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 · 见 | 大学新鲜人眼中的肖战事件
讨论 | XIN、若芋、霂霖、Lithium、孔宣、耳冬
整理 | 布鲁、XIN、霂霖
编辑 | 云起
一、如何看待粉丝举报这件事?
霂霖:举报本身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利用公权力来达成自己私人的目的,这种行为是我们所不齿的。但是妓女(男)到底应不应该成为一个淫秽色情的举报点,这个是有待商榷的,我专门看了《下坠》,文章里面的肖战算是一个正面形象,可以说“出淤泥而不染”。
Lithium:谈举报这件事,我觉得主要的一个争议点在于举报的原因。如果不了解同人圈的,就会觉得是搞黄,应该举报。但如果了解同人圈文化的,情况就会不一样。因为不了解和不认可,然后上升到了创作自由跟文学自由,以及本身文学性的问题。
XIN:这件事不仅仅是针对女化肖战形象或是对同人小说的不满,反倒是由肖战粉丝和CP粉之间积怨已久的矛盾导致的,为了将自己的喜好强灌在他人身上,利用公权力进行的饭圈厮杀。这种事情不是圈地自萌就可以解决的了,已经是一种视奸、打压和报复。
耳冬:肖战粉丝比较特殊,CP粉实力非常强大,唯粉好像是打不过CP粉。站在唯粉的角度,他们一直想从CP粉之间“提纯”,使之成为自己家的唯粉。虽然这一篇同人文把肖战写成妓女,但人设更烂一点的是王一博。肖战大粉不断强化“自己家哥哥被塑造这么惨,不允许!”的观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唯粉跟CP粉的矛盾由来已久,只不过借助这一次爆发了。
若芋:很多粉丝圈都有反黑组,反黑工作不断扩张,久而久之“举报”这一行为也越来越娴熟,几乎成为了饭圈见怪不怪的常规操作,见效快,吸引粉丝一起行动的号召力很强,惯性作用下,做事前缺失了思考。
霂霖:事情的源头即大粉把太太的文章摘出来,平常的粉丝也许连AO3、同人文是什么都不懂,只是当做一次正常的反黑。现在需要反思的是,这种无脑跟着大粉行动的行为是不是有问题的,还有大粉自身会不会认为这件事是错误的。粉丝做出的这些行为还是因为粉圈惯性。
耳冬:大家说的饭圈举报的惯性我特别赞同。之前太多次成功的举报,给了粉丝甜头,导致了他们越干越起劲,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侵犯到了别人的权利,雪球就是越滚越大,直到这一次雪崩。
二、这件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是监管者还是举报者的责任?
孔宣:我想先问一下,这次追其根本究竟是监管方的问题还是举报方的问题?比如看比赛,其实举报或者说向更高的权力寻求他们的监管是非常正常的手段,但是最后被封掉的行为还是由监管方来主导的,从本身的行为到最后的结果来看,到底是谁的问题?
霂霖:举报这件事情它本身其实是没有错的,比如我们在网络上看见有人传播色图或者黄色网站我们可以去举报他,举报淫秽色情没问题。但现在粉丝举报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引入了公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
孔宣:这里说的引入公权力,就等于说以前这种情况下凡是举报的,最后被封禁的可能性都很大,所以举报本身就代表一种攻击。或者说公权力只要被引入,就必定会导致一个必然的风险结果。
霂霖:其他圈举报可能不是,但是在粉圈举报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攻击性行为。这一次举报的不同点在于它直接是去国家网站上举报,而粉圈平时是在微博上举报,是举报给微博,而不是举报给国家。我觉得国家对同人这方面,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投诉的人多了再管,不报就不管。
孔宣:这篇文章从事后来分析来看可能没有涉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圈子来看,就是替罪羊,它帮那些涉黄的文章背锅了,国家或者监管方只是借着这一个名头,顺理成章地把从前那些觉得应该整治,但是没有整治的东西解决了。
Lithium:我也觉得监管方有这样的想法,确实这个圈子很乱,而且的确有很多搞耽美的只是为了搞黄。
若芋:有举报方的问题,同时也有体制上的问题。国家的体制确实是根本原因,但也是短时间没有办法解决的,但国家对这些事的态度是民不举官不究,如果没有粉丝的行为ao3被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大家生气的根源也不是因为被墙,这些文章就算没有被举报,被屏蔽的可能性也还是很大。
三、如何看待举报导致ao3和老福特被墙/大量文章被关?
