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朱丽叶是男人名,安禄山是女人名?|文史宴

文/平沙无垠

中亚以西的字母文字区因为拼写来源于读音,某文明的一个名字往往可以演变到多种文明之中,这些名字因为发音的改变和汉语翻译时有意加上各文明的特色,会变得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本文给大家道破一些名字的联系,大家想必会觉得很有意思。

500

英文和其他欧洲语言当中名字来源多种多样,有与圣经相关联的希伯来人名(约翰、保罗之类),有历史上日耳曼蛮族入罗马之后未改旧风的人名(路易、威廉之类),以及继承自希腊罗马传统的人名(亚历山大、安东尼之类)。

在这三大主要来源当中,数第一类漂变种类最多,因为《圣经》的传统不止影响了欧洲,也影响了伊斯兰教世界。下面我就分析几个常见的例证。

 

半个世界都在用“约翰”及其变体名字

1

英文中常见的人名John在汉语中译为约翰,很多初学英语者会感到奇怪,怎么“骤恩”翻译成了“约翰”呢?这个就要从晚明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那时讲起了。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这两国在当时也与教廷关系密切,不过这两国在15、16世纪文教尚不昌盛,在欧洲也被广泛视为武夫之国,所以早先来华的传教士多出于近于教廷的意大利半岛、法国以及德意志诸邦。

此外,当时的拉丁语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近似于文物的语言,而是欧洲正统知识的载体。就连年代略晚一些的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的文章也是用拉丁文而非用英文这种大众俗语写就,所以很多西来人名来到中国的最初来源也是拉丁语。

“约翰”这一译法,就来源于拉丁文圣经中使徒约翰的名字 Joannes,读作“约阿尼斯”,近似于“约翰”,而另一大来源德语之中,对应的名字是Johannes,读作“约翰尼斯”,更近于“约翰”的发音。

英语发音与其它欧洲语言的一大不同,就在于“J”发/dʒ/音而非/j/,这也造成了一系列英语人名读音与其它欧洲语言的不同。后来英语在东土影响渐大,但是这种影响并没有淹没早年拉丁语的译名,所以与 Joannes、Johannes相配的John,还是被译为了约翰。

约翰这一名字还有其它多种变体,譬如法语中的Jean(译为让,哲学家萨特的名就是这个),西班牙语的Juan(译为胡安或璜,拜伦笔下的那个西班牙浪子就用了这个名字),荷兰语的Jan(译为杨),意大利语的Giovani(译为乔万尼),俄语的Иван(Ivan,译为伊万或伊凡),阿拉伯语的يحي(Yahya,译为叶海亚),以及最初的来源,阿拉米语的יוֹחָנָן(Yôḥanan,音为约翰南,唐代景教文献作“瑜罕难”)。

500

伊凡雷帝其实是“约翰雷帝”

 

朱丽叶是男人,安禄山是女人?

2

人名的变化因素,除了不同语言的花样变化以外,还有男女性人名转换。譬如我前面提到的,英语中的John就有Johanna(乔安娜)这一女体变形,在西班牙语里便是Juan变为Juanna(胡安娜,西班牙史上一位女王即用此名)。

不过也有的男女变体会让人感觉十分诧异。莎士比亚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女主的名字“朱丽叶”(Juliet)就来源于恺撒的名字“尤里乌斯”(Julius),更早的来源则是罗马人尊奉的天神,“朱庇特”(Jupiter)这个名字。这么一个多情的女主,却配了这么霸气的名字,实在有点不配套的感觉。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一组来源地更为遥远的男女名字组合,亚历山大大帝的王后——巴克特里亚女子罗克珊娜(Roxana),其名字意为“光明”,来源于祆教对火与光明的崇拜。这个名字还在英语中产生了Susan(苏珊)、Susanna(苏珊娜)或Suzanne(苏珊妮)这样的变体。

但这个名字的男性变体,在西方语言中就十分罕见了,毕竟罗克珊娜所出的中亚和波斯地区离欧洲实在太远,而且这个地区在古代欧洲地中海世界,出的最有名的人也就是她这个女子了。但是有一个冠有此名男性变体的人物,却大大地改变了东土的历史。

这个人就是大唐的头号反贼——粟特人安禄山,他的名字,实际上就是罗克珊娜的男性变体Rokshan(轧荦山或禄山),他得此名字,是因为他的妈妈阿史德氏是一名祆教女祭司,在向光明之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Mazda)祷告后生了这个儿子。《新唐书》误以为“轧荦山”是胡人拜祭的某一神山或战神之名,实属大谬。

500

亚历山大大帝与罗克珊娜

安禄山的名字来源于左边这个女人

这个名字,也影响到了现今的印度,成了一个姓氏,譬如宝莱坞的武打明星赫里尼克·罗斯汉(Hrithik Roshan)的本姓“罗斯汉”,也是“禄山”的变体。

 


