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和老板一起吃苦吗?”“我不愿意”

01 

每年春节,都是职场人思考去留的高峰期。

手里干着活,心里想着下家,抽屉里放着辞职信,准备随时摊牌

早些年,摊牌走人一定要等年终奖到账,在此之前,内心戏再多,都能淡定地坐在工位上,假笑营业。

这两年,大家懒得装了。

自己公司什么水平,今年业绩什么“熊样”,能不能拿年终奖,心中有数。

500

一句“确定必定与年终奖无缘”引爆了社畜们的卖惨情绪:工资都不保,年终奖,不指望。

500

去年此时,寒冬初临,各大公司年终奖上的“风吹草动”都是热议话题,“年终奖最见公司格局”疯狂刷屏。

人们更加坚信,不谈钱的老板就是耍流氓。

到了今年,这种气愤的控诉已经听不见了。

感受了一年的惨淡,做好了期望值管理,适应了寒冬节奏。

在一连串裁员新闻的打击里,再没人惊讶于“今年没奖金”

年尾和各行各业的朋友吃饭,见证了雇佣关系双方的天然分歧。

老板们有诉不完的苦,员工们有说不完的愁,极少数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大部分觉得自己没问题。

前几天,和一个同样是刚创业的朋友聊起经济寒冬,员工的凉薄,把我说笑了。

年景不好,他想给员工降薪,一起度过难关,没想到提辞职的一大半,公司都转不动了。

一个大男人像个失恋的小媳妇,苦着一张脸跟我说,为什么同一条船上的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他的无可奈何,我其实挺懂的。

可如果不是这段创业经历,早个十年,如果老板问我:

“经济不好,你愿意和公司一起吃苦吗?”

我的答案可能同样现实得略带血腥:

“不好意思,我不愿意。

可是,这些年看过了太多聚散离合,开始反思这种“不愿意”是不是真的好。

02

大环境不好,没有盼头,深感疲乏、厌倦、想逃离

曾经,钱是减少痛苦的一剂良药,年终奖落空后,就成了压垮社畜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人坚定脱离苦海的决心。

“良禽择佳木”,柳暗花明不是等来的,是找来的。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跳槽、转型、变道,在寒冬里找春天。

无奈的是,理想多丰满,现实就多骨感。

有些人,冲动裸辞,因为缺少足够的竞争力,对市场环境错误判断,没能大展宏图,反而成了潜在蹲族

还有些人,嫌弃老板无能,干脆自己创业,没什么门槛的是自由职业,自负盈亏,没有了给别人打工的牺牲感。 但吃不了上班的苦,往往也受不了自律的难。

环境不友好,融资不容易,还可能遇到相同心态的员工:不愿意陪初创公司吃苦缺钱又缺人。惨遭打脸以后,只好回去上班。

当然还有一大批人,心心念念地寻找好公司、好老板,到头来发现,不过是一个大坑接着一个大坑。

500

工作其实和婚姻一样,刚认识的时候,觉得对方哪儿都好,一拍即合,可蜜月期一过,就开始暴露各自的问题,越看越觉得对方不顺眼。

经济好的时候,还有大把时间磨合。

经济不好,彼此的物质和精神防线都很高得吓人。

这个过程能不能磨出来、熬过去,其实很重要。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份工作不吃苦,也没有一个老板能保证不让你吃苦。

比起苦不苦这个问题,其实更重要的是“值不值”。

而“值”这个字本身的含义,远不是钱能衡量的。

在我看来,陪老板吃苦这件事,更重要的一课是,你是否能学会:

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

03

这几年,我发现,职场甩锅侠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个坎一直过不去——公司是你的,不是我的

就像我的【2020年签】(公号回复2020,你也有自己的)里写的,“只要我拼尽全力,老板又有一个亿。”

在这些人眼里,工作仅仅意味着上班,是“拿钱的活计”,而不是一项事业,去体验从无到有的过程。

所以“谁给的钱多我就跟谁”,做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智商,世俗,老练,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一个从不利他的人,早晚会吃亏。

暴风影音CEO冯鑫曾说,中国人喜欢讲平平安安才是福,但是,你只要做几件事情试一试,就知道,不会有平平安安。

 他对中国互联网这样认知:

三年会有一个大机会,五年有一个巨头的机会,平均2.5年就会倒一次霉,三年不出事就实在是运气太好了。

曾经的暴风影音,仅用40天便摘得36个涨停板,股价暴涨至327元/股,被业界称为“创业板妖股”,上市两个月,内部诞生10个亿万富翁、31个千万富翁和66个百万富翁。 

而如今暴风集团的交易已经是负和游戏,市值从近400亿元滑落至10亿元。

令人唏嘘感叹。

这就是商场的规则,花无千日好,没有谁的事业可以一路高歌,气贯长虹。

不管你跟了多牛的老板,都不可能避开艰难。

相反,患难见真情,能同舟共济,还有破局希望,一盘散沙只能加快瓦解。

有些人,从未想过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业,能混一天是一天,却想着这艘大船能开得稳健为自己护航。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像合伙,公司提供平台和机会,个人施展才华,是一场双赢。

可合伙的本质很多人没想明白。

好的时候,把工作当成合伙,不好的时候,锅都要老板背。

公平么?


04

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曾经提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稳定的日子,接着一段混乱的改变的日子,再回归到稳定。

通过研究,比例大概是7:3,即七年稳定加三年变动,周期性交替进行。

这就是七年之痒。

多数人在稳定期会沉浸于舒适区,当变动到来,开始奋力挣扎,进击地寻求救命稻草,狼狈不堪。

而人生正解,可能与之相反。

过好日子的时候,能折腾的人危机意识很强,会尽力学习新知,尝试各种可能,给自己准备后路,

而到了动荡期,他们会选择按兵不动,熬着

不是真的放任,而是一种策略。

500

投资界有一个说法,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投”

多数投资者的失败,都在于过于敏感,交易过于频繁。我们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手持现金,以待来日。

所以说,今时不同往昔,在寒冬期,老板说的共克时艰不是口号,对未来的许诺也不是骗人的大饼。

有句话很有道理:

“不管是哪个领域,胜利都不是强攻出来的,想赢就要把进攻变成防守,然后慢慢等等果子熟透了,自己掉下来。”

好日子里比谁能折腾,不好的日子里,看谁熬得住。

所以说,在艰难的时候,如果没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尽量保持常态,相信当初的眼光和选择,跟着老板一起吃苦。

这不仅是一种减小损耗的智慧,更是一种责任。

最终,学会承担,学会为人生负责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