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之日本变数

文章来自公众号:聚风逐云

11月29日,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牧原秀树当天接受采访时提到“日本不会考虑在没有印度的情况下签署RCEP”

500

图片来自网络

11月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称,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准备明年签署协议。会议期间多次传出对印度不能决断的不满,其中不乏日本的声音。彼时日本签订RCEP的诚意应是很高的,其对印度的劝说和期待可能是最真切的一个(具体原因见下文)。日本在联合声明中的态度,可以理解为对印度施压的一种手段。可一旦印度去意已决,日本加入RCEP的最大经济动力便瞬间失去,转身似乎更合乎日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利益。

RCEP中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已经同日本签订自由度更高的TPP,泰国和英国也有意向加入TPP,韩国则因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对日本来说市场潜力有限。而RCEP中剩下的国家中,能为日本提供广阔市场的只有中国和印度,不同于在中国市场的多年经营,日本在印度的进出口排名都不靠前,若能借助RCEP打开印度市场,可谓潜力巨大,这恐怕是日本热心参与RCEP的主要经济因素。

鉴于中国的体量和经济能力,RCEP中多数国家对中国即依赖又担心,拉日印加入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关系,能够制衡中国也是一大因素。若日印同时退出,则RCEP不但成色大减,相关国家的推进动力也大打折扣。虽然日本于一个月内在RCEP上出尔反尔,使日本的国家诚信形象有一定损失,但从参与RCEP的各国内部利益诉求看,真正责怪日本的不在多数。RCEP的变数,更能衬托出TPP的一枝独秀,增强泰国和英国等国加入TPP的意愿,巩固日本在TPP地位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国际舆论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关于RCEP相互矛盾的前后表态就更不会引起波澜了,不借此打压下RCEP已算低调。从这个角度看,日本此时宣布与印度在RCEP上共进退,算是高明的一步。

500

图片来自网络

抛开经济因素和RCEP部分国家的顾虑,日本参与RCEP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变相版本,即包含于RCEP内的扩大版的中日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的意义不必多说,谈判多年无果的阻力在于中日韩的外部因素。若能借助RCEP构建一个扩大版的中日韩自贸区,可为三国更高级版本的自贸区打开一条通道,受益的不光是三国本国人民,其可能带来的世界经济版图变化和产业分工变化,将使三国的经济得到突破式发展,RCEP的整个参与国和多数外围国家都将受益。这方面,相对自由度更高的TPP是无法同RCEP相比的。若日本不是基于“不可抗拒”的外力,而是盘算RCEP与TPP的竞争,中国与日本的竞争,从而宣布与印度在RCEP上共进退,则是一步臭棋。

RCEP同TPP对比起来,有一个看点:相对自由的TPP主要目的在于制定规则,尽可能保护当前格局;相对缓慢的RCEP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参与国自身情况,尽可能打破当前格局。协议签订是重要的一步,协议的参与者及运营才是决定性的。2018年3月签订TPP的日本,今年10月出口同比下降9.2%,这已经是日本出口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滑,还创下2016年10月以来的历史新高。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二届进博会上,印度作为主宾国之一,热情地来华推销自己的产品。到达一定高度,只凭努力已经没什么用了,先天素质才是决定性因素。对于那些比你天资高,还比你勤奋的,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我们做朋友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