Lithium:最大的影响是这些网站被污名化了。现在很多非知情人士围观这件事,吃瓜没吃透,就会认为ao3是个搞黄网站,同人文完全涉黄,没有解释的余地,老福特和ao3就都变成了“停车场”的代名词,还有一点是作者的创作环境会更差,本身近几年国家就重拳出击,这件事完全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没有地方去写,没有梯子的受众也根本打不开(网站)。
XIN:同人文题材本来就是比较脆弱的,这件事情正好是一个导火索,由于粉丝“出征”,开始举报攻击的时候纪律性很强,肖战本身流量很大,加上公权力这样一个“悬顶之剑”,导致这些网站很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事态扩大化。
若芋:很多自媒体是站在耽美同人圈的立场上来看粉丝文化的,给读者一种同情和保护小众文化的感觉。都说创作自由,很少有人去谈,到底是什么自由?自由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愿意趁这个机会让大家减少一些偏见。为什么现在不去说创作自由?因为这个圈子确实是带着枷锁的,让大众去接受这种文化也是一个持久战。如果一下子铺天盖地地宣传,会让人觉得这种行为很傻,也会有人攻击。
Lithium:是,同人圈本身在国内就属于灰色地带,平时大家圈地自萌,如果想要加入,都是在了解后自愿参与,而不是受宣传加入。
耳冬:这次因为举报,ao3被墙,Lofter有一些文章被锁,但假设ao3被墙、Lofter文章被锁一事并非因为举报,而是因为平台本身易崩、脆弱,这件事情会引起怎样的效果?会不会还是跟现在这样上升到要谈论创作自由的程度?
Lithium:没有这次举报,事态不会发展得这么严重。因为这次有一个矛头,如果按假设来说,大家会直接去攻击监管方,但是这次有了一个发泄口,所以这里面或许存在一部分人,其实并不是因为ao3被墙和Lofter文章被锁而指责肖战的粉丝,而只是纯粹凑个热闹,要做那片勇闯天涯的雪花,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
四、如何看待肖战被全网抵制?
孔宣:我是觉得粉丝行为应该让偶像买单。从流量明星的商业机制来看,他的形象跟粉丝本身就捆绑在一起。他的利益来源建立在跟粉丝的互动、品牌合作和一些活动上。粉丝不恰当的行为,应该也是跟明星本人捆绑在一起的。以前的一些明星靠作品来说话,所以他们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作品上,不会像现在那么复杂。
耳冬:肖战应该买单,现在有很多人会说肖战无辜,因为他全程没有参与,但是我觉得他就是要为他什么都没做这件事这件事情买单,他本可以做出一些制止或者是一些引导的行为,而且从肖战的微博来看,他其实是会看饭圈的,但他这次全程闭麦,而且他工作室发的道歉,在我看来敷衍了事、避重就轻。但我觉得抵制他的作品这一行为大可不必,如果因为他一个人影响到了这一整部剧,因为他否定整个剧组大概半年左右的努力是不妥的,实在没有必要上升到作品层面上。
XIN:我今天看到一些人说,我们有购买自由,我可以选择不买肖战的代言,你不能强制我,或者是你不能骂我,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肖战他是一个流量明星,流量是和资本挂钩的,资本很大程度体现在代言上。给作品甚至他不是主要番位的作品打低分,并不是精准打击的行为,但我觉得代言是很精准打击的,它完全影响到了肖战个人的利益。某种程度上我可以理解网友抵制肖战代言的行为,是为了让肖战和他的粉丝尝到后果。
Lithium:他肯定要为粉丝言行负责,因为平时疯狂的行为,如果成功了,受益方也是肖战,只不过这次失败了,他因此受损。
霂霖:所谓的理智粉,他们在面对粉丝疯狂举报的行为时是沉默的,他们没有加以制止,就是共犯,不理智的人的行为导致了不好的后果,他们也应该一起承受。另外我觉得大家现在反对代言的行为是非常温和的,要么就是找品牌要发票,避免他们偷税漏税,然后给企业经济压力;要么就是表达不买产品的态度,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不是像以前支持国货的时候砸某些产品、柜台和店面。
若芋:很多人黑肖战并不是反对肖战这个人,而是反肖战粉丝的行为,因为不可能把所有涉事的粉丝都找出来,因此肖战就成了抨击的绝对焦点。其实现在饭圈被流量明星的粉丝搞的越来越乱,粉圈都畸形了。之前是因为有作品和实力,所以我喜欢。但现在流量跟资本挂钩明显,粉丝会觉得自己在偶像的事业当中是占有很大占比的。虽然他们把自己的爱豆当做是精神寄托,但是明星在这个链条里其实很卑微,因为他们第一受制于资本,另一方面还需要留住粉丝,要把粉丝当做顾客。
五、怎么看待粉丝因为这件事而自杀?
