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校“考试如过节”,学员还常常为教员准备饮料点心

500

20余万字留学日记;80余万字课堂笔记;近200幅珍贵图片。

解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军事传统、战略思维和民族性格。

探讨一流军队建设之道!

“战略学人”将陆续刊发《我在伏龙芝学军事》一书中的精彩章节,敬请关注与留言讨论!

第二十节:考试也能充满节日气氛

忠诚·英勇·荣誉——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院训,80年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和培养目标。它既体现了学院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也反映了军官职业的特有本色和价值,旨在唤起师生为报效国家尽心竭力、骁勇善战、建功立业。

矢志不渝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服从于命令,是军官完善自我、带兵打仗的前提。英勇和荣誉则是军官职业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军官必须争先开拓、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追求完美、崇尚荣光。几十年来,这一院训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伏龙芝人”去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努力为国家为民族效力献身、为军队为学院增光添彩。

为了增强学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学院在引导学员学习和激励学员进取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办法和机制。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奖惩与荣誉制度。这突出地表现在把学员的平日到课率、课堂表现、测验成绩与每学期末考试成绩、毕业前国家考试成绩做一综合评定,按总评成绩分档、按档分配晋职,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并保证了教学质量。

所有教员正式上课前都要听取学员组长的简短报告,学员是否到齐,谁缺课,什么理由,并登记在一个教学记录本上。这个记录本是制式的,由上课教员负责填写有关学员到课情况和一些课程测验成绩(如专题讨论课、考核性即题作业、测验练习等)及日期、教研室、签名等内容,平日由学员组长负责保管,并于每月底交给外训系主任。

启发式教学是多数教员上课时采用的一个主要方法,他们不喜欢唱独角戏,即便是在“满堂灌”的讲座课上也不时地提问学员,比较注意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鼓励学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以来,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往往成为教员打分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哪位学员在课堂上思路活跃,态度认真,主动发言,喜欢争论,那么教员多半会对其另眼相看,大加赞扬。

教员打“印象分”是常有的现象,有的教员在平日小考、测验时还对个别学员实行免试。专题讨论课上以及平日课堂测验、学期末考试和毕业前国家综合考试中,要是谁第一个发言或出场,特别是考试时抽完签后不用准备马上答题的,教员在给其打分时都会提高一个成绩档次。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测验、考核、考试对学生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也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可“考试如过节”却是出了国之后的新发现,以前从未听说过。在我的意识里,考试就是考试,分分小命根,考试如闯关,考场如战场,怎么会有过节的气氛和过节的感受!然而,学院处处给学员灌输的却是“考试如过节”观念,让我们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记得第一次进行团战术理论的正式考试,我们像在中国经历的多次考试那 样,抽完考签之后便回到自己的位置,埋头认真准备起来。考试期间,外训系的布戴汉主任来到教室巡视,先是跟教员小声地说了几句什么,便把我们的中国学员组组长郑和上校叫了出去。原来,系主任告诉他: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来说,考试都意味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这是学员收获的节日,考试结束后要与教员共同庆贺一下。

教员平日给学员上课很辛苦,考试的时候还要逐一考核每一个学员。学院多年来形成了一种风气,即每逢考试时学员都要为教员准备一些饮料、点心。这次不怪你们,希望下一次能像我们俄军学员和其他国家学员一样事先有所准备。

就考试过程而言,教员的确很辛苦。在我的记忆里,好像除了外语考试的笔试和专业课的图上作业之外,绝大多数考试、考核、测验都是采取一对一的座谈形式。先是 3 个学员留在教室里抽取考签,在第一排座位上进行答题的准备,其间不准查阅任何书籍和笔记本,时间为 20-30 分钟。然后,学员上前坐到教员的对面,依次回答考签上的试题。在学员答题时,有的教员喜欢不时地提问、追问,有的教员则爱在学员回答完所有试题之后进行提问或就某一问题要求学员做进一步解释,有的教员为引导学员答题还会偶尔进行提示。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教员在最后都要指出学员答题时所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只有当一个学员考完走出教室后,在走廊里等候的另一个学员才能走进教室,向教员报告并得到教员允许之后方能抽取考题。由此不难看出,学员考完就完了,教员则要与最后一个学员座谈完后才能松口气。考试期间为这些教员买些饮料、点心和沏杯茶,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总免不了给人以贿赂教员之嫌,所以我们起初都觉得挺别扭的。

