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谈判场中的中美日印
文章来自公众号:聚风逐云
2012年,东盟十国发起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称,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准备明年签署协议。声明同时称,“印度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印度的最终决定将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
图片来自网络
RCEP是基于WTO规则基础上更高水平自贸协定的区域合作协议,GDP总和将达全球总量的三成,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其重大进展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印度退出”也获得广泛关注。
很多人从印度的政党分歧,经济抗冲击能力,工业能力等方面对印度退出RCEP做了全面分析。我理解的比较简单:让一个梦想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印度,加入到世界制造能力最强,360度无死角涵盖制造业高中低档的组织RCEP,而该组织的当前主要任务是加入者开放市场,降低甚至取消关税……这个组织真的不是在坑三哥么?
若意识到前方有坑,印度当初为何同意加入,现在又决然离去呢?
在我看来,印度的加入,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大坑。RCEP囊括了世界制造业的各路神仙,在这个组织之外建立世界工厂,难度系数绝对是地球级的。若能参与谈判,就能找机会拉缓进度,为印度本土制造业多争取一天也是好的。说不定,到RCEP达成协议时,印度的制造业已经成长起来,有能力从RCEP中获得利益了。而东盟及日韩澳新,是十分乐于见到印度参与进来的,平衡中国影响力的同时理论上还能提供巨量市场,可谓一拍即合。
印度的离开,是因为没有容身的环境了。各国拉印度入伙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谈判协议对印度的照顾,想必已经作为必要的制衡条款加入声明;印度参与的目的之一,延缓RCEP达成的意图,早已被各方所洞悉。16国参与商讨7年后,15国等待一国的逼宫式消息的放出,及部分政要的不满评论,已对印度下了逐客令。没办法,经济形势如此,各国都需要生存。
图片来自网络
本届RCEP领导人会议,另一大事件就是安倍专机起火。
11月3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乘坐专机飞往曼谷的途中,专机上突然响起火警警报,机舱内有烟雾升起,这一突然出现的火情,导致机舱内一度出现混乱。
日本已经难以承受再一个10年的经济停滞了,虽然GDP仍然世界第三,基础科学,材料,零件,创新方向上也有建树,但随着互联网和各国教育水平的崛起,日本相对科技优势和制造优势将进一步削弱,加上持续低迷的结婚率和出生率,搁谁都得急。
走出经济停滞的关键点,摆脱美国吸血。所以,日本对于构建能够抗衡美国的经济圈具有内生性动力,韩国也类似。美国自然不愿意了,放眼世界,能让美国吃饱吃好的国家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这两货绝对算得上。安倍同学压力山大!但飞往泰国参加RCEP的专机突发火灾硬算到美国人头上,安倍是打死也“不会”信的。所以,奥地利出手了!
11月5日,即RCEP峰会的后一天,在一场被日本大使馆认定为“日本奥地利建交150周年”的周边纪念庆祝活动上,却展出了“安倍”向中韩道歉、流血的防辐射服、讽刺天皇与麦克阿瑟合影等戳到日本敏感点的作品。此事传回日本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不小争议。同样在11月5日,中科院奥地利籍雇员Mark A. Kolars在社交平台发表了“欧洲血统中国赶不上”的言论,在国内网络引起热议。
图片来自网络
中日两国每逢大合作之际,必有大搅局的魔咒如期而至,这次绝对是巧合,一定是的,不管你信不信,奥地利是信了。有意思的是中日两国的处理方式:日本直接和奥地利交涉,中国迅速辞退并驱逐奥地利专家,至于“日本首相道歉”的热点,几乎被媒体和人们忘在脑后了。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艰难,多年无果。若包含中日韩的RCEP能够正式签订,对三国及其他参与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实实在在的制造业为根基,带来真真切切的物质繁荣。若能在此基础上更近一步,协调出更高效的货币,结算和金融服务,恐怕就没有其他组织什么事了!接下来该有人扛起大旗,共同迎接世界权贵们的审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