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 · 见 | 疫情蔓延时,我们和宝岛的距离有多远?

500

作者 | 孔宣

编辑 | 若芋

昨日,中国台湾艺人、前“飞轮海”组合成员炎亚纶突然在社交媒体发文,用激烈言辞攻击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后者此前一天刚公开透露收到来自台湾民进党当局的人身攻击。在个人言论引发两岸网民关注和争议后,炎亚纶又发文对事件进行“解释”,呼吁网民不要上纲上线。

500

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坦言收到来自台湾的言语攻击后,炎亚纶也加入了论战。“艺人议政”近年来屡见不鲜,掀起的舆论风波一阵紧似一阵。艺人们谈论的,诸如此类的言语霸凌——人身攻击、种族歧视等话题,不论放在哪一个地区、哪一个群体,都是必须批评的对象。

500

但除此外,拨开事件本身的逻辑,炎亚纶作为一个台湾舆论的典型符号,他的社媒发言可称作一面镜子,折射出海峡两岸日渐拮抗的民意背后所面临的困境。

即使是对时局并不敏感的人,稍微关注一下有关媒体对于台湾的报道,也会感觉到岛内的舆论风向在往哪吹:民进党自执政以来对民意对立的政治操纵日益加强,不断鼓吹的“保护台湾”,有意识地“抗中”、“去中”已经令台湾岛渐渐异化成为民粹主义的策源地。疫情爆发,这一点更是明显地展露出来——所谓“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的外衣已经难以遮盖意识形态背后的骇人色彩:苏贞昌禁止口罩出口大陆,有台湾艺人出言怒斥,随即被网友骂的体无完肤;滞留湖北的台胞,被岛内网络生生宣传成生化武器、病毒化身;大陆台商回台后抱怨隔离条件不好,被呛“回去吃蝙蝠”……这种凡是面对大陆便妖魔化、恶毒化的舆论氛围,如何孕育不出这一次针对谭德赛的言语霸凌呢?

500

而此次民进党当局所默许甚至支持的攻势,落脚点无非是世卫组织(其实是影射大陆政府)对于疫情防控的不力,以及国际环境对于台湾的“孤立和漠视”。可以说,民进党当局“借疫谋独”的算盘打不响,便将舆论的矛头转向给予“一个中国”和大陆抗疫成效支持和肯定的WHO,同时不断营造“被孤立”“被抛弃”的形象,成功激起了岛内人民的强烈反抗。被渲染的无助感、被建构的“民族”情绪、被鼓励和策动的“言论自由”将那些原本或许温和亲近的人们与“绿营政治”捆绑在一起,成为异化思想的传声筒。一系列事件逐渐成为所谓“民族的”,而最终也就成了意识形态下的畸形产物。

剥下意识形态的外壳,去除偏见和仇恨,这在当下的政治环境已宛如某种乌托邦。换言之,不论对岸,身处大陆的我们又优越多少呢?打开微博,或是点开朋友圈的文章,评论区可见满屏对于对岸的嘲弄、讽刺和挖苦,清一色的“武统”,高昂的国力自信背后能否看见一丝轻蔑?作为一名邻近宝岛、方言近似的大陆人,每每看到这些简单粗暴的言论,或多或少总有些悲哀。

500

所有的舆论无不有偏向、无不有遮隐,一叶障目的道理没人不知道,但就是这一片片挡在眼前的叶子——那无所不用其极的意识形态霸权,让大众的视野愈加狭隘黑暗。面对疫情,本该携手作战的同胞们啊,何以拾起尖锐的话语刺伤我们羸弱的身躯呢?

本文由娱志The Review原创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娱评号

转载需申请授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