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秦始皇的骗子
忽悠秦始皇的骗子
在秦代方士很流行。在齐地和燕地,这样的方士很多。战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时,便有大批齐、燕方士入海求蓬莱仙药。和徐福同时代的方士也有很多,像卢生、韩终、侯公等。徐福作为方士中最著名的一个,为始皇入海求药,是可能的。这些装神弄鬼的引起各种严重后果。《泰山方士与道教的产生》 泰山碧霞祠 2016-06-04
秦始皇一命呜呼,江山玩完,天下大乱,喜欢这样的骗子。
徐福,即徐巿(是“巿”〔fú〕而不是“市”〔shì 〕),字君房,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祖籍是今山东省龙口市徐福镇人或为烟台市齐郡人。就是个忽悠秦始皇的方士,竟然还担任秦始皇的御医。
《史记·乐毅列传论》:" 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安期生,亦称安期,生卒年不详,琅琊郡人。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到汉武帝时期,方士李少君曾对汉武帝刘彻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
《史记》说他师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学,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登琅琊台,期问与安期生交谈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给他,但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汉书》说他为策士,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多谓其居海上之神仙。《史记·封禅书》:"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汉书·蒯通传》:"通善齐人安其生,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肯受。"苏轼《安期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陆游《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传说,安期生寓居海岛时,以巨大海枣为食。《史记·封禅书》:李少君对汉武帝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后因有"安期枣"之称。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清方文《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橹别江沙,送我安期枣似瓜。"郭沫着《董老行》:"传食共分秦侯瓜,延年白有安期枣。"据旧志载,斋堂岛上旧有海枣出产,八月开花结枣,次年春夏成熟,是否系安期枣,待有识者考之。
安期生对秦汉燕齐方士活动、方仙道的形成、秦始皇屡遣方士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影响很大,成为当时帝王重视、方士尊崇的仙人和中国道家史上的名人。
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秦始皇离去后,安期生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巿(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能与秦始皇长谈三昼夜,足见安期先生的知识之渊博。据说秦始皇三次东巡琅琊,三次到天台山,第一次与安期生长谈三昼夜,第二次到访时已经见不到安期生,于是天天远眺东海,并派徐福出海寻找,可谓是望眼欲穿,找不到安期先生便"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并将天台山中的山谷改名为望仙涧。汉武帝对安期先生的留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临淄人李少君对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齐地方士栾大(汉武帝迷恋求仙方术,连女儿都下嫁给栾大)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于是汉武帝先后七次东巡琅琊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天台山上仍然有秦皇汉武望仙台,秦始皇所建安期祠已不在,但遗址犹存。据说安期祠有对联一幅"师黄老颂黄庭悟黄道位居北极真人,采仙药炼仙丹修仙体成就千岁神翁",但作者已经无据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