其实,多数教员对我们都较为友好,上课很卖劲,也有水平,不用系主任提醒,我们也会有所表示的。只是选择这样的时间和场合有点不太恰当,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别扭归别扭,人家的考试习俗还要尊重,既然俄军学员、别国学员都这么做,我们也没有必要显示中国学员的“清白”。

从那次团战术理论考试之后,我们每逢考试、测验和外出野外作业基本都事先为教员准备一些饮料、点心等。就在我们极力适应这一习俗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又让我们感到很为难,不知所措。多数教员对我们给其买东西一事习以为常,有的教员不好意思,有的教员与大家共同分享,也有的教员很看重这一点,还有个别教员不仅不领情反倒批评我们,搞得我们左右不是,只好向教员做解释和向系主任布戴汉上校诉苦。

按照咱们中国人的观念,让我们真正感受“考试如过节”气氛的还是在毕业前进行国家考试的时候。学院不仅明确要求参加考试的学员穿戴整齐,而且必须穿着礼服。在我的印象里,俄军军官学员只有在参加红场阅兵和出席毕业典礼时才穿上礼服。这倒有点“过节”的味道,各国学员都穿上自己军队的礼服,各式各样,多半也很漂亮。到了真正“过节”的时候,我们中国学员心里反倒觉得多少有些难堪,因为我们既没有军装外套礼服也没有夹克式衬衣礼服,只好以那套 87 式夏季常服应万变了(解放军从 2007 年开始配发新式军装,包括礼服)。

500

作者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证书

500

毕业证书附页之一

500

作者的“俄语军事翻译”毕业证书

500

学院的菱形毕业徽章

说实话,“考试如过节”更多的还是形式上的一种气氛,考试毕竟还是考试,一种知识、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全面检验。在 3 年留学期间,我们共上过 28 门课程,进行过 35 次正式考试、测验,其中记录在毕业证书附页上并有院长 Л.С. 佐洛托夫上将签字的重要科目考试成绩就有 24 项:

1. 合成部队(兵团)战术

2. 军事教育与心理学

3. 合同战术

4. 战役法

5. 战时司令部勤务和部队(兵团)组织指挥

6. 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其使用

7. 侦察与外国军队

8. 电子对抗

9. 火箭兵与炮兵的作战运用

10. 防空兵的作战运用

11.战斗、战役中的通信保障

12. 战斗、战役中的工程保障

13.核、生、化武器;部队(兵团)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护

14. 部队(兵团)后勤保障

15. 空军的作战运用

16. 空降兵的作战运用

17. 部队技术保障

18. 部队(兵团)日常训练与管理

19. 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输送车和军事交通工具

20. 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输送车等车载武器及其作战运用

21. 武器装备的使用与保养、修理

22. 体育

23. 俄语

24. 战役战术专业国家综合考试 

平日小考、测验对我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毕竟有一段时间进行准备,比较单一,教员要求也没那么特别严格,主要还是为了让学员加深印象,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可学期末考试尤其是毕业前持续 40 多天的 18 门课程考试和战役战术专业国家考试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形了,今天考这门,隔两天考那门,接连不断的考试把我们压得简直喘不过气来,精神上高度紧张,完全处于超负荷运转、疲于奔命的状态。中国的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试、职称考试等通常都是两三天时间,中学、大学期末考试顶多 10 门,咬咬牙坚持一两周不成问题,但连续一个半月的综合考试、单科考试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和亲身体验。

科目多、内容广、要求高、时间紧、压力大,是我们考试期间的主要感受。毕业前的 18 门课程考试和战役战术专业国家考试都有复习范围,但每门课程少则 50 道,多则 120 道,总数在 1000 道题以上。内容涉及战役战术、合成指挥、部队管理、演习训练、诸军兵种的作战使用与指挥、各种保障等;形式包 括座谈、答疑、图上作业、解读决心图、在黑板或草纸上标出示意图、技术装备操作等;一个星期要考 2-3 门课,准备时间仓促,有的复习题根本来不及整理标准答案;考场纪律、秩序要求得十分正规和严格,绝对不允许有作弊现象,一经发现立即给出不及格成绩并作出严肃处理;教员在考试中经常对学员进行综合性全方位考查,提问、追问不断,考题内容之外的相关问题也问,常常是问到学员回答不上来为止。

要说考试留给我们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还是最后的战役战术专业国家考试。这种综合考试形式在我们中国军队院校是没有的,真有点叫人招架不住。考试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战役法、合同战术和司令部工作课程各 1 道考题,其中有要求学员画出草图或示意图的内容;二是即题作业部分,分别设置了师(团)进攻和师(团)机动防御两种情况,学员依据抽签情况标出师(团)长决心图和写出决心企图;三是现地组织指挥与协同,学员按即题作业情况分为两组(进攻、机动防御),教员按组分别设置战斗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情况,然后学员根据抽签要求在沙盘上进行推演,说出某一阶段的师(团) 长作战决心。

