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化抚养”的思考

最近“马前卒工作室”为首的部分“工业党”经常提到“社会化抚养”,讲到的很多社会问题,都认为“社会化抚养”可以解决。甚至在视频中倡导聚众向上提意见。

我个人先不对这种解决方式是否有用,因为这需要非常大的数据支持,甚至可能需要实验区。

这里我以我浅薄的见识,提出几个“社会化抚养”所会遇到的难题还有可能会出现的社会问题。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

第一点,人口素质问题。就这两年的人口数据看,我们的城乡二元体系,还是那么的顽固。农村居民人口还是占接近一半的比例。我想知道,农村人口如何进行“社会化抚养”?这会涉及到不同户籍的制度还有福利问题,会涉及到地方财政,土地所有权等等的问题。此外,我们现在人口中的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假设这类学历的人口可以接受“社会化抚养”,实际上并不可能原因后面会提)按17年数据只有15%。人口占比少,不能大规模,不能大规模实行,那根本没有出现必要,不然反而会因为过于分散,而失去规模效率。

第二点,人口分布。各个大城市貌似人口集中,但实际上儿童大多还是分散在各地,而非集中于大城市中,集中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城市的医疗、交通等等已经不可能再担负这么大的需求了。

第三点,人力资源不足。现在义务教育都还没能平均,这种“社会化抚养”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能从哪里变出来?最后只怕会导致更进一步的阶级固化,和现在的教育资源不平均一样。

第四点,社会文化传统。这同样也是第一点提到的,不接受“社会化抚养”的原因。不要一味的说“传统文化”就应该摒弃。有没有考虑过,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家”的教育,延伸到“家国”概念,才会有我们现在大一统的国家?如果真的是“社会化抚养”,失去了“家庭”的传统概念,正如现在可以随便迁徙而导致“即欺生又杀熟”的社会现象(具体可看一席视频,王芳教授的演讲),我们会不会失去“国家”概念,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呢?

以我陋见,所为引玉。请说说“社会化抚养”的可行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