佛祖怎样演变成耶教的圣徒

3

不同语言之间变来变去的,不光有人的名字,也有神仙(或为人尊崇之有神性之人)的名字。这类例子中出现得较早的一例,就是埃及神变成希腊神的过程。

希腊之文明,虽然也称得上渊远流长,但比起埃及来,还只能算是小弟弟。甚至,希腊文明的最初发轫之源克里特文明,还有模仿埃及金字塔的小金字塔。

希腊人也一样引进了埃及人的神灵,譬如埃及的法老守护神荷鲁斯(Horus),就在希腊变成了哈尔波克拉特斯(Harpocrates)这个神灵。前者形象极其威严,隼头人身,头戴埃及王冠,腰围亚麻短裙,手持沃斯(能量)手杖与安卡(生命)符号。但到了希腊,人们却只取其幼童之形象,象征初升的太阳,这降级程度,未免太严重了。

不过要论神或神人当中,变来变去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耶稣(Jesus)了。这个名字,若追溯起最初的起源,就是《旧约》中摩西的接班人,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约书亚(Joshua,也可作Yoshua),意即“雅(Ya)神是救恩”,“雅”即是上帝本名“耶和华”(Jehowah)或“雅威”(Yahweh)之简称。

这个名字在巴比伦之囚以后的时代,还产生了一个变体,“耶书亚”(Jeshua或Yeshua)。带领犹太人回归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祭司长,即用此名。到了新约记述的时代,《马太福音》就记载天使告知约瑟,日后世人会称玛利亚未婚而孕的孩子为“以马内利”(Immanuel),意即“神与我们同在”。这个词义,也与“耶书亚”这个名字的意思不谋而合,大概出于此因,约瑟就给孩子起了这个名字。

那“耶书亚”为啥又变成了“耶稣”呢?这就要归于当时东地中海地区流行的希腊文化了。早期基督教的门徒们,虽然也都是以犹太人为主,但他们对外传道,尤其是对非犹太背景的“外邦人”传道,就要讲自亚历山大东征以来一直流行于东地中海乃至波斯及中亚、印度地区的希腊语了。

希腊人有给名字添加“s”尾音的习惯。所以早期的基督徒们也得照着来,同时还为了和旧约时代的领袖约书亚和祭司耶书亚作分别,于是,希腊化的名字“Ίησους (Iēsous,即耶稣这个名字的最初来源)”就成了新时代救世主的通用称呼。

后来,借基督教与犹太教神学根基而兴起的伊斯兰教,也奉耶稣为最伟大的“十先知”之一,但耶稣的名字,却变成了Isa(中文《古兰经》作“尔撒”)。

事实上,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阿拉伯人当中的基督徒就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耶稣了。此外,由于耶稣人性论神学曾经在阿拉伯人当中有很大影响(伊斯兰教神学也是基于这种神学认识),所以阿拉伯人也大不忌讳耶稣的名字,基督徒和穆斯林,叫这个名字的人都很多,譬如忽必烈的御医,亚述教会(景教)的信徒爱薛,就是一例。

名字来回变的不止有基督教信的耶稣,佛教崇信的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在传播过程中名字的变幻更为玄奇。

释迦牟尼(Sakyamuni)这个名号,是后世弟子所加的尊号,意即“释迦族之圣人”。而他本人,姓乔达摩(Gautama),名悉达多(Siddhartha,意即“如愿以偿者”)。佛祖名字的变迁,主要不是在佛教传播方面,而是他的名字也对基督教产生了影响。

大约在公元6世纪左右,波斯的基督徒不知怎么访得到了佛祖的本生故事,于是大开脑洞将其改写成了基督教背景下的圣徒故事:

印度阿贝尼尔(Abenner)王得一子,命名为乔萨发特(Josaphat),一占星学者预言王子将成基督教徒,国王排斥基督教,即保护王子于深宫中,不使其触及世事。及王子长大,一日出宫外游,见种种生老病死事,遂起解脱意念,后得西奈山隐者巴尔拉姆(Barlaam)的教化,而信奉基督教,其父王最后亦信奉基督教云云。

这些名字当中,“阿贝尼尔”这个名字,与佛陀的父亲净饭王(Śuddhodana,也可译作首图驮那)的名字没有一毛钱关系,八成是作者胡编出来的。但是,“乔萨发特”很明显,是Gautama之变体。而隐者巴尔拉姆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变形,在东土佛教之中,这个名号一般被简化作“菩萨”,就是修行未满之圣人。

500

佛祖不但被老子化,还被基督教拿去当圣徒

这个圣徒传说当中,修行未满的菩萨反倒比修成正身的佛陀还高一头,可见由于信息隔绝,出现的差错谬误真是骇人听闻。但这也不妨碍这个故事来回转播,最后还被西欧教会给接受了,甚至还出现了庆祝圣徒乔萨发特的节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