鱼雷同时打击一个地方,才能摧毁典型的俄军奥斯卡II级核潜艇的双壳体结构。这种预计虽然过于悲观,但部分地体现了双壳体的防御性。

500

不过从今天的角度看,双壳体潜艇的构造还是弊大于利。双壳体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艇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所以单壳体或者是单、双壳体混合结构设计开始成为新型潜艇的主流设计。今天核潜艇的生存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隐蔽性,发现即摧毁成为了现代战争的经典特征,继续依靠所谓的防御能力,来追求生存性能,还不如增强潜艇的隐身性能。就算双壳体潜艇可以凭借压载水舱,拦下一两枚鱼雷的攻击,但被发现并造成伤害之后,外壳设计被破坏,其噪音信号特征会变得非常明显,被击沉是迟早的事。能够部署更多声纳和电子设备,并且拥有更好隐身技能的单壳体潜艇,取代单壳体潜艇是趋势。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