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步枪威力的段子,别再传了,现在全世界都在担心防弹衣导致步枪失效

今天来个超长的标题,因为关于步枪威力的段子真的是在中文网络世界里传得太流行了,以至于每次看到那些人不懂装懂的告诉我,就算防弹衣挡住了7.62步枪弹,震也能震死我——说的好像卡拉什尼科夫其实是个气功高手,能“隔山打牛”似的——的时候,我已经不想一个一个给它们科普了。

不过就算我在这儿科普了,相信以后只要出现步枪,防弹衣,子弹这类话题的时候,这些“内功步枪”爱好者还是会继续出来给人家“科普”……但算了,该说咱还是要说。

首先要纠正几个长期以来在中文网络上,莫名其妙传播极广的误解。

​子弹的动能很强,就算不击穿防弹衣也能给人造成“内伤”?

这个话其实是有问题的,虽然说大口径弹药的枪口动能确实可怕,例如大口径机枪弹的枪口动能可达1~2万焦或更高,北约弹的枪口动能也可达到3362焦,卡拉什尼科夫的7.62但枪口动能也有2010焦……

相比之下,一个1千克的锤子,如果被抡圆了达到30米/秒的速度砸到人身上,动能也不过450焦,而这几乎肯定可以造成人受伤。

500

虽然动能数值看上去接近,但子弹和大锤伤害机理是有区别的

500

古代真正使用的战锤其实大多是这个样子,其实也是靠让装甲变形,而不是直接靠单纯的冲击力杀伤目标的

但实际上,动能必须传递到目标身上,才能实现致伤。在软质防弹衣时代,被子弹打中的时候防弹衣会发生严重变形,子弹的动能实际上仍会传递到人体身上,因此仍会造成人员受伤。所以这句话在软质防弹衣时代确实是正确的。

但现在已是硬质防弹衣时代,子弹打在防弹衣的插板上的话,插板内壁几乎不会变形,动能被插板所吸收,而不会传递到穿着者身上,或者说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传递。这样其实是不会造成受伤的。

实际上古代用战锤砸盔甲的原理也是一样,如果锤子不能把盔甲砸变形,那盔甲里面的人受伤程度也就那么回事了。

500

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因为存速下降,威力也就会下降,因此会出现这样的幸运儿,这位脑壳上卡了一发12.7毫米子弹……

所以,现代的硬质防弹衣如果不被击穿,那么子弹的那点动能也奈何不了穿着者。

防弹衣只能防手枪弹?

这都已经是多少年前的老梗了。事实上自从二战中出现丝绸防破片服概念以来,人类的防护技术已经至少发展了四五代了。

从最早的装甲钢防弹衣和丝绸防破片服,进化到60年代越战期间的尼龙防破片服,到上世纪80年代,主要防手枪弹的凯夫拉防弹衣、之后到凯夫拉防弹衣和钢板的结合,再到新型防护纤维,陶瓷防弹板、高强度树脂(塑料)防弹材料、钛合金等等防弹材料的混合使用……

500

软质防弹服只能抵御一些威力较弱的子弹,能防止击穿,但穿着者还是会受伤

500

当然现在防弹服里面主要都是靠硬防弹板,它和软质的纤维层相结合来发挥作用

可以说人体防护材料和坦克的装甲一样,已经告别了钢装甲时代,进入了多种材料、多种原理的复合防弹材料时代。尤其是诸如“迪尼玛”等高强度工程塑料材料进入防弹材料领域,现代人体装甲的价格、重量都又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事实上,即使是“简单”的装甲钢,现在也不可小看。

最近,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2018 SHOT SHOW和最近的欧洲萨托里展上,展示了一种称为LIFESAVER的新型防弹衣,这是一种前后两片的简易装甲,有肩带和腰带,可以快速穿戴。

这种防弹衣的结构非常简单,也比较有创新性,它的防护核心其实是前后2块钢板,但钢板被装在工程塑料外套内,两者结合成整体。因此不必像一般的防弹插板一样,插在软质防弹衣外面使用,它本身就兼有软\硬质防弹功能,塑料外套本身具有放破片的功能,也就是说它的钢板其实在遭到打击后会碎裂,但只要后面的工程塑料没有破,钢板的碎片就不会打在人身上——实际上这意味着这个防弹衣还具备了防多发射击的考虑。

500

莱茵金属的钢板防弹衣 Lifesaver的防弹效果与其前辈相比也算是有了巨大的进步,挨了19发.357口径和10毫米马格南才穿

500

.357算是手枪弹里的豪杰之一了……而且有伊斯特伍德代言的加成……

500

其基本结构就是两块装在塑料俘弹层里面的钢板

500

这么薄的钢板能防AK普通弹的零距离射击,也是不容易了

500

现代技术制造的钢板防弹衣效果已经相当不错

500

前辈……

500

当然考虑它是德国货,所以前辈或许应该是这几位……

其价格,在欧美生产的防弹衣里面极为便宜:199美元——虽然还没有前段时间在youtube上吓到美国人的100美元国产陶瓷插板性价比那么可怕,但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德国产品,哪怕就两块铁板,也得比中国的贵不是?

