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游客照”,定睛看却吓出一身冷汗
在电影《中国机长》里有两个细节,执行3U8633航班的机长一共有两位,按照原定计划张涵予饰演的机长负责把飞机飞过去,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负责把飞机飞回来。
飞行过程中,袁泉饰演的乘务长进入驾驶舱前先按铃,机长通过视频确认申请人后才会开门。
后来才知道,这是日常且必须的操作。对民航来说,安全大于天,但偏偏,现实就爱开玩笑。
昨晚,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传播。
一张年轻女生坐在飞机驾驶舱中,没有穿航空制服,没有带任何证件,笑着朝镜头比“V”字。
照片来自一位名叫@Aaaaquarious 的用户发的一条微博,她在微博中还写道“超级感谢机长呀!!实在太开心了”。
照片里,虽然飞机各项仪表都在工作,但驾驶舱舷窗外漆黑一片。有网友猜测这可能是在模拟机驾驶舱内拍摄的。对于很多“飞友”来说,去模拟机驾驶舱里玩一把并不是不可能。
可网友们定睛一看,却被照片上的一系列细节吓出一身冷汗。这个驾驶舱不仅不是在模拟机,而且照片细节显示飞机正处于飞行状态!
飞行驾驶员在模拟机上训练时,都是进行复杂特情训练,不允许将水杯带进驾驶舱。从图中可以看到,座位上小桌板上摆放着开口的茶具,所以这更不可能是模拟机驾驶舱。
资深民航机长陈建国介绍,从图片中的驾驶舱中可以看出,它和正常商业航班的驾驶舱一模一样。这个驾驶舱的地空通话频率设置、海压在STD状态表示处于高空飞行以及MCDU上没有修正卡,油门位置等细节,都可以判断出客机处于正常飞行中。
另外,飞行员接受模拟机训练时,很少会在驾驶舱内贴米制、英制高度对照表。这张图片上贴的两张高度对照表更加表明它不是模拟机。
第二机长、乘务长进入驾驶舱尚且需要很多程序,那这名女生到底是怎么进入一架处于飞行状态飞机的驾驶舱的?
在中国有一部规章所有的航空公司必须要满足,这就是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航规章CCAR-121-R5《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这项规章的第121.545条对进入驾驶舱的人员有着明确的限制。
从@Aaaaquarious 的其它微博中可以看出,她大学期间就读桂林某学校空乘专业,事发时并非民航工作人员,她被允许进入驾驶舱完全是一种违规的行为。
在飞行过程中,机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机长才能决定哪些人可以进入驾驶舱。再结合这名女生的微博可以判断,违规让这名女生进入驾驶舱的人应该是这架航班的机长。
涉事航空公司的回应没有让人们等太久,11月4日下午桂林航空的回应称,“乘客进入飞机驾驶舱”一事发生在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航班上。
对于机长违反民航规章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的行为,桂林航空决定对当事机长处以终身停飞的处罚,对于涉事的其他机组成员处以无限期停飞并接受公司进一步调查。
在这件事发生后,竟然还有大V称,这不算多大的事。他说,在国外不是事,在国内是大事。
在“911”事件后,为保证飞行安全,基本上全球的民航飞机驾驶舱门都进行了加固,不仅舱门是防弹材质,也对安保功能进行了增强。自此之后从驾驶舱外使用暴力方法强行破坏舱门进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4U9525航班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将机长锁在驾驶舱外后蓄意将飞机坠毁。这次航班飞机为空客A320,其驾驶舱门是可以由舱内飞行员锁死,从而导致外面的人无法将舱门打开。
在这之后,全球航空公司纷纷修改飞机驾驶舱规则,除了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外,又增加了驾驶舱内不得少于2人的新规定。中国民航局在德国之翼空难后更是立刻要求各航空公司在飞行中确保驾驶舱内保持两人或两人以上,如果其中一人必须离开时,舱内必须增加另一名机组成员。
每一条民航法律法规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驾驶舱是民航飞机上安全标准最高的地方,由不得半点失误,更容不得半点错误。因此国内外对机长允许无关人员进入飞机驾驶舱都有十分严格的惩罚。
2018年7月,东海航空一机长擅自允许其妻子先后三次进入驾驶舱,被民航中南局查实后给予行政罚款处罚。这名涉事机长除了接受局方处罚外,公司还对其作出停飞半年,取消教员资质,罚款等严厉处罚。
上个月在埃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航班机长允许一名乘客进入驾驶舱,最后机长和总裁都丢了饭碗。
埃及超高人气的明星穆罕默德·拉马丹在网上分享了一段他在飞机上的视频。在视频里,拉马丹从客舱座位上站起来,走进飞机驾驶舱后,直接坐到了副驾驶的座位上,还与一旁的机长热情地打招呼。
在视频中,拉马丹还一度用手去操纵摇杆轻微晃动,录制视频的人则在一旁炫耀说:“我对天发誓,现在就是穆罕默德·拉马丹在驾驶飞机!”
