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反对马前卒儿童生病不是天生该医治的文章。
作者的立论本身就禁不起考证。管中窥豹,以偏概全,说的是真话吗?貌似还是,是全部吗?肯定不是。
这种人有问题啊!
如果说去医院不是天经地义,但想方设法救治总是第一位的。医院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有点儿晚吧?
这就像拿明朝的剑要斩清朝的官,一种强烈的何不食肉糜的既视感。
古代是儿童存活率低,但医生这个职业,在之前上溯两千年在中国没断过吧?叫郎中。
中国古代的医疗,类似现在美国医疗之于老百姓。医疗的压力非常之大,病人付不起珍金和药费,或者因为看病要卖房卖地,断了农民生存根本依靠的情况太多了。
而且,古代特效药少,治愈率低,效果如此不确定。
这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善于总结的劳苦大众,他们怎么不总结出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呢?小病,简单抗一下就过去了,大病,如果扛不住了,即使花了大钱也难挽回。
如此,世世代代的传承总结,自然形成了农民们这种普遍意识。不是天生就冷血,就见死不救。只是这种处置方式,是最公平高效,全家人代价最小,能保证大多数人活着的最优解,是各方权衡妥协后的艰难抉择。
农民笑知识分子找医生救孩子,也不是冷血,而是这种救孩子的决定,在农村也一再发生过,结果不外乎也都是家破人亡,健康人都被拖累死掉了。他们听过看过的太多了,没有例外,所以才笑知识分子为啥要自己跳火坑?这么明显的死局看不到吗?
都不用说古代,现代社会,农村因为看病返贫的有多少?为啥要办医保?现代这么发达高效的医疗体系下,农民都很难摆脱医疗的巨大压力,在以前就更可想而知了。
所以,不论以前的不救,和现代的救,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救是人类的天性,不救是中国农民的理性。
其实这也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旧社会救的都家破人亡死光了,不救自然成为主流,这个客观因素也不能忽视。
所以,旧社会不救孩子是为要救一家人。当代独生子女政策几十年,救,也是为了救这个家。
所以,单独拿出来看是错了,但整体看,确是无比正确。
这也是为啥兔子食仔,而人要易子,也是因为尽可能的理性。所以在涉及理性的问题上,请不要简单的拿人和一般动物类比,毫无可比性,更是对人的不尊重。
人类社会维持存续的核心指标就是理性,这是红线,是根本原则。
美剧有一部叫行尸走肉的,僵尸和人的根部区别是什么?说到底其实就是理性。人一旦完全丧失理性,和行尸走肉有差别吗?它们完全的一视同仁,完全的无差别对待。
我们说的人性,虽然可能大于理性,但大体是包含的,可能要发出人性的光辉会违反一些理性,但只是小小,少量的。人性和理性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
像好莱坞电影是的,为了拯救一个主角,牺牲无数配角,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常例。如果都这么做,恐怕地球人是不够消耗的。况且,谁又应该是主角?
所以,请马前卒高抬贵手,不要故意质疑过过去农民的理性,更不要试图否定。农民可以没文化,没见识,但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