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都江堰及成都平原的地理结构

500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63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500

益州(4)——成都平原与都江堰

500

从剑阁道穿出,循例还需要穿越一片丘陵地带才能够真正进入大平原地带。这片位于北龙门山脉与成都平原之间的丘陵,主要是由古称“涪水”涪江所覆盖。为了控制这片中间地带,两汉在涪江干流之侧设置了涪县、涪江左岸支流“梓潼水”之侧设置了梓潼县。前者即当下有“中国科技城”之名的绵阳市,后者时下仍被命名为梓潼县。

500

位置上看,如果入川者是从剑阁道而来,梓潼将首当其冲。而如果江油关失守的话,敌军将沿涪江而下直取绵阳。公元263年冬,在邓艾攻袭江油关之时,诸葛亮之子诸葛赡受命率成都蜀军前往涪县御敌。问题在于,对于防御者来说,绵阳一带的河谷平原还是太过开阔了。如果蜀军能够及时机动,溯江而上在涪江出龙门山脉之前封锁峡谷的话,赢面将要大得多。只是诸葛赡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而是选择了在绵阳所在的河谷平原迎战魏军。

历史终究是不能假设的,诸葛赡最终还是在绵阳败于邓艾,不得不向成都平原方向后退。在距绵阳20公里处的“绵竹关”,诸葛赡率领蜀军与魏军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并兵败身亡,身在成都的后主刘禅旋即出城投降。事实上,绵竹距离成都还有将近100公里的路程。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也还在邓艾之北与钟会鏖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击溃了刘禅的心理防线,让这位后主还没有到无牌可打时就主动投降呢。

想要搞清件事情,必须先了解一下四川盆地的基本结构和成都平原的地形。整个四川盆地腹地依地形可以划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平行岭谷三大地理单元。其中切割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的,是一条叫作龙泉山的山体。由都江堰出发东行80公里,你便会看到这条南北向延伸的山体。与周边那些高大山脉相比,龙泉山平均10公里的宽度、700-800米的海拔并不突出。后面我们会解读到,类似龙泉山这样南北向的细长山体,在川东地区比比皆是,但鹤立于盆地西部却意义重大。

500

所谓成都平原或者说川西平原,本质就是由龙泉山从四川盆地中切割而出的。总长约220公里的山体从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一路向南延伸至乐山市,山体两端与四川盆地的边缘山体相连接,不仅完美的将成都平原与盆地中部的丘陵地带分割开来,更将四川西部的这块平原,包夹成一个类盆地结构。事实上,它在地质时期的确可能是一个湖盆。

俯看成都平原,最让人惊奇的有两点:一是整个平原西侧几乎看不到山地与丘陵间常见丘陵地带。整个地势一下子高海拔上千米的山地骤降为平原;二是整个平原为两大水系所覆盖:北部的沱江水系和中南部的岷江水系。然而无论沱江还是岷江,它们在成都平原的部分都是中上游水系。两条江水都是在穿透龙泉山后再在川中丘陵地带汇入长江。500

正常情况下,遵循水往低处走的原则,一条河流上游位于高原之上的河流,总是先流经山麓的丘陵地带,然后在下游或者河口形成流域内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沱江、岷江两大水系这种,上游高原、中游平原、下游丘陵地貌的结构,无疑颠覆了这个常例。

造就这一结构的关键就是龙泉山。简单点说,龙泉山的存在就好像一个天然大坝。在地质时代,从岷山奔涌而下的沱江、岷江两大水系,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倾斜到成都平原所在的湖盆中。受龙泉山的阻挡,这些泥沙更多沉积在到龙泉山以西地区。在河水年复一年的塑造下,先是变身为一片类似云梦泽的湖泽之地,然后再逐渐干燥成陆。这本身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平原形成过程。只不过由于龙泉山对泥沙的阻滞,龙门山东麓的丘陵逐渐消失于平原之下,同时川中丘陵地带随之减少了成就大平原的机会。

以龙泉山为分割线划定成都平原范围的话,这片平原当下主要为三个行政区所瓜分,包括北部的德阳地区、中部的成都地区,以及南部的眉山地区。东北角的绵阳、西南角的雅安、东南角的乐山三个地级市,亦有少量辖区可以归入这个范畴。回溯到两汉时期,你会发现当时参与切割成都平原的同样还是三个行政区。由北向南分别是:广汉郡、蜀郡以及犍为郡。仅以这三个古老行政区在成都平原的份额来说,当下的行政划分几乎就是2000多年前的翻版。

