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少宇:泰国人对旅游,真是“心大”?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泰国旅游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头条了。
英国恩兹利保险公司(Endsleigh)根据数据计算出了全球10个旅游最危险的国家,泰国居首位。英国保险公司的数据可能有局限性,比如一些地方就算同样危险,但保险公司的客户去得少,数据缺失,就可能反映不出来。或者某地针对西方人的犯罪比较多,那么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评估起来就不是一回事。
然而,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17旅游与竞争力报告,也将泰国列为最危险的旅游地。尽管WEF的数据也可能有不足之处,但与一家保险公司相比,还是显得更权威些。在参加排名的136个旅游地中,安全和安保仅列第118位,泰国旅游的安全问题,已经难以掩饰了。
泰国旅游的多重风险
泰国旅游首先是旅游点自身的问题。比如此前的大象伤人事件,到底是不是中国游客拉尾巴,网上口水了一阵子,最终究竟怎样,关注的人就很少。泰国警方最终调查的结果是,驯象师控制大象不当,但的确有游客照相刺激,驯象师和园区负责人都需承担责任。
(视频截图)
也就是说,旅游点对一些存有潜在危险的场景,司空见惯、视若无睹,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导致事故是必然的。对于潜在恶劣天气的漠视,认为一直没出什么大事,也会导致海难悲剧。
海边旅游不仅仅是沙滩漫步,晒晒太阳,稍微上点档次,对技术的要求马上就上来了。但泰国旅游点在这方面可能存在隐患。比如2015年4月8日,从甲米前往普吉的游轮爆炸起火。今年1月14日,从普吉府前往皮皮岛的一艘快艇爆炸,当地警官表示事故原因可能与供油管及燃料泄漏有关。
更不幸的是,泰国发展水平有限,旅游还要叠加上很多负面因素导致的伤亡。首先就是交通事故。泰国防灾减灾厅今年4月17日通报,今年泼水节假期共发生交通事故356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导致378人死亡,3575人受伤,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上升8.31%,受伤人数同比增长2.61%。
去过泰国的朋友肯定知道,泰国路上什么车都有,真的是车水马龙,开起来也比较粗犷,超速是家常便饭。但表面上看不出来的,是绝不罕见的酒驾、无证驾驶等。
其次是暴力犯罪。既有针对游客的抢劫,也有其他社会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比如2015年8月17日,曼谷市中心四面佛附近发生爆炸,造成包括内地和香港游客在内的重大伤亡。泰国警方在10天后破案,犯罪分子来自人口走私集团,爆炸案是对泰政府打击人口走私后实施的报复行为。
泰国现在还搞起了“医疗旅游”,主要是与欧美相比搞个价格差。但是这可能让泰国在西方数据里的排名进一步下滑。比如之前提到的那家保险公司的数据,2017年,保险索赔中有23%来自泰国,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其中医疗保险索赔最常见。
至于泰国的艾滋病风险,相信绝大部分中国游客都是洁身自好的,就不用多讲了。
泰国对旅游的迷之态度
旅游对泰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泰国方面当然也知道问题很多,但如上所述,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泰国发展水平限制所造成的。交通、暴力犯罪都是社会问题,人员素质、旅游企业水准的普遍提高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提升来托底。
泰国游客众多,从业人员疲于奔命,一方面钱是多了,但另一方面也无法腾出手来提升产业,甚至有些企业还会在价格战中往下走。同时,游客密集,还减少了景区维护的时间,容易造成更多、更大的安全事故。
相比之下,泰国警方每次的表现倒还挺专业,都是积极调查、谨慎表态,得出的结论至少能让多方满意,起码不至于酿成外交纠纷。
遇到涉及外国游客的事件,这些泰国警方的形象,比《唐人街探案》里的可是好很多了。
《唐人街探案》里的泰国警察,虽说很拼命,但大背景是为了“争功”,“争功”之余,有的警察还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贪污腐败等等污点。至于丑态百出,更是贯串全篇。
看的时候我就有点奇怪,虽说是喜剧,这样大张旗鼓地黑人家真的好么?这又不是《地下交通站》,可以随便黑日本鬼子。中泰总体而言,毕竟还是很友好的。
到最后,居然发现泰国旅游局也掺和在里面,这就更意外了。也许泰国旅游局只想着推广旅游,不顾国家形象(形象太差旅游真能好么?);也许泰国警察真的不怎么样,还得罪了旅游局的人,黑起来无所谓?
泰国人为什么能在这件事上如此心宽?这是他们“心大”的第二个表现?
我们虚构一下,如果外国人在中国拍部类似的片子,且不说美欧日俄这种有历史欠债的列强,或者因为宗教、领土等其他问题而在国内网上有大量负面情绪的,就假定是远在天边的巴西好了……
如果巴西在中国拍的“喜剧”这样调侃中国警察,哪怕是基于上世纪80、90年代管理不如现在时,曾经有过的真实的腐败、暴力执法事件改编的“喜剧”,巴西大使馆是不是会被堵门抗议,甚至赚到些砖头?
网上会不会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凭什么这样拍中国,为什么一提到中国就是黑?为什么不能拍现在的好警察?是不是背后有好莱坞资本和国外敌对势力?导演是不是反华分子,是不是又在搞种族歧视?
至于号召抵制,打1星,那更是必然的操作。
如果网民发现,中国国家旅游局还协助拍摄,旅游局是不是也要倒霉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虽然现在国家已经相当强大了,可中国人本来就对自己定位很高,历史上的气更是没有消解。这样的“黑”电影,哪怕是喜剧,也几乎没有接受的可能性。
然而,泰国人还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这样一部电影。也许这就是泰国人对旅游的“蜜汁”态度,知道旅游业存在很多问题,但他们同样清楚,要解决这些问题,等于推动整个社会迅速进步,实在太难太难。
因此,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广旅游,虽然电影里“黑”了不少点,但毕竟是喜剧,哈哈一乐就过去了,观众最终可能只是将这股欢乐与泰国联系起来。至于那些“黑点”,再怎样,也不会有那些伤亡事故负面影响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