这个防弹衣的防护力有什么水平呢?

据莱茵金属公司自己的广告,它能防零距离发射的7.62*39毫米软钢弹(720±10米/秒,典型AK步枪的初速是710米/秒)而在YOUTUBE上,有人把它套在一头猪身上,然后零距离用.357马格努母手枪去打,然后猪当然活蹦乱跳没啥事——.357马格南可是在传说故事中很有地位的穿透力强的手枪,毕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代言。

而经过测试,使用10毫米马格南手枪和.357马格南卡宾枪在10码和50码距离上各射击10发,在卡宾枪打到第9发的时候,在防弹板边缘开始出现击穿。

这对于全部结构就只有一块薄薄钢板的防弹衣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性能了。

仅仅是一块钢板加工程塑料,结构可以说在现代防弹衣中是最简单的了,这个防护效能都已经达到这个水平……那么高级的军用防弹衣又如何呢?

事实上,在阿富汗战场上,已经有美军士兵被7.62毫米北约弹在不到10米距离上连续击中十几发,而并未受重伤的事例了。

500

美军现在还是非常重视防弹衣配置的,据一些美军的回忆,一些诸如机枪射手之类比较容易挨子弹的哥们,会在身上套2件,甚至更多防弹衣……

500

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美军配备的软质防弹衣和凯夫拉头盔已经收到了相当的成果,至少能让手榴弹破片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造成严重伤亡

事实上,在现代防护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网上经常有人胡扯的“防弹衣只能防手枪,你让AK打上试试”这类的说法,早就过时了。

这方面当然又不得不提,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大部分现代防弹衣及材料的生产国。

这事儿吧……真的不能差几年,要知道中国引进迪尼玛塑料生产技术也不过是2010年前后的事情呢,再之前我们主要用芳纶(凯夫拉属于芳纶的一种)和钢板。

目前为止,我军公开的外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个人装甲系统,应该是苏丹维和部队穿的那一套,这套系统在维和行动实战中也受到了考验。

在南苏丹维和行动中,我军一辆92B步兵战车被82毫米迫击炮弹直接命中,炮弹穿透顶盖落入载员舱,车内当时乘坐7人,其中两名战士被迫击炮爆炸的气浪掀起撞击车体导致头胸部首创牺牲,其余5人因为防弹衣的保护效果出色,多为轻伤。

这一事件中,虽然出现了2人牺牲的情况,但也应该看到,重型防弹服保护了5名士兵的生命。

目前,对于各国军方而言,对手的重型个人装甲都已经开始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美军之前为了应对阿富汗战场上经常面对射程不足的问题,以及M4卡宾枪威力不足的问题,搞了一阵“替代步枪”竞型,打算用一种7.62毫米北约弹步枪来装备部队——但是这个项目在2017年就草草收场,没有任何结果,因为事实证明,7.62毫米北约弹面对新型个人装甲,也并没什么特别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陆军已经开始进行新一代步枪研究,据称新型步枪的膛压将达到M256坦克炮的同等水平,发射6.5毫米马格南子弹,能在600米距离上击穿任何现有的单兵装甲。

500

我军南苏丹维和的这套防弹服在危急关头已经挽救了子弟兵的生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防弹材料生产国,未来战争中我军士兵配发有效对抗现有大部分子弹近距离射击的防弹衣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此外,新枪还采用了塑料弹壳埋头弹技术,可以减轻子弹重量。

只是这个“洋跃进”式的新方案,最后的结局到底如何——至少笔者不久前和某国内院校的几位朋友交流,他们对此也非常不看好——塑料弹壳技术国内早有跟进,但实验结果认为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金属弹壳,强行取代的话,重量未必轻,而性能还不如金属弹壳,除非美国人还有什么保密的“黑科技”。

不过话又说回来,防弹衣其实也有它的限制条件,主要就是现代战场上单兵负荷已经接近25千克的上限,防弹衣已经很难有进一步增长重量的余地,而且现代防弹衣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后,其厚度比之前的防弹衣有很大上升,这导致士兵的战术动作都已经变得别扭,即使不增加重量,继续增厚也不可能了。

500

未来美军要装备T-45B动力装甲……(雾)

500

美军在2018年特种作战装备展上展示的外骨骼装甲

所以子弹只要有较小幅度的改进,近距离上也是能击穿防弹衣的——最近公开的中国DBP-12式5.8毫米钨芯穿甲弹看来就是有这样的考虑。据称,它可能在50米距离上能击穿任何现役防弹衣——虽然这和美国人计划中600米击穿的概念相比还是有点差距——但美国人这不是自己其实也没搞出来呢么啊?

那么未来呢?或许未来单兵装甲和火力的进一步增强,将终于把士兵推向当年《星船伞兵》里设想的,大家都钻进动力装甲的时代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