这是一段私人飞行,客机没有搭载其他旅客,当天该航班负责运送拉马丹和其乐团成员去沙特阿拉伯举办演唱会。不过,即使是这样埃及民航局也没有对涉事机组手软。
最终,这名和拉马丹热情打招呼的机长被吊销飞行员执照,终生禁飞,且今后不得从事任何与民航有关的行政或技术岗位工作,副驾驶也被停飞1年。涉事的航空公司及智能航空公司(Smart Aviation)总裁因为这件事引咎辞职。
上面提到的两件事,很幸运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可是,每一条民航法律法规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机长允许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而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情。
1994年3月22日,俄罗斯国际航空593航班按计划由莫斯科飞往香港,第一副机长的儿子埃德和女儿雅娜也是这架飞机的乘客。
飞机在进入巡航后,正机长按正常程序离开了驾驶舱在客舱休息,第一副机长和第二副机长在驾驶舱内。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第一副机长库德里斯基带着他15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到驾驶舱参观,更是让他们坐在机长的座位上“学习”。
在让女儿雅娜体验开飞机的感觉时,飞机并没有出现问题。随后轮到儿子埃德体验“驾驶”飞机。坐在驾驶位上的埃德也像姐姐一样握住操纵杆“驾驶”飞机,这时的第二副驾驶放松了警惕转过身与自己的女儿说话,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飞行员也在和身后的同事聊天。
一个恐怖的状况,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执行俄罗斯国际航空593航班任务的是一架空中客车A310-304客机,这架客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短暂的操作指令与自动驾驶指令不符不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但是当手动操纵指令与自动驾驶指令不相符超过30秒后,飞机的相关自动驾驶功能将会被解除,转为人工操作。
由于第一副驾驶的儿子埃德在将操纵杆左转超过30秒,自动驾驶系统的方向操作部分被解除,转回了人工操作,但这时飞机其它部分仍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当系统发现因长期右转导致飞机下降时,便拉高机头尝试重回设定的33000英尺飞行高度。
失控的飞机不断自动增大引擎马力拉高机首上升,飞机上的所有人被强大的重力狠狠地压在座位上,只有坐在驾驶位上的第二副机长能够努力拉动控制杆尝试控制失速的飞机。
在飞机因第二副机长把机首拉得太高,飞机失速并进入螺旋下坠时,第一副机长才成功跟他的儿子换了座位,坐上机长座位与第二副机长同时尝试控制下坠的飞机。
虽然第一副机长坐上驾驶位后努力阻止飞机下坠,但他们还是没有力挽狂澜,最终,593航班在蒙古边境北方500公里处撞山坠毁,机上75人全部遇难。
驾驶舱是飞机上的“禁区”,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也从硬件上加强了对驾驶舱的保护。作为飞机飞行过程中最高权力人,机长如果不遵守各项规定,那么前人所做的一切就都变得毫无意义。
参考:
《驾驶舱你想进就能进?机长带妻子进驾驶舱遭停飞》,北京青年报
《女乘客晒飞机驾驶舱合影多位飞行员指证是空中违规拍摄》,上游新闻
《他走进驾驶舱,机长和总裁都下岗了》,停机坪