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AO3事件谈谈正义观与正主无罪论。
来源 | 口痴(liyuxin6666666666)
作者 | 厉翠花
本来是不想谈这件事的,但最近的舆论发展看得我一脸迷惑,不仅热度居高不下,竟然还没吵出个结果。
双方阵营在掐架中逐渐变态,推特上也开始整活了,微博上各种“大字报”也越来越多,实在是影响到我看新闻了。
怎么说还是得掰扯掰扯,仅针对路人和理智粉,肖战狂粉和反肖战狂粉走好不送。
整件事说来也简单,大家这两天估计也“被迫补习”了很多,就不再重复了,这里就直接切入正题。
01
各执一词的“正义”
双方到底谁有理?
对于这件事,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双方对于“正义”这个词的理解。
这个词挺有意思,和“自由”一样,极具白左特色,搞不好就被玩坏了。
在这件事里也是一样。一部分人认为,既然举报能成功就说明文章和网站本身确实有问题,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做了好事”,是正义的;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无论这个文章有没有问题,都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任性举报,更别说波及到整个网站,绝对不正义。
那么这里不得不提的最近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虽然这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但是应用到实际中还挺实用的。
举个例子。
假如,法外狂徒张三来到了一个黄片网站,发现里面有部片子的女演员长得很像自己的前女友,有些生理不适,一怒之下把网站给举报了,过了几天整个网站被封禁。
整件事,从结果来说,是否正义?是。(说不是的先把昨天喝的菜消化消化)
处理方式是否正义?是。公民享有举报权,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使用。
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动机是否正义呢?
这件事里,假如张三举报是为了响应号召,充满了社会主义新青年的觉悟,想为绿化网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那么动机当然正义,妥妥的根正苗红。
但是问题是,张三仅仅是看这个女的不顺眼,这样的动机不但不正义,而且需要“重拳出击”。
可见,哪怕实现了“结果正义”(“实体正义”),也很可能不满足“动机正义”,而这两者很多时候是矛盾的。
那么回到AO3事件中,这位肖战粉丝发现网站中,有肖战同学的同人文,有涩琴暗示还捆绑了cp,作为一个唯粉,当然看着很不爽,于是叫上粉丝军团把文章和网站一起举报了。
从结果来说,是否正义?不确定。
不同于张三事件中网站的顶风作案,“同人网站”还属于灰色地带,属于“打着擦边球”,支持者说不上理直气壮,但反对者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违法侵权。
处理方式是否正义?不确定。
“举报权”属于公民合法权利这没错,但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虽然我毕业好多年,但我仍清晰的记得高中政治老师曾声嘶力竭振聋发聩的考点提示“公民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由于接影响范围过大,这场声势浩大的举报,有“滥用权力”之嫌。
最后,动机是否正义?
和张三一样,这个粉丝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她的动机仅仅是“打击异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因为个人喜好,调动社会力量去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
可见,这件事不满足“结果正义”,也没有实现“程序正义”。
就算这个网站就是一个专门搞黄色的网站,那么整件事也不满足”程序正义“。
所以,部分肖战粉丝“死不认错”的态度,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掰扯那么多,只是想稍微科普一下简单的“正义观”,部分正义不等于全部正义,更不等于绝对正义,任何事情都不能用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来理解,否则很容易听风是雨,受人利用。
肖战这件事里,粉丝不占理,ao3拥护者也很难站在灰色地带上理直气壮。
双方若能在事件开始的时候能妥善处理,或许也不会发酵到现在这地步。
但现在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手捧着“正义”的火把,满面红光走向极端,可以说是最坏的结果。
02
粉丝与正主的“莫比乌斯环”
如果说ao3这一派担心的是疯狂而无差别攻击的“饭圈举报恶势力”;
那么肖战的粉丝们现在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这个风波会影响到他们日夜守护的正主哥哥了。
有许多粉丝甚至说,自己“愿意用一生来忏悔”,来为“哥哥赎罪”。
肖战在许多粉丝口中是灾难共轭定律中“无辜等受害者”角色,是隐藏在后台无法发声无法表态的“纸片人”,是发声不行不发声也不行的与矛盾体。
但肖战真的如此无辜吗?
GQ报道中曾谈到,肖战是近年来第一个“纯血”流量。他的流量,完全是资本操纵的结果,在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善于炒作包装和造势的资本团队,甚至粉丝群里也有“职业粉丝”,平时负责带领粉丝大军控评反黑等。
在事件发生之初,闹出那么大动静后热搜关键词被撤,大概率就是团队下海所为。
在此之前,对粉丝疯狂的举报行为“放任不管”,完事儿撇清自己,说团队是“旁观者”,啥也不清楚,也不知道,也只能骗骗单纯的路人。
那么团队为什么会选择放任呢?
稍加分析便可发现,肖战现在正处于cp解绑的关键时期。把这些流量明星先捆绑再解绑,是这种经纪公司的常用套路,毕竟cp粉的持续消费能力没有唯粉高,所有靠着耽改剧火起来的明星,几乎都会走这么一套流程,只是方式会稍有变化。
这次的举报是肖战cp解绑的好机会,不用坐上来自己动,就能清除部分cp粉,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一次资本想错了。
肖战团队不痛不痒的发声助推了着这次事件规模的扩大化,随着卷入的亚文化圈层越来越多,到现在,可以说“动遍了奶酪”。而这场事件能不能上升到正主,又哪是“失声”的他们能决定的。
他们或许永远也想不到,在粉丝与正主的“莫比乌斯环”中,从来没有所谓的“独善其身”,只有“兜兜转转还是你”。
既然选择了纵容疯狂的粉丝,享受吸纳和操纵这类粉丝带来的红利,就应该明白这个选择背后带来的风险。
一旦被反噬,应该及时出面向管理和制止,倘若还有后续的恶劣影响,应该及时认错。
如果还觉得自己没错,再回去把上文通读两遍。
透过这件事,资本可以反思一下,这套屡试不爽的“造星流程”背后,吃相是不是有些难看了,靠着耽美人设捞金的是谁,转头挤压他们话语权的又是谁;
而作为粉丝,无论年龄大小,大家都是在网络冲浪的,首先应该抛弃那套幼稚的是非观,“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不要过分崇拜一个人”。
饭圈话题不是在热搜,就是上热搜的路上,可见这一群体的复杂性与问题性。
对于那些受到波及的亚文化群体,可以理解你们的愤怒,但也千万千万要冷静克制,警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共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