国家考试的实施,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组织程序和方式方法的。首先,军队 “国家考试委员会”(俄国防部的常设机构)进驻学院,该委员会主席为前总参谋长米哈伊尔·莫伊谢耶夫大将,10 多位成员多半为将军,负责监督检查学院实施考试的情况;学院成立以院长 Л.С. 佐洛托夫上将为主席的考试委员会和以战术教研室主任Ю.К.丘帕科夫少将(前第4集团军参谋长)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后者具体负责组织考试的实施。其次,规定不少于 2 名答辩委员会成员主持考试,委员会集体判定成绩,军队国家考试委员会、学院考试委员会成员在考场可以随时向学员提问。最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亲自作出考试总结,宣布学员考试的单科成绩和总评成绩,讲评考试优长和不足。同时,学院各系领导、参谋军官、工作人员全力保障考试,布置考场,向学员重申考场纪律,强调时间、着装、礼节等要求,延长餐饮部工作时间。

在学院考试期间,莫伊谢耶夫大将等“国家考试委员会”成员一直在几个考场巡视督查,这次到俄军学员考场,下次到外军学员考场。记得我们在考核现地组织作战指挥与协同的时候,有一位中将和几位少将走进考场,在认真听取了我们一位同学有关团机动防御战斗的指挥员决心报告后,这位中将向这位同学连续问了几个问题。我们的这位同学很镇静,有问有答,有根有据,条理分明。中将听后点点头说:“学得不错。”将军们走后,几位主考的教研室主任和教员特别高兴,当即给了这位同学一个优秀成绩。学员“学得不错”,也就意味着教员教得不错。

有一天,我和几位同学在一门考试结束后到餐饮部就餐,正吃着就看到莫伊谢耶夫大将等四五个将军在主管教学的少将副院长陪同下走进了餐厅。他们边走边说着什么,在餐饮柜台前看了看,又环视了一下餐厅,然后就朝门口走去。由于就餐人员挺多,又有一段距离,不好跟将军们打招呼,俄军也没有就餐期间起立报告的规定,所以我们便与其他各国学员们一样都在低头吃各自的饭。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莫伊谢耶夫大将走着走着突然改变了方向,朝我们这边走来。也许是因为我们军装的颜色和样式独特,也许是因为我们是几十年来前来留学的第一批中国军官,也许……见到这番情景,我们出于礼貌都站了起来。这位前总参谋长主动上前跟我们打招呼,给人一种“受宠若惊”之感。

莫伊谢耶夫大将是一位爽快人,开口便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您是国家考试委员会的主席,前总参谋长。”我站着回答说。大将幽默地说:“我还是你们中国军官的老乡。我 1957 年毕业的坦克兵指挥学校离你们中国很近,也就有几公里的样子。另外,我也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毕业生。”

原来是这么一位“老乡”,我们都笑了起来,围拢在我们身边的其他将军、 军官也发出了笑声。

“怎么样,在这儿学习感觉有收获吗?”大将接着问。 “报告大将同志,我们在这儿留学 3 年学到了很多东西,教员既有水平也对我们很负责任,感谢学院的培养。不过,中国军队与贵国军队在许多方面存有差异,我们回国后还有一个如何与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结合、具体运用的问题。”一位同学说道。大将点头说道:“说得对,在学院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与部队实际、带兵打仗还有一定距离。但基本知识、指挥技能是干好实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现在进行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员进一步掌握当好一名指挥员、学会带兵打仗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大将摆了摆手,向后倒了一小步说:“你们很辛苦,接下来还有考试,赶快用餐吧。祝你们考试成功!”

“跟将军们合一个影吧。”一位随行俄军记者在一旁提醒了一句。“来吧,中国军官同志们。”大将举手示意让我们几个人靠他近一些。“谢谢!”照完相后,大将与我们逐一握手辞别。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郝智慧,祖籍内蒙古赤峰、出生于辽宁大连。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居住于北京海淀。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工作。

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世界智库和俄罗斯军队等问题,出版有《邓小平军事生涯》(专著)、《和平之路:国民党军重大起义纪实》(合著)、《战略学》(合著)和主编《新中国周边大事纪实》、2014年以来的年度《世界智库战略观察报告》等书。

《我在伏龙芝学军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转发自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