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感恩节,香港青年是怎么庆祝的?

感谢美国

11.28

刚刚过去的感恩节,

一个用火鸡和祝福庆祝的节日。

香港青年们同样用祝福和灯光表达了对火鸡国度的感谢。

500

500

而这源自美国两个法案的签署,《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

法案有什么?

美国可以对任何有违香港自制的存在通过外交措施和制裁,禁止了美国集体对香港出售催泪气体和橡胶子弹等人群管制设备。

法案是谁提出的?

Marco Rubio,Ted Cruz, Josh Hawley

3个都是人权和民主运动的活动家,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非常反华(anti-China)的角色。

比如说Ted Cruz,对美国政治关注的人,对他应该不陌生,Ted之前也在共和党竞选过总统,当然,最后输给了特朗普。

500

今年10月他以一身黑衣去到了香港,表达了自己对示威者的支持,并且说:这是香港示威者们团结的体现。

被问到香港示威者的暴力行为,他说自己并有看到暴力行为,并且自己有会面部分的学生领袖,声称这些行为是被导演出来的。

他说自己没有证据,但是觉得这是中国大陆喜欢干的事情。

林郑取消了与他的会面,他说林郑不懂什么是言论自由,并且说自己戳中了她的软肋。

最为一名政客,Ted炒作自己的能力不比特朗普弱,总会时不时跳出来讲一讲中国的人权问题,获得一些支持和选票。

美国在香港的利益: 不能让香港失去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这是第一次吗?

不是,在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美国在对外政策上把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对待。

为什么香港特殊? 首先有超过1300家美国公司建立在香港,其中有300家在香港建立的地区总部。几乎所有的美国金融公司都有在香港的驻点。

而在贸易方面香港对美国的法律和会计服务是一个巨大的终点站。

更重要的是,

香港是美国能够安全地获得中国大陆市场的地方,一个有着大量未被开发的商业机会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这样的系统支持巩固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低位,特别是作为西方与中国的中间人,

这个城市享有的自治权能够让西方投资者享有在大陆不能轻易得到的便利,并且在自由港口的名头下制造自己的规则。

对外国投资者来说, 是能够对着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跳板,

这样特别的香港,美国当然要特殊对待了,

就像美中贸易战之间,美国对中国加关税这一条就不适用于香港。

而这么特别的香港正在失去他特别的地位,之前香港的“特别”,由于历史因素,香港占据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但改革开放后,后来居上的北上广深,让曾经独大的香港面临挑战。

而守住香港的特殊地位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可以常年用来搅和中国环境的政治经济筹码。

美霸的爱:不接受就要对抗

对于美国喜欢“发言”的举动,我们每次都会坚定地批评美国对内政干预的一些举动,

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美国为什么在不干涉内政一事上总是那么随意。

首先美国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型的国家,这些移民从欧洲称作五月花号到达美国,

而这些人要摆脱的是大不列颠民族的统治与压迫,而这运动里形成的反压迫和被征服就成了这群美丽坚人的精神。

500

可以看出美国的民族型是具有政治性的。

这样的历史就决定在美国民族型里有一种天赋的使命管,作为上帝的选民,将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直接等同于法律。并且认为这是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

而同时,在欧洲战后衰落的几十年里,他们迅速抓住机会占据了最强的位置,

给欧洲援助,给全世界各地需要独立的地方支持和帮扶。

在这个时候,他们成功的把美国民族型里的普世价值观传播到全世界,支持各个地方的反抗起来的人民和组织。

不同于亚洲国家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美国是一个会对外输出自己的政治理念,并且期待你接受的国家。

国际关系里叫霸权主义,

意思是说主体拥有强大的力量,二是他能够运用这种力量对其他人施加影响。

美国的确在全世界成功推出了民主自由反抗暴动的理念,并且让大家相信自己就是最成功的典型,

当然,美国不是第一个提出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事实上,这是一套不断在发展并且在不同历史事件中体现争夺的口号。

并且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展现了不同的意义。

但基于美国简短的历史和不那么复杂文明进程。

美国似乎很难理解更复杂的文明,或者也懒得去理解。随着美国把这套非常好卖的政治语系卖到了全世界,似乎也没有必要去理解了。

美国宣称自己是世界警察,并且尝试想把所有人置于这个规则之下,所有没有践行和美国相同观念的国家都被视为barbarian。

接受或者对抗就成了美国对待不同文明的默认设置。

为了践行这套信仰,把美式的福音带到全世界,

美国的军事力量也随之遍布全世界。

这是一种霸道的爱: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美国的安全感:把国防线推到南极

还有一个角度可以来说说美国的安全感,

国防线,虽然美国的地理条件实在是好得不行,但是两侧都是海洋这样的结构,国防线怎么画是个问题,因为别人的确很难跨越这样的大洋,但是一旦跨越就深入腹地。

于是美国只能把国防线推向全世界,全球布防。

所以你就能看到美国今天跑去跟人说:诶,你这么弱,我做你哥保护你把,明天跑去争端国的反抗组织:他这么干你太过分了,我画个圈为你屯点物件,吓唬他。

之前有评论人说美国对中国形成的U型包围圈,事实上,你把地图再放大一点,美国在全世界都是这么干的。

有数字的说,美国在全球有800个军事基地,但真正有多少没有人知道,因为很多并没有在官方文件出示。

就连南极,国际条约明确不能有军事力量存在地方,美国还是想办法绕开条款,和南极的物流补给公司合作,为当地的美国研究队提供支持。

500

美国为什么要采用全球布防?

源于对2个概念坚守,

一个是军事概念叫:the loss of strength gradient

中文找不到正式的对应,解释一下就是力量梯度的消失,冲突发生得离军事国本土越远,国家能带去的军事力量就越少。

500

看着生僻,其实很简单,就是成本问题,等到发生冲突再飞过去,首先时间上就是一种损耗,再有就是重型装备会很难在紧要关头发挥作用。

所以,建立一个基地,还可以成为美军在当地修整部署的歇脚点(a stopover point ).

另外一个概念叫Power projection,力量震慑

500

这就比较显而易见了,展现国家力量的体现,这种运用得就很广泛了,军事经济,信息都有。比如说

在德国的一个叫Ramstein的军事基地,有超过50000人的工作人员,不仅如此,很有多地道的美国餐厅,美国风情的住房超市,美国的邮局,高中,球场,大学。这里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美国。

500

这里能为美国在任何时候提供进入欧洲和中东的入口,在伊拉克和美国战争期间,这里就是美军的一个歇脚点。

小到在香港的利益,大到在全球的部署,你能看到,美国喜欢插手内政,在全世界都留下地点什么,这些动作很可能始于他们热衷于反叛文化基因,再发展于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本土安全感的缺失。

而这些在路边高喊的美国爸爸的香港青年,恰恰好满足美国在亚洲地区的这些需求。但香港青年们可能要注意的是,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很会帮忙的角色,看看他在全球帮扶的那些国家和组织就知道了。美国给出几个条款就在一个地区掀起波澜,但美国很难明白地区复杂性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香港青年们也别忽略了美国的出发点,小孩儿永远是大人争论的借口,香港也可能是大国博弈之间的一个Playground。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