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3年建3000个鸟窝疏导电网“钉子户” ,这件事就差一个吹牛的“公知”了

来源 | 生态海南(shengtaihainan)

以往,电网与鸟儿互相“伤害”是一个难题,鸟儿因在线路上筑巢易触电受伤甚至死亡,电网也受鸟儿影响易发生跳闸故障。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海南电网经过摸索,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增设人工鸟巢,既解决了鸟儿的“住房”问题,也避免了线路故障的发生。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获得广泛点赞。

海南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适合鸟类生活,也是鸟类的天堂。海南海岸线绵长,尤其在我省东部地区,因常年受台风影响,海岸基本没有较高树木,因此输电铁塔就成为了鸟类停留栖息和筑巢的首选,但进而也引发了供电线路跳闸等问题。

“海南是大白鹭、苍鹭等大型禽类从东亚迁徙到澳大利亚的中转站,它们每年都会在海南停留一个冬季。”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说,这些大型禽类喜欢栖息在制高点,电力线路铁塔是沿海区域的高地,而它们站在电线杆上还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据介绍,每年3月至7月是鸟类繁殖期,大量鸟儿开始筑巢产卵。输电线路多经过湿地、鱼塘、田地等食物及水源丰富的鸟群聚集区域,电力线路铁塔也就成了它们“安家”的优选之地。

尤其是黑领椋鸟等小型鸟类喜欢将巢筑在输电线路顶部,它们在筑巢过程中极易触碰导线造成线路故障跳闸,给线路维护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500

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员工爬上海口110千伏长西Ⅰ线30号杆塔给鸟儿安装人工鸟巢。

近日,在海口110千伏长西Ⅰ线30号杆塔上,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员工又搭建了几个人工鸟窝,变传统的驱鸟防鸟为引鸟护鸟。

据介绍,人工鸟巢是用耐腐蚀、抗老化的不锈钢网制成,将原有的鸟窝挪入,或放入较结实的稻草后,再将其放置在铁塔远离吊点的安全位置,引导鸟类在人工鸟巢上筑巢繁殖,实现防堵与疏导相结合的防治“鸟害”目标。

500

人工鸟巢内已有鸟类繁育。

据统计,为了让鸟儿和输电网和谐共生,助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该公司已累计在架空输电线路上为鸟筑巢近3000个,今年还将计划安装1000个左右。

“从驱鸟到引鸟护鸟,海南电网的转变有效保护了海南岛鸟类的生产活动和种群良性发展,对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环境作出了贡献。”卢刚说。

目前,海南电网正与鸟类专家共同研究鸟类迁徙路径、鸟类分布等工作,同时绘制电网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保护鸟类同时降低“鸟害”,为呵护绿水青山,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还会将生态防鸟工作贯穿电网建设中,护鸟、留鸟,守护海南绿水青山。”海南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是被动驱鸟,功夫花了不少,效果还不明显;如今主动护鸟,只是多架设了人工鸟巢,便解决了两难问题。由“驱”到“护”,行为方式的变化,折射的是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相比于传统“驱鸟”“防鸟”举动,人工鸟巢的方法之所以更有效,就在于它尊重并顺应了鸟类的生活习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这正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精心呵护生态环境的生动案例。从被动驱鸟到主动护鸟,电网和鸟类从“敌人”变成了朋友。这也提醒我们,各类发展举措、项目建设等,只有始终坚持生态为先,多一些生态视角,多站在生态环境的角度想问题,才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在海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三亚鹿回头风景区曾经人工模拟金丝燕山洞,成功吸引多只野生金丝燕到访并在洞里安家;陵水修建吊罗山旅游公路时给大树让道,让出了路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风景;7只白鹈鹕飞到海口龙泉镇美仁村过冬,村民成立8个护鸟队24小时巡逻护鸟……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例子,勾勒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也折射出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让人欣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其中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多一些为鸟筑巢、给生态以空间的行动自觉,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事实上,给生态以空间,就是为发展拓空间。爱鸟,爱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深刻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项目建设每个环节里,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举动中,我们定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色更足、品质更优。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