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关于读书的一些想法——一定要从读书中有所(能说得出的)收获吗?

刚看到风闻网友说看《笑傲江湖》,发现这书特血腥,里面的人杀人不眨眼,手段又特别残忍啥的,这些我倒是比较认同,我看《笑傲江湖》比较早了,那会儿还小,可是我虽然人小,但我心大啊,所以倒也没觉得害怕啥的。

今天想聊的是这位网友最后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书看了能教会人什么啊?

首先声明一下哈,并不是针对这位网友,也不是针对《笑傲江湖》这本书,而是探讨一下一个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一定要从读书当中有所收获吗?又或者,什么才叫做有所收获了呢?

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呢?可能是因为我健忘,这就导致了很多书我看过之后,就不记得了。

而且我这个人吧,特别肤浅,很少看硬核的书,通常看的都是些小说类的,刚才还和朋友说,《围城》这本书我看过,但内容我已经都忘了,甚至连主角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那我看书的意义到底在哪?

这是我无数次问过自己的问题,我看书的意义到底在哪?我看完这本书学会了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后来我思考了很久,我得到了一个略显苍白的答案:我得到了快乐。

进一步讲,我觉得如果不是看一些工具书或者是比较理论的书的话,其实看书就是为了快乐,因为我们经常在兴趣爱好那一栏,填上两个字,叫做读书。

那兴趣爱好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学习吗?

比如我最近的兴趣爱好是玩乐高,难道我拼一个布加迪威龙,是为了去车厂工作吗?

显然并不嘛!

500

(既然提起来了,为什么不显摆一下呢?)

那为什么同样是兴趣爱好,看个书就要学会点儿什么呢?

当然能从《笑傲江湖》里读出侠义,读出善恶,读出很多道理这是很好的,但我想说的是,读不出也没关系,只要读的过程是快乐的。

至于说一本书,我读着读着,实在是读得太难受了,那倒也好办,只要不是期末考试的教科书,放下也就是了。

再说工具书和理论性的书,虽然这也是读书,但我更倾向于把读这类书划归为学习。

我可以读完了《围城》什么都不记得,但如果我读的是《母猪的产后护理》,那我还是希望我能记得点东西的。

顺便,虽然我读完了《围城》连主角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但我却记住了“围城”这个概念,所以也许只要读过这本书,就不会真的一无所获吧。

至于你的收获能讲出来还是不能讲出来,那是两回事了,不过这就有点开始玄妙了,有点像是“你走过的每一条路、看过的每一点风景、读过的每一本书,共同构成了现在的你”这种鸡汤了。

总结一下,我就想说,读(闲)书这种事情,不要太考虑回报,至少,你还读了一本恬静的书不是嘛!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