500

如此稳定的行政结构,背后的原因必然是相对稳定的地理结构。先来说说广汉郡的情况,它在成都平原的辖区覆盖的是沱河流域。不过两汉的广汉郡比现在的德阳地区要大得多,还向东横穿整个川中丘陵地带,几乎将整个涪江流域包含在内,甚至还向北扩张至了嘉陵河谷的关城。及至蜀汉建立之后,方以龙泉山为界对这个地域过于广大的郡做了进一步的细分。

在龙泉山以北至关城的区域,蜀汉建制了以梓潼为郡治的“梓潼郡”,其地缘政治上的作用为屏护成都平原的北方安全,金牛道而是这个行政区的主线。龙泉山以东的沱江下游地区,则分割出了川中丘陵属性的“东广汉郡”。如果一定要将上述蜀汉建制的郡,与现在的地级市相对应。那么蜀汉的梓潼郡相当于广元市+绵阳市,东广汉郡则对应遂宁市,剩下在成都平原北部的蜀汉广汉郡,则对应现在的德阳市。

500

蜀汉广汉郡所处的这部分成都平原,水系上对应的是沱江,可将之单独称之为“沱江平原”。这长江支流并没有岷江那么长,南龙门山脉是它的集水区。由北向南扇面形排列的:绵远河、石亭江、湔江(鸭子河)、青白江、毗江等发源于龙门山脉东坡的上游支流,在龙泉山西麓的金堂县境内汇聚而成沱江,然后向东穿越峡谷穿出龙泉山。正因为如此,穿越龙泉山的峡谷也由此被称之为“金堂峡”。

在传说中,龙泉山西麓原本是一个大泽并且水患频频。古蜀国的蜀王“鳖灵”率众开凿金堂峡,将沱江水顺利排出后,才让生活在沱江平原的蜀国民众得以安宁。这个传说有几分真实度很难考证,不过沱江平原是古蜀文明的摇篮却是可以肯定的。相比“德阳”这个地级市,时下隶属德阳、继承了“广汉”之名的广汉市,知名度反而要高得多。这个知名度倒不是两汉、三国的广汉郡造就的,而是因为广汉市西出土了足以证明古蜀国辉煌的三星堆遗址。

500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其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值得玩味的是,东汉及三国广汉郡的郡治“雒城”,也是在广汉市的位置上。而无论是三星堆、雒城还是广汉市,又都位于湔江南岸。考虑到湔江正位于沱江五水的中心,这个位置相当于沱江平原的中心。只是从军事角度看,身处平原腹地的雒城,并无法承担御敌于成都平原之外的任务。就这个战略任务来说,依托绵远河而建制的“绵竹”城才要更为合适。

绵竹之名源出于它所依托的“绵远河”,据称当年沿河一带长满了竹林,绵竹遂因此而得名。但这里说的绵竹城并不在绵竹市,因为现在这个绵竹的位置还是太靠近平原腹地。三国时的绵远河是沱江上游五大支流中最北边的一条,东南向流出龙门山脉30公里后,开始贴着龙泉山西麓南行直至注入沱江。古绵竹县城便位于南行后的绵远河西岸(今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西北距现在的绵竹市在其东南向20公里处。

与古绵竹城隔绵远河相望的就是龙泉山,这段充当蜀汉广汉郡与梓潼郡的地理分割线的山体,同样也是一道庇护广汉郡和成都平原的天然长城。结合地形你可以看出,隶属梓潼郡的“绵阳”(涪县)处在龙泉山北麓,隶属广汉郡的“绵竹”则于龙泉山南麓。如果魏军攻破绵竹的话,便等于进入了成都平原。有鉴于此,当年诸葛赡与邓艾的“绵竹之战”发生地,可能并不在绵竹城下,而是在穿越龙泉山连接涪县、绵竹的峡谷中。这个可以被称之为“绵竹关”的关隘,被后世称之为“白马关”或“鹿头关”。

白马关之名与另一个更为著名的三国人物庞统有关。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庞统是在由围攻雒城时中箭身亡。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则是在涪城前往雒城的路上,于峡谷地形的落凤坡中伏。由于演义中庞统所骑的是刘备所赠之的卢马,后世遂称此孔道为“白马关”(今为德阳市白马关镇)。

500

其实演义中描述的那匹妨主的“的卢马”只是额头上生有白点,肯定不是白马了。不过名字只是一个标签,不管卧龙之子和凤雏到底是否殒命于此,白马关的位置都可以算得上是成都平原的北大门。失守涪县诸葛儋还有机会依托龙泉山据险以自守,但如果再丢失了白马关,蜂拥而来的魏军势必如水银泻地般的涌入成都平原。由此可以看出,诸葛赡在绵竹之战的失败,对身在成都的刘禅心理冲击有多大。