XIN:事情发生之后,有些网友评论觉得粉丝不清醒、脑子糊涂之类的,其实了解一下就知道当事人是有抑郁症的。涂尔干在《自杀论》提到社会与个体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时,便可能导致自杀现象,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自杀行为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推动力。我觉得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去批评他们,不尊重生命,而应该让他们稳定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柔。
Lithium:现在主要争论的问题在于抑郁症。抑郁症现在会被很多人拿去口嗨,已经被当作一个借口了。有很多人的态度像是威胁,你自杀我也能自杀,感觉就好像是在绑架。
XIN:那些说要自杀的粉丝中,可能真的有人存在口嗨的想法,但很多人也会把少数的真正的抑郁患者当成口嗨者说一些讽刺的话,我觉得这样的话是不太好的。
孔宣:如果是真的有抑郁症,会对他们惋惜或者遗憾。但如果他们觉得把自杀或者说把牺牲当作是一个威胁的资本,或者摆出受害者的姿态,实在没有办法接受。
霂霖:有些粉丝觉得自己牺牲的理由是为哥哥赎罪,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追星怎么把人追成这个样子了?我特别讨厌生活本末分不清楚的人,还是应该思考一下,如果追星带来的效果是负面大于正面,那还要不要继续?粉丝觉得如果他们真的自杀了,这件事情就可以结束,不会祸及哥哥。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死者为大,任何事情,只要人死了,我们就不应该讨论了,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
耳冬:我翻了一些帖子,有将近10个肖战的粉丝,接二连三表示要去自杀。然后也有帖子说对面写手因为抑郁症自杀,那么我们也能自杀,他们的心理已经有些病态,用自杀在攀比,比什么不好非要比自杀,这是一个让我非常疑惑的点。对一些发表自杀言论的人,我是怀疑的,因为我觉得相当于是一种恐吓威胁。
若芋:之前有一个公众号在谈及粉丝文化时,将追星分为两类:一是“较为理智的”实用主义追星,另一个是“真正病态的”幻想主义追星。尽管后者并不值得被推荐,但我宁愿将它当作是一套可被理解的心理逻辑而非“病态”。也许是因为对现实压力的抵触,“圈子”被更多年轻人“神圣化”,成为苦中作乐的伊甸园,甚至成为人生精神的寄托。我们将对于这个世界不美好的查漏补缺都硬生生安放在了自己热爱并崇拜的对象上,也随之将自己的情感与精力投入其中。当自己深信不疑的事物被大众质疑甚至破坏,他们在为其辩护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在为自己的自我认知与三观做辩护。而当他们苦苦挣扎着,外界的舆论却愈演愈烈后,自杀或许成为了他们解决或逃离问题的出口。
霂霖: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我觉得还是生活最重要。疫情期间占用公共资源,不值当。
若芋:一开始觉得这次事件是粉丝文化和耽美同人圈文化的碰撞,但是后来发现变成了资本和言论的碰撞,大家想要言论自由,但资本会压制,最后不了了之。希望大家还是不要以暴制暴,而是要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
本文由娱志The Review原创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娱评号
转载需申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