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轮流开加力!——双发战机立刻实现超音速巡航

500

       四代战机不是说不能超音速,大部分四代战机的最大速度都超过2马赫,那为何五代战机在超音速上全面压倒四代机呢?

       五代战机都能像SR-71、米格-25/31一样超音速巡航,长时间不开加力也可以超音速。

       虽然达不到SR-71那样的3马赫巡航,米格-25/31那样的2.3马赫巡航,可是F-22为代表的五代战斗机都能携带空空导弹以1.6-1.8马赫的超音速进行长时间巡航,这就赋予五代战机巨大战术优势。

500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五代机可以超音速巡航占据有利位置,因为其速度快,其发射的空空导弹有效射程更大。

       超音速巡航还让五代机可以打了就跑,搞超音速掠袭,极大缩短对方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可以进行“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双规”袭击空战,拥有选择战场、脱离战场的绝对主动权。

500

500

       “台风”战斗机在阿拉斯加上空模拟格斗中凭敏捷性赢过F-22,但是在超视距空战中完全没有取胜机会,

       除了F-22面对“台风”战机时拥有的隐身优势之外,F-22超音速巡航也压倒了“台风”战斗机的有限超巡(在半埋式携带空空导弹的情况下)。

       四代、四代半战机在携带空空导弹的情况下,只有发动机开加力,才能超音速,但是发动机不可能持续开加力,最多5分钟就必须恢复到军用推力状态,否则,且不说油量问题,航程问题,发动机过热也会让战机吃不消,甚至会因为过热、故障导致发动机崩溃、油路着火。

500

500

       四代机的“加力超音速”能力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

       那四代战机面对五代隐身战机,就没有一点机会了吗?

       不一定,如果采用正确的战术,就使用目前的推重比8的涡扇发动机,四代战机也可以具有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可以挑战F-22。

       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四代战机的发动机加力后如何冷却,这是个大问题!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

       比如,我现在推出的——“双发依次开加力”战术:

       左右两台发动机开到最大军用推力后,两台发动机轮流启动加力,一台开加力时,另一台维持最大军用推力,并进行(相对)冷却。

500

       左发动机开加力时,垂直尾翼需要对推力不平衡进行气动补偿,保证战机向前飞,

       左发动机开加力5分钟后,切断加力,换成右发动机开加力5分钟,此时左发动机维持最大军用推力,并进行冷却,

       右发动机开加力5分钟后,切断其加力,换成左发动机开加力。

       如此循环,即可让双发四代战斗机在携带少量空空导弹时实现1.3-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

       特别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进行近距离格斗、急剧爬升,需要双发一起开加力的时候,战机需要用飞控计算机精确控制双发动机的开加力时间点,以让双发都能适当冷却,不会因为单发开加力时间超过5分钟而过热故障、失火。

       在目前状态的歼20,涡扇-15尚未成熟,采用这种“双发轮流开加力”战术可以让其立刻拥有超巡能力,补上战术短板。

500

       此外,对我们来说特别有利的是——歼20、苏-27系列战机都是内部载油量较大的战斗机,即使不加装可抛弃腹部保型油箱,它们都拥有3000-4000公里的内油航程。

       苏-27/33/35、歼-11/16如果立刻采取上述“双发轮流开加力”战术,以1.3-1.5马赫进行超音速带弹巡航,即使航程缩短到2000-2500公里,在战术上都是值得的。

       单发开加力之后,会导致操纵、方向稳定性等问题,如果我们在飞控软件方面进行更新,或者制订出可靠的飞行员人工操作气动补偿规范,“双发轮流开加力”战术导致的方向稳定性问题,也许就不成为问题。

       特别是苏-35,其装有堪用的“飞火推一体”飞控系统、相控阵雷达、被动雷达、光电瞄准具、AI战术辅助系统,如果它能够实现1.3-1.5马赫的带弹超音速巡航,那它就可以在地面长波雷达、反隐身雷达、数据链的协助下,和“老古董”F-22进行正面较量。

500

——

——

本小狗微信公号

小狗2017

请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