再来说说天府之国的中心成都。造就成都城的从来不是险要的位置,而是由岷江水滋养的大片良田。由广汉郡南入成都所在的蜀郡地界,就进入了岷江水系的覆盖范围,这部分成都平原我们可以统称为岷江平原。与沱江平原不同的是,岷江平原上的水系有更多人工疏导的痕迹。再具体点说,是受都江堰工程的影响。想要了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就要先看看岷江在这一地区的走势。

500

发源于岷山西北麓的岷江,在南下至岷山南端时开始向东转折,由都江堰所在的位置注入成都平原。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地理分割点,都江堰以北对接的是龙门山脉,以南对接的则是邛崃山脉。所谓邛崃山脉指的是都江堰以南直至雅安市的山体。也就是说,成都平原的西侧,实际是由龙门山脉与邛崃山脉所共同围就的。

有了岷山、邛峡山两大山脉相助,岷江在东出成都平原时收集到了足多的淡水。而它的上游集水区与中游平原之间又几乎不存在台地、丘陵过渡,这种大水量、高落差的特点,使得岷江平原遭遇水患的风险比之百川归流式的沱江平原要更大。由此大家也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古蜀文明最初发源于沱江平原。

在岷江之水的冲击下,原始状态的岷江平原势必拥有许多泄洪通道,就像黄河曾经在华北平原所做的那样。不过受地形的影响,岷江干流河道最终还是固定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条位于邛崃山脉与龙泉山之间的支脉——总岗山,成为了重要的地理分割线。如果你看过地形图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在成都、眉山、雅安三个地级市之间,还有一段插入成都平原南部的山体,这段山体就是总岗山(又名长秋山)。

总岗山在地理上一般被归类为邛崃山脉的支脉。向东南方向奔涌而出的岷江水,在总岗山的龙泉山的两次阻挡下,其干流最终从总岗山北端及龙泉山南端穿出,由四川省乐山市进入川中丘陵地带。你会发现,无论是当下的眉山市、还两汉时犍为郡的郡治“武阳”(今彭山县),都位于总岗山与龙泉山之间的岷江之畔,而充当整个地区中心的成都,反倒离岷江干流有一段距离,实际处于岷江与沱江水系之间。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水固然是生命之源,但在不缺乏降水的地区,人类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防御水患的问题。都江堰工程的伟大之处,在于从岷江注入平原的水口处引水,将这些高原之水按照人类的需要,铺满沱江平原与岷江干流之间三角地带。这些将岷江水引向成都方向的水渠被称之为“内江”,包括: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府南河等河道;原本的岷江干流则被称之为“外江”。

通过开创性的“无坝引水”技术,都江堰工程可以做到丰水季时4成江水引入内江,6成江水流入外江,枯水季时则反过来。更让人惊艳的是,它还能够利用岷江口的高流速和工程设计,将容易堰塞沟渠的沙石导入外江。此外,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内江水系最北端的蒲阳河、柏条河两河,还连通了沱江水系最南端的青白江、毗河。这不仅打通了岷江与沱江的连接通道,让人类在控水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还进一步向北扩张了都江堰的灌区面积。

狭义的“成都平原”,所指向的正是这片受益于都江堰工程的平原,它的另一个名称是“都江堰老灌区”。之所以要加个“老”字,是因为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都江堰之水已经能够润泽更多的区域。将之剥离出来,有助于我们找到天府之国的原始范围。至于它更多的技术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

500

整个“都江堰老灌区”的范围西至岷江干流、北至青白江、东至龙泉山西麓。大家还可将总岗山北端的新津县、都江堰所在的都江堰市、金堂峡所在的金堂县作为连点,画出一个连长约为70公里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所圈定的范围,大致就是古都江堰工程的惠及范围了。这部分核心平原,加上总岗山以北、外江以西的这部分成都平原基本就是三国蜀郡的范围了。

一般认为,这一伟大工程是在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的主持之下修建而成。有水利而无水患,正是在都江堰的加持之下,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才有了两千多年繁荣。具体到三国时代,如果没有都江堰的贡献,蜀汉也不可能以一州之力与魏、吴两国鼎足而立。鉴于都江堰工程只润泽了以成都为核心的这片三角地带,广义的成都平原更用“川西平原”来代指会更好。

500

去除掉广汉郡所覆盖的沱江平原、蜀郡所管辖的都江堰灌区及总岗山以北区域,你会发现总岗山与龙泉山之间,还剩下一片今天归属眉山市的川西平原。这片以岷江为轴心的川西平原东南角,在行政上属于一个覆盖川中丘陵南部的郡——犍为郡。下一节我们就将移步川中,去看看这片丘陵之地又有什么样的地缘特点。

-  END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